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晨

【摘要】 目的 探討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聯合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掌跖角化性濕疹的臨床效果。方法 30例掌跖角化性濕疹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1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 治療組患者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癥狀評分, 統計兩組患者復發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 高于對照組的5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 治療組患者癥狀評分為(7.12±2.49)分, 對照組患者癥狀評分為(7.34±2.41)分;治療后, 治療組患者癥狀評分為(1.28±0.48)分, 對照組患者癥狀評分為(2.11±0.55)分;治療前, 兩組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治療組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隨訪1個月只有2例患者復發, 癥狀均較輕。治療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產生皮膚加重瘙癢、灼熱等癥狀, 采用潤膚乳膏外用或照射減量后治療癥狀消失, 在治療中無一例患者由于不良反應而停止治療。結論 掌跖角化性濕疹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與復方氟米松軟膏聯合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掌跖角化性濕疹;窄譜中波紫外線;復方氟米松軟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62
在臨床中, 掌跖角化性濕疹是一種比較頑固的常見皮膚病, 很多因素都可能引發該疾病, 在治療上存在一定難度。本研究針對掌跖角化性濕疹患者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 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掌跖角化性濕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4例, 女16例;年齡23~64歲, 平均年齡(32.6±11.5)歲;病程6個月~15年, 平均病程(2.1±4.8)年。發病部位:手掌部位16例、足跖部位9例, 掌跖部位5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只在掌跖部位發生皮損;具有粗糙、苔蘚樣變、浸潤性肥厚性斑塊及皸裂等癥狀表現, 同時患者伴隨不同程度的瘙癢, 部分患者同時存在疼痛感;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皮膚病診斷標準;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存在光敏性疾病及紫外線照射禁忌證、白內障、皮損糜爛同時有嚴重滲出癥狀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心、肺、肝、腎等嚴重器官疾病患者;入組前1個月內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中藥患者;15 d內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或服用抗組織胺類藥物患者;真菌在單次皮屑鏡檢結果為陽性患者[1]。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15例。
1. 2 方法
1. 2. 1 治療組 采用NB-UVB光療機進行照射, 按照最小紅斑量對初始劑量進行確定, 一般情況下為最小紅斑量的70%, 未測量最小紅斑量患者, 按照0.3~0.5 J/cm2劑量, 無紅斑情況下, 患者每次在前次照射劑量以此遞增20%~30%, 隔日治療1次, 1個療程連續治療10次, 患者產生明顯紅斑情況下照射劑量不增大, 產生紅斑較重患者照射劑量減少20%, 產生紅斑或水皰具有疼痛感患者, 照射暫停, 待癥狀消退后在進行重新治療, 照射劑量按照70%原劑量進行。采用復方氟米松軟膏外敷, 2次/d。治療1個月。
1. 2. 2 對照組 只采用復方氟米松軟膏外敷, 2次/d, 治療1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采用濕疹面積及嚴重度指數(EASI)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皮膚癥狀進行評估, 臨床表現分為紅斑、硬腫/丘疹、表皮剝蝕、苔蘚化4項, 每項以0~3分計, 分值與癥狀呈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臨床病情的改善情況作為判定標準,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治愈:治療后, 療效指數≥90%的患者;顯效:治療后, 療效指數在60%~89%的患者;好轉:治療后, 療效指數在20~59%的患者;無效:治療后, 療效指數<20%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的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復發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隨訪1個月, 兩組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復發, 癥狀均較輕。治療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產生皮膚加重瘙癢、灼熱等癥狀, 采用潤膚乳膏外用或照射減量后治療癥狀消失, 在治療中無一例患者由于不良反應而停止治療。
3 討論
掌跖角化性濕疹屬于遲發型變態反應, 其致病原因主要是因復雜內外激發因子, 具有較長的病程, 通常病情容易多次反復發作, 外用激素只能緩解瘙癢等癥狀, 但停用藥物后容易復發, 反復多次應用易產生一定程度的耐藥性或藥物不良反應[2]。有關研究結果顯示, 在掌跖角化性濕疹中, 免疫異常是其發病的一個關鍵因素, 在疾病發展中, Th1/Th2分化失衡導致異常分泌細胞因子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3]。復方氟米松軟膏作為局部外用的糖皮質激素復方制劑藥物, 其主要作用是抗過敏、抗炎及血管收縮等, 3%水楊酸可對細菌及真菌具有抵抗作用, 有利于保護皮膚中酸性皮層的穩定性, 還可對糖皮質激素向深層皮膚穿透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使其藥物治療效果明顯增強[4-6]。窄譜中波紫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力, 不容易灼傷皮膚, 可有效誘導真皮中T細胞的凋亡,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活化T細胞功能及LCs抗原呈遞, 對細胞免疫應答Th1介導的遲發型超敏反應及接觸性超敏反應等反應也具有抑制作用[7, 8]。有學者研究結果顯示, 皮炎濕疹患者采用外用復方氟米松軟膏與丙酸氯倍他索治療, 具有比較確切的效果, 且安全有效[9]。近年來國外很多研究報道也表明, 異位性濕疹及手部濕疹患者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的治療方法具有一定效果[10], 但針對窄譜中波紫外線與復方氟米松軟膏聯合治療的有關研究不多。
綜上所述, 掌跖角化性濕疹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與復方氟米松軟膏聯合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 癥狀改善明顯, 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雷小洪, 王東. 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濕疹皮炎類皮膚病臨床療效探討. 醫藥前沿, 2017, 7(9):27-28.
[2] 邱晨. 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濕疹皮炎類皮膚病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3(35):35-37.
[3] 劉偉. 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濕疹皮炎類皮膚病臨床療效觀察. 中外醫療, 2014(18):119-120.
[4] 王造林. 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聯合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掌跖角化性濕疹的臨床療效. 醫藥與保健, 2015(3):26-27.
[5] 張顏, 黃蜀, 陳純濤, 等. 火針加灸法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掌跖角化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4(8):846-848.
[6] 高飛. 復方氟米松軟膏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神經性皮炎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6):107-108.
[7] 周梅冰. 復方氟米松軟膏聯合復方乳酸乳膏治療掌跖角化性濕疹的臨床分析. 醫學綜述, 2013, 19(13):2463-2464.
[8] 王燕, 王海, 劉云鳳, 等. 復方氟米松軟膏聯合康復新液治療濕疹臨床療效觀察. 醫學信息, 2015(44):28-29.
[9] 李妍芯. 膚疾寧貼膏聯合復方氟米松治療62例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5(1):49-50.
[10] 李玉湘, 傅強, 張秀春, 等. 復方氟米松乳膏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掌跖膿皰病63例臨床療效觀察.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3, 42(4):257-258.
[收稿日期: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