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超,陳映紅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30217)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教育信息化進入轉型升級階段。伴隨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推進,“互聯網+教育”之風吹遍神州大地,高職教師開發、運用網絡課程的熱情持續升溫。但,從網絡課程建設和使用的效果來看,仍然存在質量參差不齊、實際效果不佳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與高職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水平息息相關。構建分層次培育體系,旨在全面提升高職教師信息素養,為開發和使用優質網絡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1.1.1 網絡課程開發質量持續向好
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也促進了網絡課程資源建設。近年來,教育部、省教育廳、市教育局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紛紛出臺了持續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有關文件;教師開展網絡課程開發有了政策引領,MOOC、微課、精品課程等等網絡在線課程像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互聯網上。網絡課程開發質量的好壞,也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關注的重點,教育部辦公廳從2017年開始組織申報和認定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7年,教育部認定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高職專科僅有22門;2018年,教育部認定80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高職專科達111門。這些數據表明,各層級網絡課程的開發質量在不斷增進,有持續向好態勢。
1.1.2 網絡課程應用范圍逐步擴散
網絡課程的開發最大的利好,在于教育教學資源共享與應用上;大量的網絡課程出現在互聯網上,加快了網絡課程的應用推廣,也給高職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中,采用網絡課程進行在線教育的占比越來越大;在教育均衡發展中,網絡課程的價值也越來越凸現。
盡管網絡課程開發質量持續向好、應用范圍不斷擴散,但是網絡課程的開發和應用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質量參差不齊、實際應用效果不佳等不足之處。究其原因,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制約了網絡課程開發和應用。
伴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及新型信息技術的不斷涌現,教育信息化從1.0時代已然過渡到2.0時代。經過1.0時代的洗禮,高職教師的信息素養有了長足進步,但還存在以下不足:(1)信息技術的熟練程度還不高;(2)信息獲取的渠道還不暢;(3)信息運用的安全意識還不強。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有力的組成部分,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直接培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職教體系。隨著新型信息技術不斷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網絡課程建設和運用空間教學越來越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注。縱觀網絡課程開發和應用以及高職教師信息素養現狀,不難發現,當前高職教育在開發和應用網絡課程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在于高職教師現有的信息素養水平無法完美兼容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開展分層次提升高職教師信息素養是不錯的選擇。
信息素養是信息化時代人們需要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它主要包括三個層面:即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前兩個層面,對每一位高職教師的要求基本相同;但是,信息技能這個一層面,從事不同課程教學任務的高職教師會有不同層次的要求,不能用同一標準來要求所有老師。因此,為達到普遍提升高職教師信息素養這一目標,有必要按公共、專業兩大類重構信息素養。
3.1.1 公共信息素養
公共信息素養,這里主要是指高職教師從事網絡課程建設中必備的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基本應用等,也是每位運用網絡課程開展線上教學的老師必須具有的一種基本能力。將它單獨歸成一類,目的在于這一類信息素養比較容易統一,也比較容易通過自主學習、線上培訓等手段提升。
3.1.2 專業信息素養
專業信息素養,則主要是指高職教師從事網絡課程建設中需要運用到一定的新型信息技術的能力,也是高職教師順應教育信息化2.0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一類信息素養,需要通過專業的學習、反復實踐,才能逐步提升。
高職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途徑有很多,其中,集中培訓比較受學校和老師推崇。但,集中培訓也得按培育的對象和內容,合理規劃培育層次,否則,“胡子眉毛一把梳”,取不到應有的效果。
3.2.1 教師分層次
怎樣確定教師的層次?參考依據是教師的年齡、性別等。按年齡和性別,可把高職教師分為三個層次:即45歲以上的女教師、50歲以上的男教師歸為第一層次;35-45歲女教師、40-50歲男教師歸為第二層次;35歲以下女教師、40歲以下男教師歸為第三層次。對象層次越高,培育的內容就越多,提升的空間也就越大。
3.2.2 內容分層次
如何規劃高職教師信息素養培育內容的層次呢?首先依據信息素養包含內容和自身特征,分公共和專業兩大類按難易程度成遞進式細化層次;其次依據網絡課程建設中信息技能運用頻次來規劃培育層次。
信息素養的分層培育,是在充分考慮高職教師存在個體差異的前提下,選取不同層次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任務。分層培育模式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因人而異的特點。實施分層培育的目標是普遍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水平,讓每位教師在各自的層次內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建設網絡課程;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還應注重評價并突出考核層次。

高職教師信息素養分層培育實施表
在高職教師信息素養提升過程中,通過一輪培育下來,分層培育體系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比如,培育的內容還不夠詳實,分層界線還不夠明晰等等。此時,我們就需要回過來,重新界定分層標準,完善培育的內容、方法、評價等體系,進而構建更加適合高職教師發展的完整的培育體系。
當今時代是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如今的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越來越依賴于信息技術。伴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培養教師的信息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在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通過構建分層培育體系,全面實施分層教育,能有效提升高職教師的信息素養。
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基本保障,是一項必須堅持不懈的長期工程。高職教育承擔著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職教師的地位舉足輕重。信息素養分層培育體系的構建,在網絡課程建設中得以實踐,驗證了體系構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當然,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們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