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利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及對滿意度影響。方法 62例剖宮產術后產婦, 根據隨機雙盲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3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護理滿意度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中無痛24例, 輕微疼痛4例, 中度疼痛2例, 重度疼痛1例;對照組患者中無痛4例, 輕微疼痛13例, 中度疼痛8例, 重度疼痛6例;實驗組疼痛程度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77%高于對照組的74.1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SAS評分(38.2±1.8)分低于對照組的(42.8±2.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 可明顯提高患者滿意度, 有效疏導患者不良情緒, 對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存在積極作用。
【關鍵詞】 剖宮產術后;舒適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97
在我國, 由于計劃生育政策或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 造成我國剖宮產率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近年來, 就本院的情況來看, 隨著正確生育觀的教育引導, 剖宮產率有所下降[1]。但是, 有些特殊情況(如胎兒窘迫、產程遲滯、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不對稱、胎位不正、多胞胎、前胎剖宮產、胎盤因素等)部分產婦必須選擇剖宮產替代自然分娩。本文對62例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的效果進行了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62例剖宮產術后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雙盲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31例。實驗組年齡23~41歲, 平均年齡(24.5±5.6)歲。對照組年齡24~40歲, 平均年齡(24.0±5.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堅持補液可避免產婦血液濃縮, 可有效下降產婦血栓發生率。分析得知, 孕婦在分娩期間消耗能量較多、進食較少, 血液容易發生濃縮, 容易形成血栓, 部分產婦可能出現猝死, 因此術后3 d內給予產婦正常輸液, 補足產婦流失水分, 對產婦因缺水導致的術后脫水情況進行及時糾正。護士應叮囑剖宮產術后產婦盡早下床活動, 應對產婦陰道出血量進行嚴密監測, 應告知產婦及時采取避孕措施, 產后42 d內禁止房事, 待產婦惡露完全干凈后允許產婦性生活。護士應對產婦經期傷口疼痛加強護理。術后第2天給予產婦靜脈補液后, 可將留置導尿管拔除, 指導產婦進行相應排尿, 可實現自然沖洗尿路目的。
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具體如下。①活動指導:剖宮產術后產婦沒有知覺前進行腿部按摩, 以增加血液循環, 預防血栓的形成。剖宮產術后6~8 h, 護士應協助產婦進行適當翻身及坐起練習, 將導尿管拔出后, 產婦需要多進行走動, 可促使產婦胃腸道蠕動功能有效恢復, 可有效預防產婦發生腸粘連。②心理疏導:護士應積極溝通產婦, 對產婦心理狀況進行相應評估, 為產婦提供心理支持。剖宮產術后產婦需要長時間臥床, 生活不能自理, 產婦容易對切口痕跡愈合情況產生過度擔憂[2], 同時過度擔心新生兒狀況, 從而導致產婦心理負擔增加, 產婦容易出現焦慮不安等情緒。因此, 母嬰24 h同室, 使產婦隨時觀察新生兒。同時, 護士應指導產婦, 讓新生兒及時哺乳(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 減少子宮出血, 使傷口盡快復原), 有效消除產婦不良情緒。③飲食干預。產婦術后6 h麻醉藥依然存在藥效, 全身反應較慢, 若產婦此時進食, 可導致產婦嘔吐、嗆咳等情況發生, 因此, 若產婦確實口渴, 可分多次將少量水喂給產婦。產婦術后6 h可酌情進食流食, 進食前飲用50 ml溫水潤喉, 若產婦存在嘔吐或者腹脹等臨床癥狀, 護士應指導產婦多下床活動或者在產婦肚臍周圍涂抹薄荷油。④體征監測:產婦產后會產生惡露, 因此, 產婦應嚴密監測自身惡露產生情況[3], 尤其是剖宮產產婦。分析得出, 剖宮產產婦子宮出血較多, 護士應對產婦陰道出血量進行嚴密監測。若產婦出現陰道大量出血、月經量較多, 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一般情況下, 剖宮產術后10 d內, 惡露顏色會變為淺黃色, 2周后變為白色。剖宮產產婦術后4~6周停止產生惡露, 若產婦4周后依然可見暗紅色分泌物或者產后2個月惡露仍然存在, 應及時返回醫院就診。⑤傷口護理:剖宮產術后產婦應嚴密監測自身腹部傷口愈合情況, 開展自我護理, 產后第2天, 護士應及時更換產婦傷口處藥物, 同時對產婦傷口有無紅腫、滲血等情況進行檢查[4]。術后若產婦體溫升高、傷口疼痛, 護士應及時細致檢查產婦傷口情況并進行對應處理。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護理滿意度及SAS評分。判定標準: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分, 總分為10分, 分為無痛、輕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無痛:總分0分, 安靜合作;輕微疼痛:分數1~3分, 能忍受且可合作;中度疼痛:總分4~6分, 難以忍受、合作較難、呻吟不安;重度疼痛:總分7~10分, 叫嚷不安、不能合作、不能忍受。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擬調查問卷進行評估,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焦慮情緒采用SAS進行評分, 評分越高, 焦慮情緒越嚴重。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疼痛程度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SAS評分比較 實驗組中非常滿意20例, 滿意10例, 不滿意1例, 護理滿意度為96.77%;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5例, 滿意13例, 不滿意8例, 護理護理滿意度為74.19%。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給予剖宮產術后產婦實施常規護理, 無法有效滿足患者各項護理需要, 護理效果不理想[5, 6]。分析剖宮產術后產婦臨床特點, 臨床對醫療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析原因, 與人們生活水平、健康意識提升存在一定關系, 因此, 護士不僅要給予患者生理護理, 還要給予患者心理疏導, 以提高剖宮產術后產婦舒適度、滿意度為護理目標[7, 8]。
舒適護理在臨床上運用較為頻繁, 是一種符合新醫改要求的新興護理模式, 不僅注重患者生理舒適, 還關注患者心理舒適、社會舒適等, 護理措施包括傷口護理、體征監測、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 可給予患者實施全面優質護理服務, 護理過程中, 護士應具備豐富臨床護理經驗、專業護理素養, 責任感較強, 應充分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 了解患者內心情緒波動, 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 促使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 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對明顯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術后疼痛程度存在積極作用, 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賈晶.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4):165-166.
[2] 賈靈云.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9):136-137.
[3] 胡壽涓, 廖小沙.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醫療裝備, 2018, 31(5):190-191.
[4] 楊彩杰, 王麗華.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4):598-599.
[5] 陳婭, 張賢萍. 手術室舒適護理對剖宮產術產婦應激反應及疼痛的影響. 中國鄉村醫藥, 2017, 24(11):75-76.
[6] 王娟, 張強.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21):105-106.
[7] 金錚錚, 呂亞兒. 舒適護理對擇期剖宮產產婦術后舒適度及疼痛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2):145-148.
[8] 馬志平, 洪驍. 剖宮產術后加強舒適護理的療效觀察.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6(10):150-151.
[收稿日期: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