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楠楠
摘要:當前社會總體就業形勢依舊嚴峻,幫助大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提高就業競爭力,成為高校就創業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借助態勢(SWOT)分析法,對大學生就業內部、外部的優勢與劣勢進行分析,認識當前大學生在就業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有針對性地提出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從而幫助大學生做好就創業工作。
關鍵詞:SWOT分析法 大學生就業 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0—0007—02
隨著教育大眾化的實現,大學生數量與日俱增;同時社會處于轉型期,經濟結構面臨調整,市場需求與大學畢業生供需矛盾加劇,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大學生只有更好地認識到當前就業面臨的外部形勢以及自身內部的優劣勢,揚長避短,才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態勢(SWOT)分析法可以對大學生當前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優勢與劣勢分析,能夠幫助大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對癥下藥”,從而合理規避挑戰,推進就業。
一、態勢(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由舊金山大學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SWOT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詞。SWOT理論是把組織內外環境所形成的優勢S(strengths)、劣勢W(weaknesses)、機會O(opportunities)和風險T(threats)四個維度有機組合,用系統的思想將似乎獨立的因素相互匹配進行綜合分析,使得組織的戰略規劃實現最優化的分析方法。[1]SWOT分析法是將企業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內部環境的優勢與劣勢同列在一張十字形圖表中加以對照,可以一目了然企業的環境情況,又可以從內部環境的相互聯系中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評價。SWOT分析法從本質上來說可以作為一種戰略決策,一種思維方式,同樣也可以用在大學生就業中。大學生就業的SWOT視角研究,意義重大而深遠。
二、大學生就業能力的SWOT分析
大學生就業目前面臨著外在就業大環境的沖擊及自身素質限制的挑戰。因而大學生在投身就業大軍行列之前必須“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這里,大學生需要在就業前及就業過程中充分利用SWOT分析法,明確外在與內在的優勢與挑戰,揚長避短。
(一)外部環境分析
1.外部機會(O)
政府的政策支持、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構成了大學生就業的外部機會。近年來,國家出臺越來越多的政策促進大學生就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工作崗位;大力支持“三支一扶”,提倡多種形式的就業;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并提供就創業相關課程培訓,聯合銀行給予創業的大學生貸款優惠等。同時,高校作為大學生就創業教育的主要陣地,在加強大學生就創業教育的同時緊跟時代步伐,根據社會現實條件,及時改變教育方法,改善教學手段。高校在改善教育手段的同時豐富就創業教育內容,將創新創業課程、就業程序以及就業權益的維護納入課程內容,全方位為大學生提供就業相關知識,拓展知識面,從而為學生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提供智力支持和權益保障。
2.外部威脅(T)
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外部就業威脅主要體現為供需矛盾。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等學校的擴招,使得高校畢業生人數與日俱增。高校大學生人數過多導致競爭力加強,這是就業形勢嚴峻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經濟結構調整,社會結構的轉型等各種復雜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社會整體就業情況不容樂觀。部分制造企業調整裁員,企事業單位需求減少,原先具有吸引力的中小型民營企業,由于發展空間狹小而面臨破產等諸多情形。社會需求不足及大學生就業群體的涌入,勢必導致就業局面更為緊迫,供需矛盾使得就業風險加大。
(二)內部環境分析
1.內部優勢(S)
大學生自身的文化素質、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是就業中不可忽視的就業競爭力。大學生是通過高考嚴格選拔,又經過大學四年高等教育培養的群體,有著較高的文化素質,有著較強的基本技能,有著能夠迅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這在就業市場大軍競爭中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同時,高校大學生多年校園生活,完成了從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他們性格逐漸沉穩,人格逐漸完善。又依托豐富的學生社團和社會組織,練就了較強的生活適應能力、人際交往和表達能力,這是今后在工作崗位上具有責任擔當意識、培養團隊意識的要素。
2.內部劣勢(W)
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也會存在兩方面劣勢:其一,就業目標不明確。從象牙塔走出的大學生要實現從“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角色轉變,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大學生會迷茫自己想從事什么職業,能從事什么職業,缺乏一定的自我認知和目標規劃。同時,在面臨一些選擇的時候,由于目標不明確,可能導致他們與一些機會失之交臂。其二,就業條件欠缺。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在資金、工作經驗方面存在不足。在就業競爭中,與一些有過工作經驗的非應屆大學畢業生相比,明顯處于劣勢。再加上剛走出校園,創業啟動資金欠缺,使得很多大學生的創業計劃“胎死腹中”。這些都是大學生在就業中存在的劣勢。
在對大學生就業優勢與劣勢、就業外部機遇與挑戰SWOT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客觀認識自身的優勢與劣勢,看清就業的優勢與挑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長處,合理克服劣勢和風險;同時積極調動國家、社會等各方力量,為大學生創造外部優勢,即就業環境,成為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對策。
三、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
就業競爭力是大學生在就業市場競爭中具有的實力,是戰勝競爭對手、找到合適工作的能力。基于SWOT理論視角分析發現,高等學校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形成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外部環境的創設,需要高校、用人單位在具體操作層面注重培養和加強合作;內部環境的創設,需要大學生在個人可持續發展、專業知識學習等方面采取有力舉措。通過外部內部的協同推進,從而切實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
(一)合理利用外部優勢
1.發揮學校育人功能
高等學校要從社會需求和學生實際出發,做好人才培養工作。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對畢業生的畢業調查,根據畢業生的信息反饋,調整教育方式和內容,以與市場需求相適應,以滿足大學生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師資隊伍,注重對學生的專業知識的講授,尤其要重視學生在求職應聘中的實踐技能。通過就創業教育,讓學生提前了解就業形勢,形成科學的就業心態。可以借助社會上的實際案例,為大學生講解就業求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幫助大學生正確面對和解決就業中的各種問題。
2.構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當前社會上的企事業單位缺乏參與高校教育的熱情,同時高校教育也忽視了企業育人的強大功能,因而要建立企業和學校協同育人的機制,實現課程與崗位、實習與就業、教室與車間、方案設計與產品開發、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無縫銜接,讓學生在接受理論教育的同時著手實踐,讓學生切身體驗課本知識轉向實物產品的價值創造過程。搭建學校與企業交往聯系的平臺,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真正實現校企合作教育鏈、利益鏈和價值鏈的有機統一”[2]。
3.加強大學生就業市場的法治建設
政府作為市場的監管者和服務者,應采取相關措施,確保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良性發展。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制經濟,法律手段是政府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手段。[3]要通過法律法規規范大學生就業市場各個相關者的行為,使就業市場“有規可循,有法可依”。同時國家政府也要提倡公平公開公正招聘,使得招聘工作“在陽光下運行”。
(二)充分提升自身實力
1.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置于大學生就業的情境下就是要有過硬本領,即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動手能力。因而大學生在校期間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和實踐能力的鍛煉。基于市場需求,結合專業特色,堅持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同時,大學生也要抓住在校期間的各種機會,借助學科競賽、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等多種活動形式的平臺,夯實專業知識基礎,提高專業技能,拓展綜合知識。
2.樹立科學就業觀
科學就業觀是指能夠正確認識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客觀理性地開展自我評價及當前就業情境、綜合指導自己職業發展、從而形成自身需要與社會發展和諧統一的就業觀念。[4]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要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即從自身實際出發,根據就業目標和專業技能,合理選擇合適崗位,切忌好高騖遠、人云亦云。同時,高等教育也要引導大學生在求職應聘中樹立敬業、守信、勤懇、踏實的工匠職業精神。
3.增強創新意識
當前社會,大學畢業生供過于求,企業崗位供不應求。為了緩解大學生和崗位之間“僧多粥少”的緊張局勢,大學生可以通過自我創業來規避就業外部的風險。大學生可以通過校友經驗交流會、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以及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形式,培養創新意識,提升創業能力。在創新創業的浪潮中,大學生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特色和興趣愛好,積極培養技術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借助互聯網平臺,學習、借鑒,逐步增強創新意識,鍛煉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基于SWOT分析法,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大學生就業中的內外部優勢與挑戰。在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學會揚長避短,努力發揮優勢,合理規避劣勢。基于SWOT理論研究大學生就業的問題,開拓將SWOT理論分析應用于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提出合理利用外部優勢,政府、高校和企業為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供重要平臺;鼓勵學生提升自身實力,從理論知識、就業觀和創新能力的高度,為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供重要保障。基于內部外部影響因素,打造內外協同的解決方案,以期能夠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參考性對策。
參考文獻:
[1]SWOT分析方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892.htm.2011- 03-23.
[2]郭志立.SWOT理論視域下高職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路徑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5(24):116-118.
[3]黃泰巖.探求市場之路[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276.
[4]趙永磊.基于SWOT理論的師范生就業策略[J].黑龍江畜牧獸業,2016(4):230-232.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