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政部幾次發文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工作體系,同時國家近年來也在逐步加強高等學校內部管理,種種政策都要求高等學校必須重視內部控制工作。基于此,依據高等學校的特點就內控控制工作的目標、風險、對策、問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建議。
關鍵詞:高等學校;內部控制;風險
中圖分類號:G47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9-0128-02
一、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工作發展
國家在開展全面建立內部控制工作制度前,各高等學校也都在相應的領域存在一定的內部控制措施,比如,高校普遍對重大事項的決策實行三重一大制度;高校普遍建立有內部審計部門,對各類業務事項進行監督、審查;近年來,高校普遍建立了預算管理制度,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同時,高校的財務部門與一般財務部門一致,都存在有較嚴格的內部控制措施。
財政部2012年下發文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文件中指出,“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規范。”同時,該規范適用于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該規范詳細介紹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及控制方法,并從單位層面及業務層面分別介紹了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內容。
2015年財政部又下發文件《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指出,“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發布實施以來,各行政事業單位積極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單位重視不夠、制度建設不健全、發展水平不平衡等問題。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現對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提出指導意見。”文件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關于強化內部控制的精神和《單位內控規范》的具體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確保內部控制覆蓋單位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全范圍,貫穿內部權力運行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規范單位內部各層級的全體人員。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管理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更好發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內部治理水平、規范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兩次文件的發布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綱領性及指導性意見,同時也對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及時間表。自此,內部控制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全面展開。
二、高校內部控制工作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指出,“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等學校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其可能存在風險的重大事項除了經濟活動外,還包括招生、就業、獎助學金評定等其他重大事項,是否對其他領域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取決于高校內部控制自我需求。
由內部控制的定義可以看出,內部控制的實施,需要首先制定內部控制目標,根據內部控制目標對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之后依據可能存在的風險制定相應的制度、措施以及工作流程,力爭把風險控制到最低水平。
(一)制定控制目標
一般控制目標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高等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可能包括的內部控制目標如下:
1.確保全面預算的有效執行,使高等學校的各項資金收支在預算的范圍內執行。
2.確保重大事項的決策在制度范圍內按照程序執行。
3.確保單位財務管理合理、合規、資金有序運行。
4.確保政府采購合理、合規、提高采購效果、效率。
5.確保建設項目的立項、實行、結項按相應程序有序執行。
6.確保合同的定立由歸口部門統一管理。
7.確保其他事項的施行有相應的依據。
(二)風險評估及相應內控措施
1.單位層面內控風險
單位層面是否成立內部控制工作領導小組;法人是否內控領導小組組長;班子成員是否內控領導小組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是否內控領導小組成員;是否成立內部控制評價及監督部門或內控領導小組建立定期評價機制;內控領導小組是否定期就單位重大事項召開會議;是否建立清晰的內部職責;是否建立權力運行制衡機制。
2.業務層面內控風險
(1)對與經濟業務相關的領域是否建立內控體系,具體包括預算業務、收支業務、建設項目業務、政府采購業務、國有資產業務、合同業務;是否就與經濟業務無關,但涉及高等學校教學科研領域的重大事項建立內控體系,如招生工作、就業工作、獎助學金評定工作、項目立項工作、職稱評審工作等。
(2)內部控制各相關業務工作職責分類情況。譬如,預算業務中,預算編制與審核、預算審批與執行、預算執行與分析、決算編制與審核是否工作職責相互獨立;收支業務中,收款與會計核算、支出申請與審批、支出審批與付款、業務經辦與會計核算是否工作職責相互獨立,還包括涉及內控工作的其他業務工作同樣也應保持工作職責的獨立。
(3)內部控制業務各崗位是否存在定期輪崗。
(4)內部控制各業務領域是否制定相應的制度,各項工作制度與工作流程是否定期更新。
(5)內部控制各業務環節的執行情況與具體情況相適應是否細化指標,并就執行情況定期評價與監督。
三、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工作現存問題
(一)單位層面重視不夠
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對于理順高等學校的決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也對高等學校提高資金使用杜絕資源浪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現實工作中,卻受重視不夠。究其原因,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工作一般是由地區財政部門來下達并組織實施的,因此導致內部控制工作大多落實到各學校的財務部門負責牽頭實施,而財務部門由于部門工作的局限性,大多不具備推動內部控制建設這一項系統、全面工作的能力。
內部控制工作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是一項新興工作,高校的領導普遍對這一項工作了解不多,由于缺乏經驗,重視不夠,同時也對內部控制實施后給高等學校帶來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
(二)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經驗不足
內部控制工作作為一項全新工作,沒有以前實行的具體經驗,各高校普遍感覺無從下手,在實際工作中面臨具體問題無處咨詢,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不能保證工作的有效。同時,內部控制工作作為一項系統的全面工作,其涉及范圍廣、涉及內容多、實施起來具有很大的主觀操作空間,導致這一工作難度大、工作量大、時間跨度長。根據財政部要求,各單位要從2014年起逐步建立并完善內部控制體制,到2020年完成內部控制體制的建立。截止目前很多高校仍停留在簡單的框架構建上,未達到適合、適用的、確保風險防控的目標。
四、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工作未來發展思考
(一)政府層面還需加強內控工作指導
由于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工作是一項新興工作,高校普遍工作經驗不足,遇到問題無法咨詢。針對這一現狀,建議加強上層指導,可以由財政部門牽頭成立內控指導工作小組,聘請政策制定者及由資質的會計師從事培訓及指導工作,對高等學校的內部控制工作進行上層指導,避免走彎路,走錯路。
(二)應建立相應機制,對事務所從事此項業務進行考核
現實中,很多高校由于能力有限、工作壓力大,大多聘請事務所進行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工作。而事務所的業務能力良莠不齊,是否對政策領悟到位、是否具有從事此項工作的能力無法分辨,只能由與高校的合作中摸索進行,導致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建議相關部門對從事此項工作的事務所進行資質審核,避免上述可能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
[2]? 《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
[3]? 陳金翠.對高等學校內部控制框架的構想——以財務風險管理為視角[J].內部控制,2012,(1).
[4]? 朱皓.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現狀及對策[J].內部控制,2013,(4).
[5]? 李致磊.高校學校內部控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29).
[6]? 朱蓉.高校內部控制制度完善思考[J].財會通訊.綜合,2010,(10).
[責任編輯 興 華]
收稿日期:2019-07-15
作者簡介:吳海燕(1978-),女(滿族),高級會計師,碩士研究生,從事會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