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華 張燕青 潘宏
摘要 ? ?休閑生態農莊規劃應以營造多形式休閑玩賞一體的休閑生態農莊為規劃目標,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依托生態本底,盡可能減少人為干擾。本文探討了休閑生態農莊分區原則、設置與項目安排等,以期為類似生態農莊的規劃及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休閑生態農莊;概念規劃;永泰青龍溪生態農莊
中圖分類號 ? ?F592.7 ?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0-023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休閑農業的重視以及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我國農業旅游從最初的農業觀光發展到當前重視生態環境的休閑農莊。這成為鄉村旅游開發形式轉型的新探索,也是我國大城市農業發展的方向[1]。但是,傳統的生態農莊發展存在理論依據不足,缺少統一的規劃、建設,盲目借鑒,盲目破壞生態本底等眾多問題,使其在迅速發展了一個階段后遇到了嚴峻的考驗[2]。本文以永泰青龍溪生態農莊概念規劃為例,通過對場地現狀及資源發展優劣勢分析,探討了分區原則、設置與項目安排等,以期為類似生態農莊的規劃及發展提供參考。
1 ? ?園區現狀
永泰青龍溪生態農莊位于永泰縣青龍鎮,靠近省道線,從高速梧桐出口到農莊驅車僅約15 min,交通便利。園區地貌為河谷、沖擊小平原和山地梯田相間的南方丘陵農田地貌,核心區占地約3.33 hm2,外圍拓展區占地面積約為13.33 hm2。目前已經建成3棟管理房、接待中心以及游廊、觀景水池等功能建筑和設施,尚有農莊大門、登山道、餐飲設施等休閑游覽設施等正在建設中,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目前園區內主要種植有山茶花、桂花、木棉、香樟、紅葉石楠、欒樹等十幾種園林植物,但布局散亂,景觀美感度差。而周邊水系環繞,山色秀麗,河灘、庫壩等景觀對于城市居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 ? ?發展優劣勢分析
2.1 ? 發展優勢
一是交通便利,自駕游出行方便,可達性強。二是客源市場前景良好。從福州中心城區抵達方便,臨近高速,對高速沿線的福清、莆田及閩南三角區游客均十分便利。未來開拓區域客源十分方便。三是區域旅游大環境優勢明顯。閩侯、永泰目前已經成為福州地區農業休閑觀光游集中發展區,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知名度頗高,對于園區休閑產業發展將有極大的便利和推動作用,有利于短期迅速形成市場需求,產生效益。四是有望得到地方政府的推介和政策扶持。省、市、縣各級政府對于永泰農業休閑旅游均十分支持,相關部門也有各類資助和優惠政策,園區發展總體環境呈現利好狀態。
2.2 ? ?發展劣勢
一是園區總體量略小,尤其是休閑核心區域面積有限,導致游客容納量小且游客滯留時間短,因而外圍拓展區利用十分關鍵。二是目前分區總體景觀意向不明確,已經建成的設施及建筑美感度和吸引力不足。總體布局不夠明晰,尚無法滿足游客休閑需求。三是項目拓展營銷壓力較大,外圍拓展區生產需要科學安排。
3 ? ?園區性質與發展目標
3.1 ? ?園區性質
青龍溪生態農莊將建設成為以無公害綠色蔬菜、水果生產、配送為生產基礎,以家庭親子游、田園體驗和趣味活動為主導方向,兼顧特色餐飲、綠色農產品實體與網絡銷售等多形式休閑玩賞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園。
3.2 ? ?發展目標
青龍溪生態農莊將建設成為福州周邊獨具特色的,對周邊村落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新型休閑農園;立足于中心城市近郊游,逐步輻射到福建省沿海一線乃至全省的省內知名精品小型特色休閑農園。
3.3 ? ?規劃原則
為實現園區建設的目標,在規劃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條原則:一是注重對土地的尊重和合理利用,在基本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盡量利用河灘地、荒坡地結合周邊自然景觀進行改造,開發觀賞和休閑功能;二是注意園區物質流和能量流的流向,將休閑功能區域與生產功能區域交錯分布;三是人工建設貼近周邊自然資源的景觀風格,避免過度設計和人為干擾,維持景觀與自然的契合度。
4 ? ?園區功能分區
4.1 ? ?功能分區原則
立足場地現狀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根據場地地形地貌特征和空間分布格局安排功能區域;圍繞園區主導方向,以核心區為內核打造休閑基礎,依靠拓展區域逐步擴大休閑、體驗功能,為游客提供充足的休閑空間;充分關注投資與經濟效益,對分階段層級發展做出充分的預判和安排;合理進行設施和土地資源的改造、建設和利用;充分考慮適宜性項目設置。
4.2 ? ?分區設置與項目安排
根據發展的階段安排、地理位置和休閑活動開展的需要,將全園劃分為兩大區域、三大功能塊和11個分區。兩大區域分別為核心區域(管理服務塊和重點休閑活動塊大部分區域)和外圍拓展區域(生產休閑塊),核心區域為目前已經在用的地塊,外圍拓展區為后期發展的地塊,主要為果樹、蔬菜的生產采摘區域。三大功能塊為管理服務塊(管理服務區)、重點休閑活動塊(花果山、童趣時空、鳥語林、升龍道、醉花蔭、懶人坡和蓮荷月)和生產休閑塊(香滿坡、群蔬圃)。
4.2.1 ? ?管理服務區。主要設施有園區大門、路邊停車場、系列綜合管理樓(農場超市、租賃服務中心、展示中心、農家樂餐飲中心、園區綜合服務中心等),以滿足園區導覽、特色農產品展示銷售以及應急醫療、救助等,提供休閑茶飲、棋牌、卡拉OK等娛樂活動。此區域主要沿著河灘至荒坡一線逐漸延伸展開,避免占用耕地對自然景色造成破壞。
4.2.2 ? ?臥龍露營區。對溪邊自然卵石河灘進行少量人工改造,配套照明設施、應急救援設施與專業救助人員,借用優美河灘濕地景觀,營建適合年輕人的野外親水露營地。在自然景觀優美、氣候適宜的季節開放本區域,并提供露營用木基座和露營帳篷等租賃服務,開展風光攝影體驗活動。
4.2.3 ? ?花果山園區。在靠近水庫的小山頭鋪設登山道及打造山頂觀景平臺,種植觀花桃樹、李、梅等春季開花果樹,結合景觀小品營造,營建一個春季觀花攝影的活動區域。
4.2.4 ? ?童趣時空園區。管理服務區前的草坪地建設為半休閑式的兒童游樂區域,設置多種簡單、快捷小體量的兒童娛樂活動項目,如釣金魚、彩色沙畫、秋千架、小蹦床、轉椅、翹翹板、涂鴉墻、小型氣墊玩具等。因為緊靠服務區和餐飲區域,可以充分利用喝茶、餐飲休息時間。
4.2.5 ? ?鳥語林園區。充分利用現有的山茶花、桂花、香樟、木棉、紅葉石楠等園林植物,以休閑公園形式進行移栽種植,鋪設小園路,建設園林小品。苗木除地栽造景外,多用盆植或套袋作為園區特色旅游商品銷售。林間籠養各種鳥類,并懸掛科普標牌,一直延伸至懶人坡園區。
4.2.6 ? ?升龍道園區。沿青龍溪邊開設親水游步道,寬窄不一,上下隨地勢變化,不時以木臺伸入水中,給游客親水體驗,結合路邊的青竹、蘆草,可供游客散步用。另有3個自然小島圍合的小型水域,提供游客垂釣體驗。
4.2.7 ? ?懶人坡園區。懶人坡園區靠近核心園區東北部方位。以現有園林植物公園式配置,結合地形變化,疏密有間,密植林地和大片草坪相互交錯穿插,休閑設施和活動安置其中。和鳥語林園區相連,依然可以懸掛各種籠養鳥類,形成整體上的一致。可以開展林下燒烤、青少年野外軍訓活動項目(如沙池、獨木橋、匍匐網、浪橋、矮墻攀爬等)、篝火晚會、婚紗攝影(借助建設的中式亭廊小品或西式教堂墻等)等。
4.2.8 ? ?醉花蔭園區。利用溫室大棚,種植各種小盆栽花木和草莓、青瓜等利于開展采摘活動的觀賞型蔬菜,提供游客采摘及組合花卉盆栽DIY活動等,適當提供一些快餐飲食和茶點,將生產性花圃和休閑花園結合在一起。
4.2.9 ? ?蓮荷月園區。開挖不規則淺池,池中種植不同品種的蓮花、荷花(各品種可分池種植或混種,以開挖深度較淺的蓮花為主),各個池塘放養不同的魚類、泥鰍、蟹等;池邊根據情況設置自然或人工的釣臺或步道,開展摸泥鰍、釣魚、釣蟹等戲水活動。
4.2.10 ? ?香滿坡園區。利用園區東北部山坡地,種植以藍莓為主的采摘型果樹開展果樹采摘活動,也可考慮引進其他果樹,延長整個果園采摘周期及豐富果園林向。林間樹上綁扎種植石斛等名貴中草藥、樹下種植百花草等牧草。此外,還可在林下散養家禽,以家雞為主,少量放養珍珠雞、火雞等,也可圈養或放養兔子,開展采摘、抓捕活動。養殖的土雞既可作為園區農家樂飲食消費,也可通過網絡商務預約銷售。
4.2.11 ? ?群蔬圃園區。在園區南部溪對岸的大片菜地修整田間道路,強化園路導向,通過浮橋或者擺渡和主園區相連接,并連通到位于村落的園區農家民宿。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等,為農家樂餐飲和燒烤提供原料;開展土地認養自種活動;也可拓展長期定制客戶,為其提供定期蔬菜配送服務。
4.3 ? ?園區各功能分區特色
在整個規劃中,臥龍露營區和花果山園區是典型的對原有荒地合理利用的區域,臥龍露營區通過引入可移動服務設施,在滿足休閑功能的同時對自然環境不造成破壞。花果山園區通過對荒山果園的改造,以水庫為背景,成功營造了一個以春季觀花、攝影等為主兼顧采摘體驗的小專類園區。升龍道園區的最大特色是合理利用了水庫邊的自然小島和濕地圍合出垂釣體驗區,僅通過幾張圍網就在自然庫區中分割出一塊集觀景與體驗為一體的小功能區域,從而實現對庫區生態最小限度的干擾。其他的一些生產和休閑功能區均在現有土地和種植物的基礎上,通過林下空間合理利用,生產、休閑有機結合等手法進行合理規劃,充分尊重場地現狀和原有農業生態系,通過小體量、多種類游賞項目的開發來實現休閑玩賞一體生態農莊開發建設。
5 ? ?結語
生態農莊是在生態農業基礎上建立的,即最大限度地整合農業資源,實現農業活動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大化。在生態農莊的規劃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實行有機農業生產、注重生態崇尚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3]。應根據當地條件靈活調整規劃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凸顯特色,推動休閑生態農莊的高效發展,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良性循環[4]。青龍溪生態農莊的概念規劃就是要以促進農莊以及大城市郊區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充分尊重場地現狀和原有農業生態系,盡可能減少人為干擾,通過小體量、多種類游賞項目的開發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以無公害綠色蔬菜、水果生產、配送為生產基礎,以家庭親子游和田園體驗和趣味活動為主導方向,打造一個兼顧特色餐飲、綠色農產品實體與網絡銷售等多形式休閑玩賞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園。
6 ? ?參考文獻
[1] 劉長運,李尊明.鄭州市都市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及產業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7,1(26):113-117.
[2] 武真奕.低碳旅游視角下的生態農莊發展研究[J].知識經濟,2018,1(24):79-80.
[3] 潘麗芹,楊京燕,韋海忠,等.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城郊生態農莊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32):395-398.
[4] 彭惠軍,黃翅勤,范勝國.城郊生態農莊休閑旅游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以湖南衡陽怡心園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9):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