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天罡 唐朝 王劍


摘要 ? ?隨機抽查、規范監管是國務院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重大舉措,也是解決當前一些領域檢查任性和執法擾民、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的重要途徑,是行政執法模式的一次重要改革。本文闡述了北京市農業執法現狀,介紹了北京市農業執法雙隨機系統技術的構建,以期為實現農業執法事中事后常態化監管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業執法;雙隨機系統;構建;北京市
中圖分類號 ? ?F327 ?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0-0255-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雙隨機”是指執法部門通過隨機確定抽查企業、隨機確定執法人員,明確抽查內容、比例和頻次,以根治行政執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性檢查、人情監管和執法擾民等問題[1-2],規范農業監管工作,實行陽光執法、文明執法,促進市場主體自覺守法,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加強抽查結果的應用。
1 ? ?北京市農業執法現狀
1.1 ? ?北京市農業執法特點
北京市農業執法涉及范圍廣,主要涵蓋種植業(種子管理、農藥管理、植物檢疫、肥料登記管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植物新品種保護)、畜牧獸醫(動物衛生監督、獸藥管理、飼料管理、畜牧管理)、漁業和農機四大行業。根據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梳理結果,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單位共有17個(市級1個、區級16個);執行的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規章135部;具體行政執法職權 766項,其中行政處罰359項、行政許可68項、行政強制16項、行政征收5項、行政確認27項、其他具體行政執法職權291項。執法對象構成復雜、行業多、專業性強,執法工作量巨大,監管難度比較大。
1.2 ? ?現有系統建設情況
北京農業農村局現已建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網上審批系統、農資信用管理系統、農資生產經營追溯平臺(一期)、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系統、北京市農業執法網。
1.2.1 ?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網上審批系統。開發了北京市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和農業機械化工作的行政許可事項的網上咨詢、查詢、申請、審批、投訴、監督等功能,實現了跨部門審批與各部門內部審批業務的無縫連接和信息公開。
1.2.2 ? ?農資信用管理系統。根據不同農資生產經營企業主體的具體情況(規模、資金、產品等),針對其合同履約率、守法程度、消費者投訴、公眾評價等相關信息,結合農資監督抽查結果,開展誠信企業評選,建立監管對象誠信檔案,納入數據庫管理。
1.2.3 ? ?農資生產經營追溯平臺(一期)。在北京市建立200~300家農資連鎖示范門店,掌握農資產品的來龍去脈,暢通農資經營的主渠道,實現對農資產品的全程監管,為農資連鎖門店的推廣和農資監管提供經驗。
1.2.4 ? ?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系統。通過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強化對資格證件的管控,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績效綜合考核,保證執法人員隊伍的穩定,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執法能力。
1.2.5 ? ?北京市農業執法網。主要面向社會公眾發布農業相關通知公告、工作信息、要聞動態、信用公示、信用信息、執法處理決定、執法案例、質量標準、政策法規、農資常識、識別真偽與維權等信息,還提供農資企業查詢、執法人員查詢、農資連鎖網點分布查詢等功能,為社會公眾能夠及時了解農業相關信息提供良好的服務。
1.3 ? ?現有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形勢下,全市農業執法工作要統籌安排、上下聯動、多專業聯合,而目前各執法部門和隊伍的執法工作安排、執法結果反饋仍以材料報送等方式匯總,沒有統籌手段,效率較低,也缺乏對全市農業一盤棋的管理工具。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農業執法監管平臺,集成“雙隨機”抽查機制、統籌安排執法行動,全程留痕,用信息記錄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執法過程全公開、執法行為全透明,根治行政執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性檢查、人情監管和執法擾民等問題,規范農業監管工作,提升監管服務手段,有效加強抽查結果的應用[3]。
2 ? ?北京市農業執法雙隨機系統的建設
2.1 ? ?雙隨機系統的需求分析
農業執法雙隨機系統主要包含隨機搖號系統和后臺管理兩大部分,機構可通過隨機搖號系統對抽查對象和執法人員進行隨機匹配,主要功能模塊包括搖號系統、執法人員庫、抽查對象庫、抽查事項清單、執法情況的記錄。后臺管理實現農業主管部門審批人員對提交的抽查事項清單信息進行審批的流程化管理,并支持對各執法部門執法結果的操作查詢,主要功能模塊包括執法記錄、抽查事項清單的審核。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2.2 ? ?雙隨機系統的總體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