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 楊官校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共青團承擔著社會團體和政黨組織的雙重責任。“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高校共青團發揮好思想政治引領作用(簡稱“思政引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本質要求和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必須全面調研,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開展理論實踐創新,把工作做深、做新、做實。
新形勢下,團員青年在思想認識、道德選擇、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方面呈現出獨立、選擇、多樣、多變、差異性等特點,高校共青團作為群團組織的重要前線陣地,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引領作用。本文在研究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內涵、背景、難點、內容的基礎上,初步探討了強化一個主體、明確三大引導、落實四個步驟的融合創新舉措。
一、共青團思政引領工作的內涵及時代背景
思想建團職能是共青團的生命線,隨著社會形勢發展、黨團關系調整及政黨任務轉變而不斷完善。發揮思政引領作用,必須提高思政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覆蓋面。建團以來,經歷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引領三個階段,思政引領要更注重把握規律,契合思想建設的現實性、實踐性、創新性和平等性。
二、共青團思政引領工作的難點及具體內容
新形勢下,思政引領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工作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范圍更加廣闊,要求更高,任務更繁重;另一方面,青年政治意識表達發生了新變化,科技進步對青年的生活、行為、交流和聚集方式帶來了深刻影響。
思政引領主要包含政治、價值、生活三個方面引領內容。政治引領要求團員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價值引領要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內涵是現今我國主流價值取向的最大公約數;生活引領要求結合實際,樹立服務意識,解決青年工作、生活中的難題。
三、高校共青團思政引領工作的具體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高校共青團工作者要把握青年新特點,堅持問題導向,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開展思政引領工作。
(一)強化“一個主體”,尊重團員青年群體,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認可青年群體的主體地位
團員青年是思政引領工作的主體,首先,要暢通與青年平等交流對話的渠道,深入了解青年的思想訴求,全面提升引領工作的覆蓋面。其次,網絡已基本全覆蓋青年群體,應該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寓引領于服務,探索網絡時代運用新渠道發揮思想引領作用的新路徑,拓展網絡渠道,創新工作方法,量身定制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陣地集群,做到“面對面”“鍵對鍵”“聲對聲”“心連心”,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動。
(二)明確“三大引導”,鞏固意識形態陣地,做深、做新、做實團員青年的思政引領工作
明確“認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認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理想、樹立正確三觀”三條引導主線,鞏固意識形態陣地。“做深”強調理念思路和邏輯先在,針對青年不同階段精神需求的目標、內容和方法,構建分層分類一體化體系;“做新”強調內容設計和方式策略,強化打造品牌效應,凸顯引領方式的多樣靈活,堅持實踐錘煉青年、榜樣感召青年;“做實”強調成果評估和效能實現,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最新思想動態,精準服務生活訴求,加大對特殊學生群體的幫扶力度。
(三)落實“四個步驟”,推進黨建帶團建,從信仰培育、價值引導、理論武裝、紀律規范四個方面系統化完善思政引領工作
在黨建帶團建的架構下,堅持信仰培育、價值引導、理論武裝、紀律規范“四個步驟”,有計劃地發展、培養和引領青年,嚴格、健全、改進和執行確定入團積極分子、發展團員、政治學習、評獎評優等制度。“四個步驟”相互影響、彼此制約、融合滲透,信仰培育是最高指向,滲透思政引領全過程,價值引導是大綱,引導青年與國家發展、民族未來緊密相連,理論武裝是方式,指導隊伍建設和各項工作科學發展,紀律規范是制度,維護青年行為空間和切身利益。
【本文系2018年度江蘇省學校共青團研究課題“新形勢下獨立學院團建新模式探究”(YB2018076)、2018年江蘇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委員會專項課題“新形勢下高校分層分類一體化思想引領新模式探究”(18FYHLX006)、2019年江蘇科技大學黨建品牌立項課題“黨建帶團建、旗幟更鮮艷”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