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英
【摘要】在建筑行業,建筑垃圾越來越多,因此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健康。因此,強化綠色經濟理念的宣傳,同時加強對建筑垃圾的處理研究,可以減少建筑垃圾的危害,提高資源利用率,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關鍵詞】綠色經濟?建筑垃圾處理?研究對策
1建筑垃圾的來源
我國建筑垃圾的概念是在進行建筑物、管網以及構筑物的改建、擴建和興建或者居民房屋裝飾裝修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棄料、棄土和其它垃圾。從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得知建筑垃圾的主要來源有建筑拆除、土地開挖、建筑施工以及自然災害的破壞。大量的建筑垃圾會對人們居住的環境產生極大的破壞,這與我們國家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不相符,要想合理的進行建筑垃圾的處理工作,除了要了解建筑垃圾的來源之外,還應掌握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因為建筑主體結構類型的不同,導致建筑垃圾的成分差異也較大。在磚混結構中,建筑垃圾的瓦礫,粘土磚的成分含量較大,其次還含有玻璃、石灰、木頭以及金屬等。在絕大多數混凝土建筑中,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占一大部分的成分構成。
2建筑垃圾的危害性
2.1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降低土地質量
現代條件下,我國剛剛進入系統性的建筑垃圾處理工作,對建筑垃圾處理工作的相關工作經驗較少,處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方式還停留填埋方式上。據我國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約產生四億噸以上的建筑垃圾。每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大概是 1.6噸,所以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大概占據2.7億立方米的空間,假設這些建筑垃圾都以填埋方式進行處理,按照矩形的挖坑形狀看,假如挖一個深約四米的矩形坑,那么我國每年需要約六千萬平方米的土地資源來處理建筑垃圾,如果將這些土地資源換算成居民的住宅面積,那么建筑垃圾每年占用的土地資源大概能建成 2.5億的居民住宅。
2.2污染水體
如果一些建筑垃圾不能被合理的處理,而被長期的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的建筑垃圾遇到了降水等天氣因素后,建筑垃圾中含有的石膏和混凝土塊等成分就會與雨水發生反應,改變雨水的酸堿度,這些有害的雨水滲透進土壤中,繼而又流入江河湖海中,會造成水體污染,影響環境的質量。
2.3污染空氣
建筑物中包含大顆粒粉塵,在進行建筑垃圾的運輸或處理過程中很容易使粉塵進入到空氣中,引起空氣中出現粉塵彌漫的現象,影響空氣質量,甚至有可能造成霧霾現象,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
3綠色經濟理念下創造建筑垃圾處理效益的方法
結合綠色經濟理念下建筑垃圾的來源以及成分,在分析了建筑垃圾給我國環境以及人們居住活動帶來的危害性之后,提出了我國建筑垃圾的處理工作需要從建筑垃圾的分類、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以及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理等幾個方面進行,具體處理辦法是:
3.1建筑垃圾分類是重點環節
由于不同建筑垃圾的成分存在很大差異,對建筑垃圾的處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是處理建筑垃圾工作的重點環節。不同的建筑物在外形、成分與材質上具有多樣性,所以應結合多種分類處理方法,建筑垃圾的分類工作建議在建筑垃圾的產生前期進行,因為后期的建筑垃圾分類工作只能借助人力進行,會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而提前進行建筑垃圾的分類工作則能有效的減少工作環節,降低工作成本。綜合考慮來看,建筑垃圾的分類工作應該“就地進行”,就是在施工現場,在建筑垃圾剛產生的階段進行,在施工工作產生建筑垃圾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分析建筑物的類別,對成分含量大致相同的建筑垃圾進行統一堆放,然后在進行集中處理,這樣能更高效的進行建筑垃圾的分類工作,為建筑垃圾的后期處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2建筑垃圾循環利用
經過一定程序處理之后的建筑垃圾可以繼續投入到工程的施工建設中。這是對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這種循環再利用的建筑垃圾處理方式目前被許多發達國家廣泛應用,由于其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支撐,所以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工作在我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對此,相關部門應足夠重視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工作,加大對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程序的投入力度,鼓勵建筑垃圾循環利用前端技術的推廣,促進建筑垃圾循環利用工作的進程。
3.3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第一,由混凝土、廢石、廢砂、廢轉等不一被改變成分的惰性材料組成的建筑垃圾,可以將它們改變成二次集料,經過一定的加工程序之后,這種再生集料可以被應用于基礎路面的搭建、人造景觀的建設以及非承重結構體的建成等領域。
第二,對于含有金屬成分的建筑垃圾,可以將其加工熔煉,最后制作成鋼材進行再利用。而對于含有竹、膠合板以及廢木料等可燃性成分的建筑垃圾,將其回收二次加工制成人造板再次利用,而不能被加工成人造板的可燃性成分,可以將其用于燃料,進行燃燒發電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第三,含有玻璃成分的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收益較高,一種方法是將其進行粗磨形成再生集料,作為工程建筑領域的施工原材料之一。另一種方法是經過細磨精加工操作后形成再生集料,形成一種可以代替河砂的原材料,用于制作混凝土,利用玻璃細料制作形成的混凝土具有比河砂混凝土更高的性能,是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次綠色理念下處理建筑垃圾的有效措施還有提高相關人員綠色經濟意識與管理水平,進行一切建筑垃圾處理工作的最終執行者是人,所以只有提高了人對建筑垃圾處理的經濟意識與管理水平,建筑垃圾的處理效率才有可能得到提高。這也是現代城市發展模式下對人們相關能力的基本需求。進行建筑垃圾的處理工作時,管理人員應具備足夠的綠色經濟意識,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建筑垃圾的處理工作,結合現代先進技術,鼓勵建筑垃圾的循環再利用,實現建筑垃圾處理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4結語
建筑垃圾主要來自于建筑拆除、土地開挖、建筑施工以及自然災害的破壞,在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玻璃、混凝土、粘土磚以及木材等成分。根據建筑垃圾的這些特點,提出在綠色理念下處理建筑垃圾的方式有進行建筑垃圾的分類、結合先進技術實現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以及進行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等。運用先進的建筑垃圾處理技術,結合新型建筑垃圾處理辦法,實現我國建筑垃圾的有效處理,最終達到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科林.成都市建筑垃圾處理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環境衛生工程,2017(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