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穎 范力勇
強國必先強黨。黨內監督是中國共產黨黨建方面的優良傳統,建立健全無產階級政黨監督機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重要內容。強化黨內監督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始終要求,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強化黨內監督一直是黨的建設的重要主題思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特征中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強化黨內監督,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的理論與經驗,提出了一系列的黨內監督思想理論,強化黨內監督是習近平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重大政治論斷,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目前的黨內監督制度,把馬克思主義黨內監督理論中國化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一、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的理論發展
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黨內監督思想在中國的最新實踐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政黨理論的繼承發展,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與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理論以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和新舉措,積極探索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不斷深化和創新黨內監督理論實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強化黨內監督工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繼承和發展黨內監督理論實踐,是馬克思主義黨內監督思想中國化的理論新成果。
(一)強化黨內監督的制度建設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進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完善強化黨內監督制度建設,強化黨內監督制度建設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黨內監督理論,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又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外在表現。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實現黨內監督制度的與時俱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隨著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豐富與發展的,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政權穩固堅實,凸顯了強化黨內監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是加強黨內監督制度建設新的理論貢獻。
(二)強化黨內監督的作風建設
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都特別重視作風建設,形成了以密切聯系群眾為核心的優良作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開展為民務實清廉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和“三嚴三實”“四個意識”等教育活動,建章立制,形成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一批制度性文件。從嚴完善黨紀廉政法規,明確提出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作風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常會出現反彈,往往遭遇屢禁不止的現實困境。習近平指出其癥結是對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估計不足,缺乏常抓的韌勁,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并要求對作風問題常抓不懈,為作風建設常態化提供制度化保障。十八屆五中全會發布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從嚴治黨的關鍵是加強黨內監督建設,對黨員干部思想建設上要嚴格教育、組織建設上嚴格管理、作風建設上嚴格要求、制度建設上嚴格監督,將從嚴治黨的作風建設落實到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內監督理論在新形勢下的新發展。
(三)強化黨內監督的法規體系建設
大道之行,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嚴格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體系,依據黨的制度和規定規范權力的運行,是落實從嚴治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健全監督程序、強化程序監督,建立健全規范、縝密的權力運行程序,使各種權力都能依法有序運行。將國家法律作為黨內監督的執行依據,在實踐中開展黨內監督工作,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覺員遵守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保證被監督對象能夠嚴格按照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任何黨組織和黨員都不能凌駕于國家法律之上。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相互銜接、協同發力,共同規范和約束了黨員及黨組織行為模式,體現了依法治黨與依規治黨的辯證統一。全面推進依法治黨,在實現黨的治國理政法治化建設同時,推動黨的自身建設法治化進程。在黨內監督建設領域,無論是事前的防范還是事中的管理、無論是過程監督還是結果的處理,都需要黨內法規和制度來規范和約束。只有把黨內制度規范化貫徹于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的各個領域,將執行力建設體現到對各級黨組織的黨員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實現制度規范化和執行力的辯證統一,切實體現全面依法治國中加強依規治黨建設。
二、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理論重要內容
習近平始終堅持從嚴的原則,提出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理論論斷。強化黨內監督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全黨牢固樹立黨章憲法意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充分吸納黨的建設實踐中創造的好傳統、好做法,積極進行制度創新,堅持以黨章為依據,既嚴格遵守了黨的紀律,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了以黨章為核心、以監督條例為主干、以配套規定和其他監督規范為重要補充的強化黨內監督理論法規制度體系,增強了理論制度規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將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有規必依、違紀必究
習近平對全體黨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用黨章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習近平將黨章放在其他規章制度的最前面,充分體現了黨章的重要地位。習近平充分強調憲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遵循憲法是黨員先進性的體現,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成為遵守憲法的模范和領頭羊,狠抓制度規范執行力效果,落實好黨內監督“最后一公里”責任。實現黨內監督制度建設的法治化,根本的落腳點在于提高制度的執行力,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機制措施保障執行力的實現。習近平指出,巡視是加強黨內監瞥的重要形式。在新時期加強黨內監督工作,關鍵就是要更好發揮巡視監督重要的催化劑、強化劑作用。當前拓展和暢通黨內監督渠道,要以完善巡視制度為重點加強上級監督,以發展黨內民主為重點促進民主監督,以網絡為載體暢通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發揮巡視監督的持續性作用。
(二)執政為民、風清氣正
習近平指出,關于黨的建設領域存在的問題,要從現有問題出發,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出發,用解決問題的方式倒逼我們的工作。例如,在思想建設方面,有的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存在質疑;在組織建設方面,有的黨組織貫徹民主集中制不力;在作風建設方面,某些黨員領導干部宗旨意識淡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一些行業領域的腐敗現象還比較嚴重;在制度建設方面,制度規范系統性、規范性不夠,執行力不足等。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削弱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更嚴重地影響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執政使命的實現。實踐證明,端正黨風是加強黨的建設、吸引力和戰斗力的需要,防止和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問題。從問題抓起,從領導干部抓起,從嚴格落實抓起,從制度規范抓起,成為新時期黨內監督建設思想的總思路和總要求。
(三)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精神
習近平指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既是貫徹落實中國恃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又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鍵所在。黨在70年的執政實踐中,以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及反腐倡廉建設為重點,不斷探索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逐漸改變高度集中的領導方式,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明顯提升,黨的認知能力、凝聚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創制能力、自我凈化能力顯著增強。我們黨在不斷加強黨內監督的同時,按照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的原則,強化黨內監督,必須同黨外各種監督形式相互配合。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永遠沒有完成時,只有現在進行時和將來時。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是一朝一夕的課題,更不是一步到位就能解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正是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改進和完善黨的建設,才使黨的建設理論沒有僵化,使黨的建設實踐充滿生機和活力。
三、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理論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理論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以強大的理論思維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遵循社會主義法治原則,使黨內生活各領域都有制度保障和法規依據。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四個自信”,堅定“兩個堅決維護”,克服和抵制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實現新的歷史時期思想立黨和政治興黨的新要求。
(一)堅定崇高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多次重要講話中提出,要在全黨形成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氛圍,使得這種氛圍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的新常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把理想信念作為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共產黨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追求,把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獻身的人生信條和價值取向,作為黨員必須擁有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共產黨員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具體體現在六種意識上。一是信仰意識,看能否做到在思想道德建設中始終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二是公仆意識,看能否在權力的履行中做到心中有民和一切為民;三是自省意識,看能否在權力面前做到堅持慎權、慎獨、慎微、慎友;四是敬畏意識,看能否常思貪欲之害,避免腐敗苗頭的產生;五是程序意識,看能否嚴格依據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嚴格按規矩辦事;六是民主意識,看能否真正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到善于集思廣益。這六種意識深刻闡明了當代共產黨員所應當堅持的具體行為標準和實踐準則。
(二)強化黨內法規意識,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覺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對紀檢體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的頒布,標志著巡視制度發生了重大變革,改變了過去巡視制度效能發揮不足的問題,提高了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的能力,巡視工作進一步制度化和常態化,更好地發揮了巡視監督的利劍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紀檢機關自身監督,解決好“燈下黑”問題。王岐山指出,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要用鐵的紀律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要求進一步加強制度制定環節的規范化、程序化要求,確保各項制度規范之間配套銜接,在提升制度嚴肅性、有效性基礎上發揮制度體系的整體合力。在制度執行環節,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對有章不循的要嚴肅批評、限期糾正,情節嚴重的要嚴格依據黨內法規執行處罰。只有加強制度制定和執行環節的銜接協調,黨的各項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才能在實踐中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三)堅持黨的領導,有利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打鐵必須自身硬”,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等方面深刻把握,以黨的建設的戰略性、全局性、長遠性、緊迫性問題為突破口,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系列實踐活動為抓手,不斷強化黨的政治功能,以強化黨內監督為著力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在黨的建設各個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論闡述和制度安排,實現了理論科學性和現實針對性的統一,體現了新時代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一系列新的思考,產生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和中國共產黨黨建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新成果。2018年出臺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將監督黨員職責納入黨支部基本職責,明確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中的重要職能作用。
習近平黨內監督理論實踐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內監督思想,以及列寧關于黨內監督的理論與經驗;傳承了中國古代的監督思想及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人關于黨內監督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從嚴治黨的角度,賦予黨內監督新的內涵和時代價值。習近平指出,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理論發展凝聚著我黨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蘊含著時代要求的鮮明特征,開啟了黨內監督制度化的新征程。回顧黨內監督體制形成的歷史,總結其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對于我們正確認識當前黨內監督的現狀,加強和完善黨內監督,保證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系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2017年度研究課題“習近平強化黨內監督研究”(20170301010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