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業清 李歡 冼長策



摘要:熱帶雨林地區的降雨和蒸發頻繁,公路邊坡在其交互作用下,土體內發生飽和—非飽和滲流,致使土體的抗剪強度和基質吸力下降,進而影響邊坡的安全穩定。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結合某熱帶雨林地區公路,模擬計算了路塹邊坡滲流場、安全系數的變化規律,為邊坡的開挖和防治提供參考依據。
Abstract: Subject to the interactions of frequent evaporation and rainfall, saturated and non-saturated seepage occurs in highway slope in tropical rain forest, so the shear strength and matric suction of the highway slope will decline, t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is affected. Combined engineering examples, distribution of seepage field and variation of safety factor of slope in tropical rain forest area are analyzed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lope.
關鍵詞:邊坡;熱帶雨林;滲流;安全系數
Key words: slope;tropical rain forest area;seepage;safety factor
中圖分類號:U416.1+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1-0277-03
0? 引言
熱帶雨林地區常年潮濕多雨、氣候炎熱,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通常,我們在工程中用飽和含水率以及天然含水率狀態下的巖土指標去分析、評價巖土工程問題,而熱帶雨林地區的巖土工程,受頻繁的蒸發和降雨交互作用,土體含水率隨之改變,巖土體含水率處于飽和—非飽和狀態。受含水率變化影響,巖土體的力學指標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邊坡的變形破壞。因此,在分析計算熱帶雨林地區公路邊坡及其他巖土工程問題時,應改變以往的常規巖土工程分析方法,采用飽和—非飽和土理論研究才能更加符合工程實際,更準確地處理好相關工程問題。
研究巖土體物理力學性質隨含水率的變化規律是分析熱帶雨林地區邊坡的穩定性及其變形破壞的基礎。本文通過論述飽和—非飽和土的力學強度及其變形基本理論,以某熱帶雨林區公路為背景,結合地質資料,用有限元軟件建立數值模型,計算分析了在多種工況下的路塹邊坡的安全穩定系數,為熱帶雨林區邊坡防治提供參考依據以及指導。
1? 計算理論和方法
1.1 非飽和土滲流基本理論
在工程中,土體非飽和滲流與飽和滲流問題多數情況下同時出現并互相轉換,所以在研究滲流問題時,需要將飽和與非飽和兩種狀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建立出適合于飽和與非飽和滲流的方程[1]。飽和、非飽和土滲流方程就是將飽和土體的地下水運動與非飽和土體的土壤水運動用相同的方程描述。在飽和區只有水的運動,而在非飽和區同時存在空氣和水的流體運動。
假設二維土單元中的流體不可壓縮,那么由滲流的連續性可得[2]:(1)
式中:S為源匯項,表示由蒸發或者降雨產生的計算范圍內含水量的變化量,若引起含水量減少則為負,反之則為正;θ為土體單元的含水率;t為時間。
根據達西定律得:
式中:h為某點的測壓管水頭;kz、kx分別為z和x方向上的土體滲透系數。
將式(2)、(3)帶入(1)可得[2]:
式(4)即是二維飽和—非飽和土體滲流方程的一般表達式。對于穩態滲流,土體某單元內的含水率保持不變,則,即[2]:
若土體是飽和滲流,土體中的孔隙充滿水,則土體含水率為飽和含水率,滲透系數為飽和滲透系數,同時假定水沒有壓縮性,則,即式(5)為飽和滲流方程,由此可知飽和滲流方程與穩定滲流方程相同,是非飽和滲流方程的特殊情況。
1.2 非飽和土強度理論
飽和土的抗剪強度指標測定已有一套獨立、完善的系統,較容易得到,但工程中遇到的土體,大多以非飽和形態存在。雖然部分巖土工程能夠采用飽和土強度理論近似地解決,但與非飽和土實際狀況不盡吻合,甚至有的實際性狀與計算結果差異較大。因此,在工程中,人們逐漸應用非飽和土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3]。
1936年,太沙基(Terzaghi)定義飽和土的有效應力?滓′為總應力減去?滓孔隙水壓力u?棕[4]:(6)
畢肖普(Bishop)根據非飽和土的形態,引入空氣壓力,將太沙基的有效應力公式進行修改完善,提出了非飽和狀態的土體有效應力公式,如下[4]:
其中:ua為空氣壓力;?字為非飽和土的有效應力系數,其值介于0~1.0之間,與土的性質及飽和度密切相關;(?滓-ua)為凈正應力;(ua-u?棕)為非飽和土的基質吸力。?字=0時,對應完全干燥的狀態;?字=l 時,對應完全飽和的狀態。
將畢肖普(Bishop)完善后的有效應力計算公式代入經典莫爾-庫侖理論,得到的非飽和土體抗剪強度公式如下[4]:
其中:c′為有效內聚力;?漬′為有效內摩擦角;?字是不確定的,隨著飽和度的變化而變化。
Vanepalli發現,非飽和土中基質吸力的大小會引起抗剪強度的改變,而與基質吸力相關的抗剪強度又與含水率息息相關,土的基質吸力與含水率的關系又可以采用土—水特征曲線來表述。為此,Vanepalli提出了經驗公式[3],用土—水特征曲線來表述與基質吸力相關的抗剪強度:
式中:?茲r、?茲s分別為殘余及飽和體積含水率;?茲為體積含水率,其值介于飽和含水率?茲s和殘余含水率?茲r之間。
非飽和土中基質吸力對土體抗剪強度的貢獻占有很大的比例,土體抗剪強度受含水率變化的影響非常顯著,不容忽視[3]。
1.3 非飽和土極限平衡理論
在邊坡穩定計算中,所用的極限平衡法又叫條分法,是將滑動面之上的土體劃分成多個垂直土條。極限平衡理論依據的靜力學原理是[5]:垂直和水平方向力平衡,以及所有的力圍繞一點的力矩平衡,如圖1所示。在假定條間力作用方向后,極限平衡方程為靜定方程,使邊坡穩定問題變成靜力平衡問題。式(10)表示滑體Y方向力平衡,式(11)表示滑體X方向力平衡,式(12)表示滑體的力矩平衡方程。
抗剪力Sm用Morgenstern和Fredlund提出的雙變量強度公式表示:
各變量定義如下:
W—寬度為“b”、高度為“h”的土條總重量;
N—土條底面的總法向力;
Sm—土條底面的抗剪力;
E—土條間的水平作用力(下標“R”表示土條的右側,“L”表示土條的左側);
X—土條間的豎直剪切力(下標“R”表示土條的右側,“L”表示土條的左側);
R—土條底部抗剪力Sm至力矩中心的力臂;
f—法向力N 到力矩中心的力臂;
x—力矩中心至土條中線的水平距離;
h—土條頂面中點至土條底面中點的垂直距離;
a—外力至力矩中心的力臂;
P—外力;
α—土條底邊中點的切線和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當夾角與邊坡傾角的方向一致時,為正號,反之為負號;
β—土條底面的斜向寬度;
θ—邊坡坡角;
F—安全系數;
?漬b—與基質吸力(ua-uw)變化有關的摩擦角;
?漬′,c′是巖土體的強度指標,分別為有效內摩擦角和有效內聚力。
1.4 計算模型的建立
某擬建高速公路位于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區,潮濕多雨、氣候炎熱,邊坡在蒸發和降雨交互作用下改變了土體的含水率,使其處于飽和—非飽和狀態,容重、強度指標隨之產生變化,極易引起土體軟化、崩解、坍塌以至滑坡。為防止邊坡失穩,影響公路的安全,采用有限元軟件建立數值模型,計算分析了在多種工況下的路塹邊坡的安全穩定系數,為熱帶雨林區邊坡防治提供參考依據以及指導。
根據實際的邊坡斷面和地勘資料,用有限元軟件建立1:1的數值模型,采用非飽和土強度理論及莫爾-庫侖屈服定律進行數值模擬。計算中采用的模型參數為:①該公路位于熱帶雨林區,覆蓋層較厚,邊坡范圍內全為粉質黏土層,c=25.7kPa,φ=15.2°,γ=19kN/m3;②邊坡開挖坡率取
1:0.75、1:1.0、1:1.25、1:1.50四種情況進行分析計算。計算典型斷面如下。
2? 計算結果分析
根據多年歷史降雨統計數據,計算中假定該地區暴雨量為0.1m/d,持續時間為2天。受降雨影響,將產生圖3所示的滲流場,邊坡土體內含水量增加,并由雨水入滲產生了一定的滲流壓力。在降雨和滲流壓力的共同作用下,邊坡的穩定安全系數隨之產生變化,不同邊坡開挖坡率及降雨歷時的穩定安全系數計算結果如圖5所示。
從圖5可以看出,在0~18h隨著降雨歷時的增加安全系數緩慢降低;過了18h后,隨著降雨入滲深度增加,邊坡重量增加,滑面處土體強度指標降低,安全系數加速下降,到歷時48h(降雨2天),安全系數降至最低;降雨停止后,由于熱帶雨林地區的強烈蒸發作用和土體內孔隙水外滲使土體內含水量降低,強度指標升高,邊坡安全系數迅速上升,而后緩慢升高,直至恢復初始狀態。
經過計算,從圖5可以看出,采用1:1.25的邊坡坡率進行坡面開挖,此邊坡能基本自穩;用1:0.75和1:1.00的坡率進行開挖,需采用工程措施進行適當加固才能滿足《公路路基設計規范》的邊坡穩定性要求。考慮到熱帶雨林地區植被恢復快,同時以盡量節約用地和投資為原則,本工工程設計中對類似的邊坡采用1:1.25的坡率進行路塹開挖,并簡單地對坡面進行植物綠化以防止雨水沖刷。
3? 結束語
本文以某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區高速公路為例,計算了不同坡率下的邊坡穩定性。模擬分析表明,在熱帶雨林特殊的環境中,蒸發和降雨量均較大,邊坡在持續降雨作用下穩定安全系數逐步減小,當降雨停止后,邊坡受蒸發影響穩定安全系數逐漸增大。針對本文計算的類似邊坡,采用1:1.25的坡率進行邊坡開挖能較好的節約土地和投資。
算例表明,隨著降雨入滲,邊坡內出現飽和—非飽和滲流,土體內含水率逐漸增加,引起其抗剪強度和基質吸力下降,從而致使邊坡穩定性降低;降雨持續時間越長,安全系數越小。
參考文獻:
[1]朱偉,程南軍,陳學東,趙仲輝.淺談非飽和滲流的幾個基本問題[J].巖土工程學報,2006(2):235-240.
[2]徐文超.山區峽谷型水庫塌岸安全性研究及防治[D].昆明理工大學,2015.
[3]許尚杰,黨發寧,高闖洲,黨維維.吸力內摩擦角的確定方法研究[J].巖土力學,2009,30(Z2).
[4]孫茉.基于土-水特征曲線的非飽和黃土強度研究[D].河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5]謝定義.土動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楊林德,等.巖土工程問題的反演理論與工程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15-180.
[7]劉新榮,姜德義,余海龍.水對巖石力學特性影響的研究[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