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忠華
摘要:文章基于戰略導向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構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加強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構建健全的預算管理組織、強化監督管理力度的有效措施,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明確基本的戰略性發展目標,在各個環節中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規范工作流程,逐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有效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戰略導向;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考評;預算管理組織
引言
在企業實際管理過程中,強化全面預算管理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企業的長期戰略發展與短期經營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企業內部全面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十分重要。目前,我國經濟進程不斷加快,現代化的制度逐漸建立,相關工作人員要將全面預算管理與經濟一體化相結合,及時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立足于實際情況,及時作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基于戰略導向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
一、基于戰略導向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
(一)將企業的戰略性發展為基本導向
首先制定戰略性的發展目標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實際運營過程中,戰略導向是企業的發展使命,使企業能夠結合實際發展目標與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制定出明確的發展計劃。基于此,企業領導人員在制定戰略目標的過程中,要對企業目標進行細化,由于企業的戰略目標不是制定后就不能改變的,而是要利用有效的解決措施,結合情況進行優化。
(二)將平衡記分卡作為依據
基于戰略導向背景下,開展預算編制的工作,能夠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相應的依據,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平衡記分卡的形式,對于企業的發展目標進行分析與細化,將實際的工作任務進行合理劃分。另外,要利用全面預算管理的工作將平衡記分卡的指標體現出來,進一步推動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三)將作業管理作為基礎
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要將作業預算管理作為基礎,進行一系列的改造,對于企業的戰略性發展目標進行調整,并對實際的作業量進行預測,使相關工作人員都能夠明確作業成本產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對于企業的資源消耗問題進行明確規定,立足于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管控工作,在內部執行績效考核制度,將員工的實際利益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相結合,進一步對作業進行強力約束。最后,在內部開展基礎預算,進一步明確工作人員的作業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基于戰略導向強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1. 明確以戰略為基本導向的預算指標
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首先要明確以戰略為基本導向的預算目標,利用平衡記分卡的原理將戰略目標進行分解:分解為財務流程、內部控制工作、員工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從制度完善的全面預算指標入手,提供重要的依據。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保證制定的預算指標以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為需求;②由于預算指標本身的特性,存在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兩種特性。因此,在明確非財務指標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2. 對于全面預算編制及執行力度進行優化與調整
基于戰略導向,在制定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過程中,要合理開展預算編制工作,將戰略目標為導向,對內部因素及資源因素進行分析,進一步編制出資本預算、經營預算與財務預算。其中預算的執行就是將預算目標轉化為實際的價值。并在此過程中,做好事前的風險防范工作。注重事前的風險評估,事中的延伸管理及事后的監督,定期對各類預算的實際情況與預算指標進行核對,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采取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種差異產生的原因,利用有效的解決措施進行完善。另外,預算反饋工作主要是指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情況進行及時反饋,使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洞察風險因素,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工作的獨立性與剛性。基于此,對于不規范的制度與程序進行調整,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3. 建立健全的全面預算考評設計
在建立健全的全面預算考評的設計過程中,要從兩方面進行探討:①保證考評工作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堅持公開公平的基本原則,保證預算工作的實效性。②組建相應的考評指標體系,利用平衡積分卡的形式制定一級考評指標,進而推動企業的戰略性發展。基于此,確定一級指標的權重以及二級指標,保證企業的全面預算指標不會偏離戰略發展目標。利用預算考評能夠對預算執行相關信息進行及時的反饋,并結合實際情況對預算進行合理的調整。其中,預算考評作為系統性的檢測流程,起到了重要的管理作用,進一步優化整體預算執行力度。
(二)加強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
加強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十分重要,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掌握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展開相應的分析,制定明確的預算計劃。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在內部構建統一的平臺,工作人員能夠在統一的平臺中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逐步增強硬件與軟件的建設,構建先進的預算管理系統,財務人員要轉變原有的工作模式,展開科學化的核算,從根本上避免人為核算造成的失誤,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創新與改進,從根本上保證企業的預算效率,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三)構建健全的預算管理組織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明確預算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要想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就要從設置預算管理組織入手,不僅僅將預算管理工作作為財務部門的分內工作,而是應當由財務人員進行負責,逐步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對企業的信息進行獲取,并編制嚴格的戰略性發展目標,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另外,要將預算管理的匯報編制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將工作任務合理的劃分給工作人員,不斷的進行協調,保證員工都能夠明確自身的基本職責,對于各個部門的預算工作進行管理,逐步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落實到各個環節當中,發揮實際效用。
(四)強化監督管理力度
首先,企業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報告,對內部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加強監督力度,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進一步為企業的重大決策提供相應的依據。其中,管理報告的主要內容含括財務分析與平衡記分卡的實時性現狀,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基于戰略導向下,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管理者可以從各個階層的執行報告進行監督。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在必要的時候對關鍵性指標進行調整,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動態化的監督,及時發現經營活動中的風險因素,并及時作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根本上保證企業能夠良好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與企業的經營情況,為企業的戰略性發展打下穩固基礎,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要想逐步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就要制定明確的戰略性發展目標,對企業的預算進行嚴格管理,從根本上減少企業的成本支出,提高實際經濟效益。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投資回收率,使企業能夠有效的面對經濟發展形勢,從根本上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在內部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有效提高預算管理效率與質量,保證企業決策的正確性,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逐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宗亮.基于戰略導向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探討[J].知識經濟,2019(03).
[2]鄭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完善對策[J].納稅,2018(36).
[3]管梅宏.基于戰略導向的集團公司全面預算的制定和分解——以中石化為例[J].農家參謀,2018(23).
[4]劉雯萍.關于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8(31).
(作者單位:山西汾酒創意定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