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云 莫敏

【摘要】 目的 探討產后健康教育在母嬰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80例經自然分娩的產婦,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產后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及不同時間的產后母乳喂養效果評分。結果 觀察組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優良率為95.00%, 高于對照組的62.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1周、產后1個月、產后4個月的母乳喂養效果評分分別為(42.01±3.52)、(68.10±2.45)、(87.02±3.23)分, 均高于對照組的(30.00±2.67)、(46.20±2.27)、(65.12±1.1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婦進行產后健康教育有助于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 提高產后母乳喂養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產后健康教育;母嬰護理;自我護理能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102
產婦由于身體各個系統及器官能力的減弱以及缺少一定的育兒經驗、自我保健知識, 往往引發多種生理及心理疾病, 會危及產婦健康及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本研究對產婦進行產后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經自然分娩的產婦,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年齡20~35歲, 平均年齡(26.00±3.19)歲。觀察組年齡21~34歲, 平均年齡(25.00±3.12)歲。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 進行產后基本健康知識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產后健康教育護理, 具體護理方法為:向產婦及家屬講解產后惡露傷口、排泄及乳房清潔知識;予以產婦及家屬營養指導、運動指導及喂養知識普及 [1];指導產婦適當下床運動, 必須由產婦家屬陪伴以免發生跌倒;指導產婦母乳喂養姿勢及喂哺次數;向產婦講解新生兒溢奶、黃疸等生理現象及對出現焦慮、抑郁的產婦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消除其不良情緒, 嚴重者應請求心理醫生治療[2];講解出院后科學的坐月子方法, 進行產后身體恢復鍛煉指導。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及不同時間的產后母乳喂養效果評分。采用本院自制產后自我護理能力調查表評估產婦的產后自我護理能力, 分為優、良、差, 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采用本院自制產后母乳喂養效果調查表評估產婦的產后母乳喂養效果, 分值為0~100分, 評分越高表明產后母乳喂養效果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優良率為95.00%, 高于對照組的62.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的產后母乳喂養效果評分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1周、產后1個月、產后4個月的母乳喂養效果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妊娠會導致婦女身體各機能系統及心理的改變, 分娩對于孕婦而言是較大的應激事件, 分娩后產婦身體非常虛弱, 身體抵抗力降低, 由于分娩時的疼痛與恐懼心理也會受到傷害, 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3]。如果護理不當, 不僅產婦身體恢復將會受到影響, 還會給產婦帶來許多產后并發癥。產后抑郁是產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初產婦對母親角色還沒有充分準備轉換, 沒有新生兒護理經驗及喂養經驗, 夫妻之間關系不佳、增加的經濟負擔都會是產婦產生抑郁、焦慮情緒的誘因, 家人應及時疏導產婦心理, 以免發展為嚴重抑郁癥[4]。產后出血也是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若不及時止血嚴重者會出現貧血、休克、腎臟衰竭甚至危及產婦生命。部分患者是由于分娩后身體機能降低所致, 另一部分患者是因為逃避計劃生育或缺乏妊娠期間必要檢查認知性使得產婦信息不真實或不完全而導致產后出血[5]。任何并發癥的發生都會影響產婦的心理和生理的康復, 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健康教育是一套有目標、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方案, 能促使人們自覺采用健康的行為來改善和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醫護人員的終極護理目標。目前產后健康教育并沒有很好地普及, 大多數患者還是按照互聯網或老一輩分娩經驗來護理, 往往缺乏針對性、專業性、全面性, 從而影響產婦自我護理能力, 降低產后母乳喂養效果, 影響產婦產后的身體機能的康復[6], 所以產后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通過健康教育, 產婦和家屬可以充分掌握母乳喂養知識, 提高母乳喂養效果。通過對產褥期飲食健康、保健、會陰部及乳房的清潔護理、新生兒換洗衣物、沐浴等知識普及, 提高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7]。同時家屬的護理尤為重要, 家屬應部分承擔對產婦及嬰兒照顧工作, 保證產婦飲食健康, 及時清洗更換產婦衣物, 保證產婦充足的睡眠時間, 使產婦始終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 減少其不良情緒的發生。減少產褥期間不良癥狀的發生, 做好嬰兒的護理工作, 避免嬰兒腹瀉、臍部感染等, 保障母乳充足, 提高母乳喂養效果[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優良率為95.00%, 高于對照組的62.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1周、產后1個月、產后4個月的母乳喂養效果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產婦進行產后健康教育有助于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 改善產后母乳喂養效果, 有利于產婦的健康恢復, 對產婦及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玲鳳. 產后抑郁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 山西醫藥雜志, 2017, 46(11):1390-1391.
[2] 魏琴, 王芳. 反饋式健康教育對產婦產后宣教的效果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19):2913-2915.
[3] 盧興鳳, 王益平. “互聯網+”孕產婦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中國護理管理, 2017(11):127-130.
[4] 張琴, 劉靜梅. 綜合營養治療結合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產后母嬰的影響. 山西醫藥雜志, 2017, 46(12):1405-1407.
[5] 許敏, 周晨, 黃慧, 等. 孕產期健康教育對產褥期婦女母親角色適應及應對方式的影響. 中國健康教育, 2018, 34(9):85-88.
[6] 張明娜, 陳靜, 劉宏, 等. 移動健康教育微信平臺預防產后早期壓力性尿失禁的實踐探索. 中國護理管理, 2018, 18(11):86-89.
[7] 高寶娟, 嚴雪霏. 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產后抑郁的干預作用.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13):2841-2843.
[8] 劉寶霞. 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山西醫藥雜志, 2017, 46(3):353-355.
[9] 何靜, 楊楠, 王雪佳, 等. 階段性健康教育在產后護理中的作用. 醫藥前沿, 2017, 7(6):278-279.
[10] 陳秀蓮, 宋愛峰, 孫玉慧. 對產后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15):206-207.
[收稿日期: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