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喬
【摘要】 目的 分析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發生情況, 并總結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8年1~12月800份門診西藥房發生調劑差錯的處方, 分析差錯發生的原因, 并進一步提出相應防范措施。結果 800份門診西藥房處方中有26例出現調劑差錯, 差錯發生率為3.25%, 其中有1例為發放不合格藥品, 占3.85%;1例為名稱錯誤, 占3.85%;1例為規格錯誤, 占3.85%;2例為劑量錯誤, 占7.69%;2例為劑型錯誤, 占7.69%;3例為品種錯誤, 占11.54%;3例為用法錯誤, 占11.54%;2例為發放錯誤, 占7.69%;11例為數量錯誤, 占42.31%。結論 根據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發生的原因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 能夠降低差錯發生率, 提升調劑準確性及用藥安全性。
【關鍵詞】 門診;西藥房;調劑;差錯;防范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69
門診是醫院重要的醫療部門, 門診每天要接待大量患者, 患者病情多樣, 需要接受的治療多樣[1]。門診藥房是門診中一類重要的服務窗口, 門診藥房開具的藥物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情況及治療安全性。門診藥房調劑質量對醫院的社會形象有直接影響, 處方調劑差錯的出現會對患者用藥安全性有直接影響, 破壞醫院的聲譽, 影響醫院的發展[2]。但是因為當前社會的發展使得藥品種類越來越多, 西藥房調劑人員如果沒有對每種藥品做到完全把握, 則可能出現調劑差錯, 導致醫患糾紛[3]。所以必須做好西藥房處方調劑防范工作, 最大程度保證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質量, 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本研究具體就本院2018年1~12月800份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情況進行總結分析, 判斷處方調劑差錯發生的原因、種類, 探討有效的防范措施。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12月800份門診西藥房發生調劑差錯的處方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實施分析。
1. 2 方法 回顧性分析800份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情況, 判斷差錯出現的具體類型以及原因, 并針對原因進一步提出防范措施。
2 結果
800份門診西藥房發生調劑差錯的處方中有26例出現調劑差錯, 差錯發生率為3.25%, 其中有1例為發放不合格藥品, 占3.85%;1例為名稱錯誤, 占3.85%;1例為規格錯誤, 占3.85%;2例為劑量錯誤, 占7.69%;2例為劑型錯誤, 占7.69%;3例為品種錯誤, 占11.54%;3例為用法錯誤, 占11.54%;2例為發放錯誤, 占7.69%;11例為數量錯誤, 占42.31%。
3 討論
3. 1 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
3. 1. 1 西藥房布局、藥品放置不合理 西藥房調劑室如果沒有規范布局, 調劑人員無法獲得獨立的空間, 加上如果沒有合理擺放藥品, 存在擺放不當的情況, 則很容易出現調劑差錯。在藥品擺放上, 問題包括作用不同、不同用途的藥品混合擺放;沒有明顯區分放置口服與外用藥品;混合放置通用名、商品名接近的藥品;混合放置有接近外包裝的藥品。
3. 1. 2 藥師發藥時交待不清 西藥房調劑藥師在發藥時沒有詳細向患者交代用藥方法以及具體的注意事項, 標注在藥品袋上的內容字跡不清, 患者無法辨認, 從而容易出現誤用。比如利福平和白內停滴眼液藥盒內藥片需溶解后才能滴眼, 鋁碳酸鎂咀嚼片嚼碎后服用, 腸溶片要整片吞服, 阿司匹林片飯后服用, 胰島素制劑要冷藏保存, 微生態制劑與抗菌藥物要隔開時間服用, 維生素K1注射劑需避光保存, 混懸劑需搖勻后使用, 多潘立酮片需飯前服用[4]。這些用藥注意事項患者多不了解, 如果調劑師在發藥時沒有進行詳細告知, 則患者容易出現用藥錯誤, 影響用藥效果及安全性。
3. 1. 3 西藥房調劑人員工作量大 門診每天需要接待大量患者, 西藥房調劑人員工作量非常大, 在上午9:00~11:00點是西藥房調劑室工作量的高峰期, 調劑人員在高強度的工作下會有比較明顯的心理壓力, 這種情況下調劑上出現差錯的可能性非常大。調劑人員因為藥品調劑任務重, 會不自覺加快調劑速度, 心理上的緊張會使調劑人員有明顯疲憊感, 進而會有視覺疲勞表現。這種狀態下調劑人員對藥品名稱、外包裝接近的藥品會缺乏足夠的鑒別力, 所以會有調劑差錯情況。另外, 患者因為等待時間久出現不耐煩情緒, 持續地催促調劑人員, 會使得調劑人員工作節奏被打亂, 也容易出現調劑差錯。
3. 1. 4 調劑人員缺乏責任心 調劑人員沒有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 沒有足夠集中注意力, 部分時候不看醫囑, 直接憑經驗進行調劑。因為當前藥品種類越來越多, 不斷出現各類新型藥品, 如果調劑人員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藥品知識, 了解新型藥品的信息, 則可能出現調劑差錯情況。具體表現在:藥品名稱接近引起差錯:一些藥品的名稱可能只有一字之差, 如他巴唑片和地巴唑片, 如果調劑人員沒有仔細辨別, 可能出現混淆, 導致用藥錯誤[5]。藥品包裝相似引起差錯:部分藥品包裝的形狀以及顏色基本相同, 比如相同廠家生產的醋酸奧曲肽注射液和鮭魚降鈣素注射液, 或者硫酸特布他林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等, 這些藥品包裝相似, 但作用差異較大, 出現調劑差錯可能影響患者安全性。藥品劑型引起的差錯:如調劑人員將硝苯地平片調配成硝苯地平緩釋片, 或者將氟沙星滴鼻液調配成氧氟沙星滴眼液, 可能對患者用藥治療的順利性產生影響, 延誤治療。
3. 2 調劑差錯防范措施
3. 2. 1 強調做好調劑人員的崗位培訓 西藥房調劑工作并不是一項簡單的配藥工作, 并不是簡單地按照藥方發放藥物, 實際具有比較強的技術性, 調劑人員必須準確無誤地完成審方、調配、復核、發藥各項流程。所以調劑人員必須保證藥學知識扎實, 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因此醫院應該做好西藥房調劑人員的定期專業培訓, 提供機會和平臺讓調劑人員掌握更多藥學專業知識, 掌握審方的方法, 學會判斷重配伍禁忌、復用藥、特殊人群劑量不妥等。另外要注重培養調劑人員的責任感, 要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 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 自覺遵守崗位職責, 收方時做到認真審核, 配方時做到認真復核, 發藥時要細致交代, 最大程度減少由于不負責引起的調劑差錯[6]。
3. 2. 2 合理擺放藥品 調劑人員要自覺維護好藥房環境, 保持藥房明亮、整潔、安靜, 非藥房工作人員嚴禁隨意進入藥房, 同時要避免在藥房內接聽電話, 調劑人員在發藥時要保證有獨立的空間。必須按秩序擺放藥品, 在方便、易于拿取的位置擺放使用率較高的藥品, 配方臺面的藥品要做到相對定位, 發藥結束后要立即歸位藥品。相同種類的藥品要進行集中地擺放, 有接近外包裝的藥品要分開擺放, 避免藥品出現串位。有新型藥品上架時, 要詳細了解其藥名、作用、擺放位置, 注意不要混淆相關藥品。另外要做好藥品的效期管理, 藥品要保證先進先用, 對近效期藥品要粘貼警示標志, 過期藥品要及時處理, 防止誤發給患者。每天上午都是取藥高峰期, 藥房可以增加調劑人員, 分擔每名調劑人員的工作量, 減輕調劑人員負擔, 保證調劑工作質量。
3. 2. 3 保證各項制度的嚴格執行 需要遵循的制度包括處方調劑制度、處方審核及核對制度, 其中必須由具備良好資歷的藥師進行處方的審核, 審核醫生開具的藥品是不是符合診斷的疾病結果, 醫生開具藥物的用法及用量是不是符合處方用法、說明書, 藥品是不是存在配伍禁忌。如果審方中部分處方有疑問, 要保持和醫生的良好溝通, 以確認最終的處方內容。進行處方調配時必須做到四查十對, 先依據處方配齊所有藥品, 接著向復核發藥人員轉交處方以及藥品, 核對時以處方為依據進行, 判斷發放的藥品是不是準確無誤, 并就每一類藥品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項詳細向患者說明。將藥品發放給患者時, 必須對患者的年齡、姓名、病歷、賬單進行核對。另外要在西藥房實行差錯事故登記制度, 科室必須詳細記錄每一個調劑差錯的發生情況, 集中討論分析差錯發生的原因、引起的后果、涉及的調劑人員、防范的具體方法, 在討論總結后提出整改意見, 在往后的工作中進行不斷改進, 實現差錯發生的控制。
綜上所述, 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中可能出現各類差錯, 通過針對性制訂防范措施, 能夠控制風險因素, 減少差錯的出現, 保證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貞. PDCA循環模式的QCC活動對我院門診西藥房內部調劑差錯率的影響. 海峽藥學, 2018, 30(6):278-279.
[2] 楊蘇芬, 王丹, 張哲. 我院門診藥房引進自動發藥機后處方差錯的分析與對策.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8, 26(5):86-88.
[3] 張文華, 丁紅麗, 張德榮, 等. 門診藥房處方調劑的差錯原因及防范措施. 醫療裝備, 2018, 31(21):90-91.
[4] 鐘運香, 何妍瑩, 何曉鋒, 等. 6S管理在西藥房分診斷單元服務中的應用. 兒科藥學雜志, 2018, 24(11):51-53.
[5] 薛國珍. 淺談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原因及應對方案.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15):61-62.
[6] 宜麗, 屈慧芹. 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分析及防范效果.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34):197-198.
[收稿日期: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