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愛華
摘 要:本文就高職藝術設計類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展開調查研究,采用問卷、訪談及實際工作數據,分析了解藝術類專業在校大學生及學生黨員在思想認識、入黨熱情、文化素養與專業基礎、學習狀態、學習成績,就業目標和日常表現等方面現狀。結合藝術類學生特點從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從高職藝術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調研了解的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現狀和學生黨支部目前黨建工作遇到的具體問題,探尋學生黨建的有效途徑和載體。把學生黨建工作融會貫通于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之中。
關鍵詞:工匠精神;學生黨建;藝術特色
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應主要包括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等諸方面的內容。其中,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是核心,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是要義,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是靈魂。
作為當代高職藝術設計學院藝術類學生有以下特點:一是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個體間差異化大,但理想信念、組織紀律性不強。二是自我意識突出,追求個性化發展,同時集體觀念淡薄。三是專業情結濃厚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但文化功底薄弱。四是實踐能力較強,受社會景響較深,價值取向日務實,身心需求多元。藝術院校要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就要結合學生特點,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推進教育改革,弘揚工匠精神,以美育促德育,以藝術化人心。
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黨支部工作為樣板開展研究,兼顧兄弟高職院校藝術類相關專業,以問卷、訪談方式,應用數據分析了解藝術類專業在校大學生及學生黨員在思想認識、入黨熱情、文化素養與專業基礎、學習狀態、學習成績,就業目標和日常表現等諸多方面的基本現狀。我們從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從高職藝術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對五所藝術設計類在讀專、本科150位生展開問卷調查,共收回136份有效問卷。被調查學生包含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大學生。其間還與兄弟院校采用個別座談、網絡討論等方式深入調研了解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現狀和學生黨支部目前黨建工作遇到的具體問題。
一、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通過實際工作以及問卷調查研究,我們了解到,136份有效問卷中大多數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目前為共青團員(72.79%),已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占52.21%,只有少數為正式(預備)黨員(6.62%),其余為普通群眾(16.91%)。通過學院的數據分析以及與兄弟院校座談溝通,了解到藝術設計類專業目前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比例在10.12--19.49%,發展成預備黨員的比例在3.61%--8.69%。由此可以看出當代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入黨的積極性頗高,但是總體入黨率不高。
在您認為您周圍的大學生黨員想入黨最主要出于什么考慮這個問題中30.15%的人選擇希望有更多機會為黨和人民工作,41.18%的人選擇畢業后好找工作,8.82%的人選擇可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其余的選擇老師動員、隨大流以及其他。由此可知現在大學生對入黨動機還偏向逐利與現實,未普遍性作為理想信念。
在您認為身邊的學生黨員是否符合黨員標準時選擇完全符合為0,基本符合84.56%,勉強合格8.09%,完全不符1.47%,不知道誰是學生黨員5.88%。這組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還是關注學生黨員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在您認為組織什么樣的黨建活動會比較吸引您參加這個多選題中,選擇自主實踐類的90.44%,互動體驗類的86.76%,參觀瀏覽類的70.59%,交流討論類的37.5%,還有少部分選擇其他。在藝術設計類學生中更希望黨組織的活動是代入引領和體驗參與,最好是能與專業有關聯互動。
在各相關藝術設計類院校實際工作中發現藝術類學生入黨積極性還不夠高,學生黨員政治素質、理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夯實。藝術類大學生自小接受教育的特殊性習慣于跳躍和發散性思維方式,其文化理論素質、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思想政治意識及其政治的自覺性相對薄弱。我們的入黨積極分子學得認真背得刻苦考得艱難但忘得卻快。這需要我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特點探尋有效方式進一步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理解和把握。結合藝術類學生自身特點創新學生黨建的途徑和載體,更好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結合藝術類學生自身特點探尋學生黨建的有效途徑和載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生動的承載介質與展示手段。唯有讓內容這個源頭之水與生動的承載介質齊頭并進、共生同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會貫通于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之中。
1.全覆蓋強化思想引領,全面加強政治建設,提升全員政治站位
利用廣播、電臺、網絡、視頻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對全體學生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學生會團委、班長團支書培訓、從分年級學生大會活拓展活動,從全體黨員入班參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班會,入到各班團支部參加青春心向黨建工新時代主題團日活動。分層分級深入其中的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黨的方針貫徹到最基層,發揮專業優勢拍攝視頻、共同創作。以黨建帶團建促班建,強政治引領、守意識形態陣地。
2.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工匠精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從中國幾千年的藝術瑰寶、傳統文化入手,利用學院金屬工藝、泥塑兩大類非物質文化國家級職業教育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專業教學資源庫平臺開展美育促德育的教育。積極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給予學生使命感、植入傳承因子、培育創新意識。大力宣傳專業守藝、大師傳藝、學生學藝、師生用藝、社會展藝、多方弘藝“六藝”一體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理念,不斷開展學、做、用、展、演、銷“六維”貫通藝術設計的培養機制。堅持立德與審美并舉,將優秀藝術作品、藝術家、藝術發展等藝術資源融入管理教育中,深挖其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深入淺出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知識,實現藝術與思政理論的跨界融合,讓黨課變得“有知有味”。結合學生寫生、采風、展演等藝術實踐,開展主題創作,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結合藝術專業特點,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用,引導學生通過活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領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過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學生技能競賽和組織杰出校友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培育學生工匠精神。邀請院長副書記開展“工匠精神”的主題黨課。培養更多的年輕人加到工匠隊伍,在傳承和發揚中,讓工匠精神成為民族工業的靈魂。我們的中國夢,需要卓越(來自精益求精)與完美(來自一絲不茍),需要每一個工匠都具有這樣的咫尺匠心,將來都能夠在工作中別具匠心,匠心獨運。
3.積極探索藝術設計學生黨支部黨建的新模式新方法
應用“黨建+”更好的發揮學生黨支部創新型功能。加強黨建與專業、課程、創作融合,與民族文化傳承創新應用融合,彰顯黨建特色。與各系部教學黨支部共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從理論學習、政治素養到入黨動機的觀察,從積極分子課上學習狀況到班級情況,從專業技能大賽到黨的主題創作,從積極分子對組織活動的參與到在春風行動重點區域值勤,我們共同在活動中于實踐內培養考察我們的積極分子。
以主題實踐強化奮進意識。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以知識競賽、技能比賽、文化傳統教育等主題,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發揮學生黨員在基層的示范作用。尊重藝術設計類學生特點及成長規律,偏重開展參與、體驗、實踐類活動。以活動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促建設、激發榮譽感、增進凝聚力。
學生黨建工作也要融會貫通于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之中。應以關注學生、關愛學生和幫扶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培養學生的理論素養、政治高度、道德品性、文化傳承等,黨員教師應以德修身、以德治學、以德行教,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歸屬感。
參考文獻:
[1]楊應慧.紅色藝術為媒介的藝術類高校黨建融入式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1年21期
[2]羅楊.高校藝術類志愿服務專業化與紅色文化相融合的路徑探索[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