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
[摘 ? ? ? ? ? 要] ?西雙版納是我國知名旅游城市,近年來國內旅游產業全面發展,西雙版納自治州政府對本地旅游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提出建設成為世界旅游名城的目標。這使西雙版納對旅游管理人才的總量需求和能力要求都有明顯提升,也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相關的課程體系提出了改革要求。重點以西雙版納為例探討當地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現狀,總結專業發展問題,指出了專業課程改革滯后是其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改進建議,以供高職院校課程開發與改革部門參考。
[關 ? ?鍵 ? 詞] ?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創新;西雙版納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7-0176-02
一、西雙版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現狀
目前,西雙版納旅游業仍保持較高發展態勢,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18年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7年全年西雙版納大型旅游項目投資約為60.6億元,產業利潤增長超過7%,同時全域旅游、跨境合作與邊境旅游區建設穩步推進,新型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不斷增長。
伴隨地方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加,本地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如2018年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校旅游專業計劃招生人數為30人,2019年計劃招生人數增加至50人,充分說明了外部市場需求對高職院校相應專業招生數量可以產生有效刺激。相應專業應屆生就業率超過85%,且多數在本地就業,從本地基本人才供給質量來看,本地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整體人才供給質量尚可,但在建設世界旅游名城的政策影響下,本地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輸出人才的能力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本地高職院校有必要盡早創新課程體系以滿足市場需求。
二、西雙版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的問題與成因
(一)主要問題
結合個人工作經驗來看,西雙版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的核心問題為人才培養內容完善度、革新度不足,具體表現為社會人才需求高速發展與院校人才培養內容滯后所產生的矛盾。具體來看,西雙版納本身是國內知名旅游城市,早期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專業人才積累較為充足并形成了較強的區域優勢,本地高校在旅游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早期發展較為領先,但近年來專業課程改革卻相對較少。而在目前自治州政府提出建設世界旅游名城的政策環境下,本地旅游和相關行業自主改革加快,如國際化旅游項目和全域旅游項目開發等對新型人才需求(尤其是國際型、復合型人才需求)驟增,但本地高職院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相對滯后,無法有效滿足現階段發展需求。對此,高職院校需要著重解決旅游管理專業在相應人才供給方面同時存在人才供給規模與質量不足的問題,這是目前西雙版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根本原因
從根本上看,高職院校專業人才供給規模和質量不足能夠直接反映出專業設置與招生規劃部門對地區人才需求、生源地(主要為西雙版納本地)學生就讀專業選擇傾向的整體認知不清晰,其中對市場人才需求的認知不足是最核心的問題。同時也能說明本地高職院校對國內外旅游行業發展的整體認知相對滯后,未能準確把握本地旅游管理人才綜合能力需求的特點。同時受上述兩類因素的影響,本地高職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創新開發方面的整體速度較慢,創新規模和成果均有所不足,例如新型國際化專業課程不足導致學生難以有效適應當前西雙版納日漸興盛的國際旅游產品規劃與管理等工作,課程體系中的理論性課程比例偏高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略有不足,復合型專業課程不完善導致學生在工作中難以勝任。綜合而言,專業課程體系不完善、創新滯后等是導致上述民族地區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本地輸出質量不足的關鍵原因,使其在西雙版納旅游現代化發展中的實際貢獻有所不足,因此未來西雙版納高職院校必須全面重視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改革與創新。
三、西雙版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創新建議
(一)完善國際化旅游服務產品開發與管理課程
目前,西雙版納在旅游產業發展方面正在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未來的國際化旅游服務及產品開發需求必然明顯增加,這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這一情況,本地高職院校應對旅游管理專業的服務產品開發與管理課程進行調整,豐富國際化產品開發與管理的理論與技能教育內容建設。
首先,院校課程研究與開發小組應對國際化旅游發展較為領先的國際化旅游城市進行調研,對當地旅游服務產品的類型及開發模式進行深入調查,梳理產品開發理論及管理思想,創新國際化旅游服務產品的開發與管理課程。相應的課程研究小組可以借鑒國外旅游管理專業相對領先的高校在課程設計上的基本思路,完善課程結構,重點對國際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路徑、開發模式的理論性課程進行豐富和完善,強化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國際化管理理論基礎。
其次,院校應深入西雙版納本地旅游市場,調查本地企業國際化轉型的路徑和方向,把握本地旅游行業國際消費市場的變化,從而開展更具實踐意義和時代意義的管理實踐課程。這一課程開發理念的重點在于強化實踐教育環境,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實踐教育與本地旅游產業的階段性改革緊密結合,確保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能夠支持其快速適應新型社會崗位,并在相應崗位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二)拓展服務型旅游管理技術課程體系
目前,國內旅游產業在產品內容及形式上的同質化問題已經越發嚴重,地區旅游產品的創新則主要集中在服務領域,繼續提高西雙版納在國內旅游行業中的引領地位,進一步增強并擴大區域優勢是西雙版納創建國際旅游名城的核心動因,而在實現上述目標的過程中西雙版納必須加大對國際旅游市場的開發,而且在行業競爭中的對象也從國內旅游城市轉向了國際知名旅游城市。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城市旅游服務這一基礎性內容的不足在國際化競爭的條件被放大,因此未來西雙版納的旅游國際化發展過程中也會不斷提高旅游服務改革和創新的要求,所以高等職業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教育中也應加大對本地旅游服務創新發展的重視,把握行業服務化轉型的基本趨勢,拓展并豐富旅游管理技術課程。
針對上述需求,建議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新增如下類型的服務型旅游管理技術課程:第一,增加旅游產品配套服務管理理論和方法教育,主要開展對旅游產品所包含的住宿餐飲、導領服務、實體引導服務、環境服務等基本理念與服務理論的教育,提升學生運用專業理論提高服務質量的能力;第二,拓展旅游服務開發課程,擴大學生對旅游服務理念的認知,使其不再局限于對行為和環境等服務類型的認識,建立以產品看待旅游服務內容的理念,為本地旅游服務的多樣化創新及發展注入充足動力;第三,增加旅游服務實訓類課程,使學生能夠真正深入旅游行業的一線進行服務設計、服務管理相關的各類體驗,讓學生有效積累旅游服務設計和管理經驗,激發其開展旅游服務創新的基本動力。
(三)加大旅游行業創業知識與技能綜合培訓
當前時代是網絡和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未來旅游行業的發展模式也必然會順應數據智能和網絡發展的基本潮流,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旅游行業的進入壁壘,全面提升旅游行業的創新效率。從西雙版納創建旅游名城的改革背景來看,未來國際化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定制旅游和特色旅游產品的類型必然會逐漸增加,而這兩類旅游產品是傳統規?;糜纹髽I很難提供的內容,因此本地旅游行業未來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大幅增加對定制化和特色旅游產品供給,這為旅游行業提供了更多的新型創業機會。個人認為,這實際上也為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提供了新機會,這個機會在滿足人才發展的同時,也不斷豐富了西雙版納本地的旅游產品結構,強化西雙版納在國際旅游產業中的競爭力。
針對這一改革背景,本地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有必要加強對旅游行業創新創業知識及技能的綜合培訓,逐步強化學生主動創新創業的基本意識。在此基礎上,著重創新定制化和特色化旅游產品開發及管理相關的專業課程,配套設置以相關產品運作為核心的新型旅游企業創業實踐課程。通過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創新創業知識技能的綜合教育,促進本地旅游行業中定制化和特色化旅游服務及產品的創新,也為西雙版納旅游行業的國際化改革發展提供更充足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楊晶.淺談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J].科技經濟導刊,2018(5):27-28.
[2]石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8(2):88-92.
[3]陳燕.旅游管理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探究[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1):212.
[4]陳勝科.基于創新視角下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淺析[J].中國商論,2018(15):197-198.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