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來平
摘要 ? ?本文探討了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對策,具體包括制定《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做好農機事故調查處理等3個方面內容,以期為農機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對策
中圖分類號 ? ?F32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0- 0154-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大力推進和農民群眾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農業機械快步進入尋常百姓家。農機數量的增大伴隨而來的是農機事故的不斷出現,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損失。為了在農機事故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就要求各級農機主管部門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做好農機事故中人員和財產的搶救保護工作。
農機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實用性的《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發生重特大農機事故時組織人力、財力、物力進行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生以下2類農機事故后就必須馬上啟動農機事故救援預案。①重大事故:死亡1~2人或重傷3~10人,或輕傷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②特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或輕傷10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20 000元以上。現對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對策進行探討,以期為農機管理提供參考。
1 ? ?制定《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結合鄉鎮農機管理機構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方案,并根據方案的要求和程序,每年組織相關成員單位進行事故演練,不斷強化和提高農機安全生產意識,提高處理突發重特大農機事故應變和救援能力[1]。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必須嚴格按照《突發事件應對法》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導思想、適用范圍、成立指揮組織機構。組織機構中要明確鎮長為總指揮,副總指揮由副鎮長擔任,成員中的人員根據鄉鎮工作實際,要納入農機專干、綜治辦主任、財政所所長、民政所所長、派出所所長、鄉鎮中心醫院院長、各村支部書記、主任、村衛生室工作人員為成員。明確職責、各司其職,共同做好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2 ? ?農機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
2.1 ? ?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
一是采取一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將鄉鎮農機事故報警電話告知全鄉每一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確保一旦發生農機事故,農機手將會在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二是當鄉鎮工作人員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上報鄉鎮農機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在總指揮下達指示后,立即啟動救援預案。三是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相關單位和人員立即趕赴農機事故發生現場,指導和組織應急救援處置工作[2]。四是按照事故上報的有關機制和程序,向縣人民政府、縣安監局、農機監理站逐級上報事故情況。
2.2 ?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
事故救援必須在現場指揮長的統一領導下有條不紊地展開,派出所和農機管理站要做好現場組織協調工作,拉出警戒線,疏散圍觀群眾,維護現場秩序;搶救傷員需要挪動位置時,必須進行拍照,畫出受傷人員的位置標記,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保護現場痕跡。
2.3 ? ?迅速組織搶救
鄉鎮農機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要結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現場情況,盡快制定現場工作方案,采取果斷、有效、積極的指揮搶救和搶險工作[3]。鄉鎮醫院事故救援人員要根據事故現場和指揮長的統一領導,迅速組織醫務人員對傷員進行現場搶救,在采取一定的救護措施情況下,根據傷員受傷情況第一時間運送傷員到附近有醫療條件的醫院進行救治,最大限度地搶救受傷人員的生命。
2.4 ? ?救援物資應及時送達事故現場
農機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根據現場指揮長的指示,安排部署各類救援裝備和救援物資及時到位,保障事故救援處置工作的順利開展。
2.5 ? ?事故處理后續工作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和事故當事人的現場筆錄,結合事故現場相關勘察勘驗情況,如實準確上報事故調查報告,并依據相關農業機械事故處理法律法規,妥善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安撫傷亡人員家屬并力所能及地解決傷亡家屬的生產生活實際困難,避免上訪事件的發生,維護社會穩定[4]。
3 ? ?做好農機事故調查處理
鄉鎮農機監理站要及時配合縣農機監理機構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通過現場勘查、收集證言、當事人陳述筆錄、各種技術鑒定和試驗,查明事故經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對肇事者做出正確且恰當的處理,同時也為以后進行事故損害賠償打下基礎。農機監理機構在查明事故原因后,要依法對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和農機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違章行為在此次農機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定性定量的結論。所謂定性,是指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也就是當事人有無責任;所謂定量,是指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在農機事故中應承擔多少責任,制作《事故責任認定書》,在規定時間內送達事故當事人。之后,在法律法規的規定時間期限內,召集事故當事人對事故損害賠償進行調解,調解成功,由農機監理機構制作《調解書》,由當事人和有關人員、調解人簽字后,加蓋農機監理機構印章后生效,組織事故處理[5];調解不成功,在規定的調解期滿后制作《調解終結書》,交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 ? ?參考文獻
[1] 張道富,周鎖.山區農機事故多發的原因分析[J].中國農機監理,2007(7):39.
[2] 陸春香.強化農機安全監理 ?確保安全生產:永昌縣重大農機事故分析[J].中國農機監理,2008(1):33-34.
[3] 劉樹海.如何做好新時期農機監理事故檔案的管理[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1(4):101.
[4] 王素芳.做好農機事故報告和處置工作[J].中國農機監理,2007(4):19-20.
[5] 陳軍.淺談如何防范農機事故[J].廣西農業機械化,2008(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