黃志偉

【摘要】 目的 分析E6/E7 mRNA表達在陰道鏡檢查陰性女性宮頸上皮內瘤變(CIN)隨訪評估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行陰道鏡檢查陰性的1586例宮頸炎性疾病患者, 其中E6/E7 mRNA陽性886例, E6/E7?mRNA陰性700例, 均隨訪1年后, 比較E6/E7 mRNA陽性、陰性患者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檢出情況, CINⅡ+ 發生情況, 不同年齡段患者CINⅡ+ 發生情況。結果 隨訪1年后, 886例E6/E7 mRNA陽性患者中檢出HR-HPV416例, 檢出率為46.95%;700例E6/E7 mRNA陰性患者中檢出HR-HPV50例, 檢出率為7.14%;E6/E7 mRNA陽性患者的 HR-HPV檢出率高于E6/E7 mRNA陰性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886例E6/E7 mRNA陽性患者發生CINⅡ+ 97例, 發生率為10.95%;700例E6/E7?mRNA陰性患者發生CINⅡ+ 15例, 發生率為2.14%;E6/E7 mRNA陽性患者的CINⅡ+ 發生率高于E6/E7 mRNA陰性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E6/E7 mRNA陽性患者分為<40歲464例, ≥40歲 422例;E6/E7 mRNA陰性患者分為<40歲356例, ≥40歲344例。E6/E7 mRNA陽性患者中<40歲患者的CINⅡ+ 發生率為4.96%, ≥40歲患者發生率為17.54%,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E6/E7 mRNA陰性患者中<40歲患者的CINⅡ+ 發生率為0, ≥40歲患者發生率為4.36%,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E6/E7 mRNA表達對CINⅡ+ 發生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
【關鍵詞】 宮頸上皮內瘤變;E6/E7 mRNA;隨訪評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23
隨著陰道鏡檢查技術的應用, CIN的檢出率明顯提高, 但尚無預后評估的有效指標, 導致患者需要進行多次宮頸細胞學檢查、HPV檢測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 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也增加了其心理壓力[1]。研究發現[2], HR-HPV E6/E7基因編碼的致癌蛋白與CIN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宮頸癌、癌前病變患者E6/E7 mRNA表達明顯升高, 且其表達與患者預后具有相關性。本文將分析E6/E7 mRNA表達在女性CIN隨訪評估中的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進行陰道鏡檢查陰性的1586例宮頸炎性疾病患者, 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4.58±11.92)歲, 存在HR-HPV感染, 既往無CIN病史、子宮全切術史、盆腔放射史等, 已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其中, E6/E7 mRNA陽性886例, 陰性700例。
1. 2 方法
1. 2. 1 宮頸細胞學檢查 在宮頸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交接處旋轉宮頸刷收集脫落細胞, 送實驗室進行檢驗, 利用描述式診斷系統(TBS)診斷。
1. 2. 2 HPV-DNA檢測 使用Hbri Max醫用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儀、美國PE公司PE5700基因擴增儀、HPV擴增分型檢測試劑盒、基因芯片檢測系統等, 根據導流雜交原理, 利用雜交儀及擴增分型試劑盒, 在基因芯片膜上進行基因分型快速檢測, 包括13種高危亞型、5種低危亞型以及3種常見亞型。
1. 2. 3 E6/E7 mRNA檢測 使用河南Kodia生物公司提供的Quanti Virus HPV E6/E7 mRNA試劑盒, 對上述高危HPV亞型進行檢測。
1. 2. 4 病理學檢查 隨訪1年后, 對患者再次進行HPV-DNA檢測、液基薄層細胞(TCT)檢測, 發現HR-HPV持續感染或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以上, 進行陰道鏡病理檢查, 將其分為正常/炎癥、CIN Ⅰ~Ⅲ級、宮頸癌等, 以CINⅡ+ 為研究終點[3]。
1. 3 觀察指標 隨訪1年后, 比較E6/E7 mRNA陽性、陰性患者的HR-HPV檢出情況, CINⅡ+ 發生情況, 不同年齡段患者CINⅡ+ 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E6/E7 mRNA陽性、陰性患者的HR-HPV檢出情況比較 隨訪1年后, 886例E6/E7 mRNA陽性患者中檢出HR-HPV 416例, 檢出率為46.95%;700例E6/E7 mRNA陰性患者中檢出HR-HPV 50例, 檢出率為7.14%;E6/E7 mRNA陽性患者的 HR-HPV檢出率高于E6/E7 mRNA陰性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98.68, P<0.05)。
2. 2 E6/E7 mRNA陽性、陰性患者的CINⅡ+ 發生情況比較隨訪1年后, 886例E6/E7 mRNA陽性患者發生CINⅡ+ 97例,?發生率為10.95%;700例E6/E7 mRNA陰性患者發生CINⅡ+?15例, 發生率為2.14%;E6/E7 mRNA陽性患者的CINⅡ+ 發生率高于E6/E7 mRNA陰性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20, P<0.05)。
2. 3 不同年齡段E6/E7 mRNA表達患者的CINⅡ+ 發生情況比較 將E6/E7 mRNA陽性患者分為<40歲464例, ≥40歲422例;E6/E7 mRNA陰性患者分為<40歲356例, ≥40歲344例。E6/E7 mRNA陽性患者中<40歲患者的CINⅡ+ 發生率為4.96%, ≥40歲患者發生率為17.54%,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5.87, P<0.05)。E6/E7 mRNA陰性患者中<40歲患者的CINⅡ+ 發生率為0, ≥40歲患者發生率為4.36%,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5.86, P<0.05)。見表1。
3 討論
宮頸癌是危及女性生殖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 CIN是一種宮頸病變, 與宮頸浸潤癌關系密切, 早期發現及治療是預防宮頸癌發生的重要環節。2003年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在宮頸癌篩查中應用HPV DNA基因分型檢測, 可提高CIN檢出率, 減少宮頸癌發生[4]。自從HPV DNA檢測開展以來, 越來越多的 CINⅠ可被檢測出來, 但其中60%左右的患者可自然消退, 不需要接受治療, 需要進行長期隨訪評估。宮頸TCT是一種常見的宮頸疾病檢測技術, 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對CINⅠ持續或進展均具有預測價值, 但敏感度較低, 且受檢測醫師診斷技術影響較大。HPV DNA基因分型檢測是一種敏感度較高的病因檢測方法, 但特異度不足, 無法判斷HPV的致癌活性。兩種檢測方式均無法了解宮頸病變進展風險, 可能引起過度治療, 尤其是<30歲的年輕女性, 承受了較大的心理及經濟負擔。因此, 迫切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經濟的隨訪方案, 盡量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及經濟負擔。
研究發現[5], HPV E6/E7基因與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 其一旦與宿主細胞DNA整合, 可出現HPV E6/E7過度表達, 產生癌蛋白, 誘發癌變。由于RNA模板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癌基因活性, 因此, 可通過檢測E6/E7 mRNA表達評估HPV感染后進展情況。以往有研究顯示, 61.9%的CINⅠ轉陰患者均為HPV E6/E7 mRNA陽性、表達水平為583.5 copies/ml, 而進展患者或持續感染患者的HPV E6/E7 mRNA陽性率約為81.8%、表達水平約為3738.4 copies/ml,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有報道顯示, HPV E6/E7 mRNA檢測 CINⅠ持續感染或進展的敏感度為81.8%, 而TCT檢測敏感度僅為50.0%, HPV E6/E7 mRNA檢測具有明顯優勢。但HPV E6/E7 mRNA檢測的特異度較低, 僅為38.1%, 而TCT檢測的特異度為66.7%。有學者認為, HPV E6/E7 mRNA檢測的最佳臨界值為2724.0 copies/ml, 該時期可獲得較高的特異度, 約為81.0%。對CINⅠ患者進行HPV E6/E7 mRNA檢測降低了漏診率, 并通過定量檢測, 可降低其誤診率。有研究顯示, HPV E6/E7 mRNA檢測準確率與宮頸病變的嚴重程度有關, CINⅠ~Ⅲ患者檢測陽性率分別為7.50%、94.74%、92.00%, 而炎癥患者的檢測陽性率為47.29%,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80%的HPV感染患者均會在2年內自然消退, 從感染到發生癌變可能需要數年。作為毒癌基因轉錄產物, E6/E7 mRNA可反映癌基因活性, 因此, 與HPV DNA相比, 精準度及特異度更高, 因此, 用于CIN隨訪評估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在本次研究中, 隨訪1年后, E6/E7 mRNA陽性患者中HR-HPV檢出率明顯高于陰性患者, CINⅡ+發生率高于陰性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E6/E7 mRNA陽性患者中≥40歲患者的CINⅡ+ 發生率明顯高于<40歲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E6/E7 mRNA表達陽性患者的HR-HPV檢出率更高, CINⅡ+ 病變風險更高, 尤其是≥40歲女性, 應作為重點隨訪對象。應注意的是, E6/E7 mRNA陰性患者同樣可發生CINⅡ+ , 仍需要密切隨訪觀察, 確保能夠盡早發現并治療。建議可適當減少隨訪次數, 延長隨訪時間。對E6/E7 mRNA表達水平高于2724.0 copies/ml的患者, CIN持續或進展可能性更大, 應采取更加積極的隨訪方案, 避免延誤病情, 影響治療效果[6-8]。
綜上所述, E6/E7 mRNA表達對CINⅡ+ 發生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 可應用于宮頸癌篩查, 避免過度檢查及治療。
參考文獻
[1] 桂定清, 張力憶, 青友芬, 等. HPV E6/E7 mRNA檢測對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的預后價值. 空軍醫學雜志, 2018, 34(6):408-411.
[2] 桂定清, 張力憶, 青友芬, 等. 高級別宮頸上皮內瘤變術后檢測HPV E6/E7 mRNA的診斷價值. 臨床誤診誤治, 2018, 31(12):58-61.
[3] 吳雙, 朱月華.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E6/E7 mRNA和DNA檢測對2級以上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8, 15(22):3371-3376.
[4] 朱遠航. HPV E6/E7 mRNA檢測對ASCUS患者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的診斷價值. 鄭州大學, 2018.
[5] 邵敏芳, 任瓊珍. E6/E7 mRNA表達在陰道鏡檢查陰性女性宮頸上皮內瘤變隨訪評估中的價值分析. 中國醫療設備, 2017, 32(S1):62.
[6] 李滿元, 劉文, 王寶, 等. HPV E6/E7 mRNA檢測在年輕女性宮頸癌篩查及宮頸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價值. 貴州醫藥, 2019, 43(1):124-126.
[7] 陳飛, 任琛琛, 楊立, 等. HPV E6/E7 mRNA、p16/Ki67檢測在ASCUS中的診斷價值.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9, 28(1):54-57.
[8] 岳晚俠, 吳利俠, 蒙樹勇. 人乳頭瘤病毒E6/E7 mRNA檢測在年輕女性宮頸癌篩查及宮頸疾病診治中的應用研究.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9, 18(1):66-68.
[收稿日期: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