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速來臨,各個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互聯網技術在現代工會工作中的推廣和應用,為工會工作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文章主要是就關于創新“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的探討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分析探討
電子信息技術作為現代企業網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行的基礎。所以,充分發揮大數據與云計算等先進科學技術的優勢,加快現代企業工會工作升級的步伐,不僅為企業工會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諸多的便利,同時也為企業工會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一、“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的分析探討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全面發展為企業工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企業工會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將工會工作與互聯網技術緊密的融合在一起,通過搭建企業工會干部與員工之間優秀服務平臺的方式,確保工會工作最大限度的滿足企業職工的需求,體現出工會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作為現代企業而言,在工會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形成的無紙化辦公、資料歸檔數據化、管理工作信息化、內部運行電子化等各方面的特點,通過建立科學合理且完善工作流程的方式,將工會工作與社會問題、企業發展以及職工生活背景各方面因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才能達到促進工會工作協調性與專業性穩步提升的目的,為企業工會工作信息化建設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主要作用分析
(一)“互聯網+”是新時代下連接工會的紐帶
互聯互通作為互聯網的本質特點,這一特點不僅可以判斷一個國家經濟創新能力、信息流動能力以及市場競爭能力,同時也引領現代社會進入了新的發展領域。喬布斯曾經說過,如果將一切事物進行無縫連接的話,那么利用互聯網具有的互聯互通特點形成的一種全新的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人與空間、人與時間等生態形式,對于人類社會和文明的發展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企業工會作為連接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紐帶,利用互聯網開展工會工作則在沖破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基礎上,為企業管理者與普通職工之間的零距離接觸提供了便利,而這也就是企業工會工作的本質。
(二)“互聯網+”是新時代下工會大數據的提供者
數據不僅是一種信息,同時也是現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說“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我們通常會把基礎設施看作是一個城市的重要資產,今后數據也將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資產”。根據習總書記講話的精神,各級企業工會必須在探索“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工會建設的方法時,充分借助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將工會大數據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性資源,才能在確保“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工會建設順利進行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統一規劃合理建設“互聯網+工會”,將企業工會大數據與企業經營發展緊密的融合在一起,為我國社會經濟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寶貴的資源。
(三)“互聯網+”是新時代下工會云端建設的組織者
工會作為一種樞紐型的社會組織,其在“互聯網+”時代下,主要是借助互聯網具有的互聯互通特質,將億萬職工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通過建立全國統一工會工作與會員信息數據庫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進行工會資源的有機整合,發揮出工會數據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同時企業工會還應采取構建數據收集、分析發布、網上服務、網絡教育、信息共享、成果展示、數據應用等一體化工會工作云平臺的方式,為各個企業工會之間信息的互通、數據的共享以及業務的協同提供全面的幫助。另外,工會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將大數據平臺的前端與后端緊密的融合在一起,以便于普通職工通過個人電腦終端或者移動手機終端進行相關信息的查閱。同時工會應該通過互聯網定期的向職工傳遞與之密切相關的信息,才能在最大限度的滿足職工文體活動需求的基礎上,推動企業與職工線上與線下的互動與交流,避免因為職工與企業管理者之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四)“互聯網+”是新時代下工會流程的簡化者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深,而互聯網與人們生活、工作的緊密融合已經成為了“互聯網+”時代最顯著的特點。比如,工會借助020發展模式將傳統的工會培訓、救助、維權以及幫扶等職能從線下搬到線上,同時發揮信息化手段的優勢,簡化工會工作的流程,為企業普通職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幫助。由于工會利用大數據及時開展的服務和管理工作,構建出的虛擬的工會生態圈,不僅利用互聯網生態圈實現了一站式解決工會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的問題,同時也降低了工會開展工作過程中投入的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促進了工會工作效率的穩步提升。另外,隨著工會良性、完整且高效的工會互聯網生態圈構建的完成,工會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一旦其中任何一個系統出現問題的話,那么必然會導致工會生態圈出現失衡的現象。所以,工會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快互聯網生態圈建設的步伐,才能在確保工會工作互聯網化目標順利實現的基礎上,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勢解決工會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為工會工作模式的創新與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推進“互聯網+工會”工作創新的有效探索
(一)優化“互聯網+工會”的工作思維
所謂的“互聯網+工會”實際上就是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為工會工作的開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以便于工會更好的為普通職工提供服務。這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必須深刻的意識到“互聯網+工會”的重要性,緊跟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腳步,轉變傳統的以人為主的工會管理方式,合理的利用信息數據在工會工作中所發揮的主導作用,樹立正確的“互聯網+工會”工作思維,為工會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另外,各級工會組織還應積極的利用互聯思維進行工會工作模式的創新與改革,才能在確保各級工會組織資源合理配置的基礎上,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創新“互聯網+工會”組織建設
我國職工群體存在的人數多、分布廣以及流動性大等各方面的特點,是造成我國工會組織無法實現全面覆蓋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各級工會組織必須在積極進行“互聯網+工會”工會組織模式建設的過程中,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將實體工會組織與互聯網工會組織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通過建立店面結合且縱橫交錯互聯網工會組織的方式,實現工會組織服務對象的全方位覆蓋、全天候服務,才能確保廣大職工群眾及時的接受工會組織提供的幫助和救助。這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在打造互聯網工會組織的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以廣大職工基本信息為基礎的會員數據庫,同時確保相關信息的準確性與全面性,以便于后續工會組織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準入程序與操作步驟的簡化,通過簡化準入程序的方式,為廣大職工群眾更快的加入工會組織提供便利。
(三)創新“互聯網+工會”服務模式
以廣大職工群眾的實際需求為基礎,打造全新的“互聯網+工會”職工服務模式,嚴格的按照一切為了職工的原則,確保廣大職工群眾切實的感受到工會組織提供的個性化、精準化、專業化的服務。首先,網絡輿情收集和引導公眾力度的加強。各級工會組織應該通過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工會職工群眾反饋機制的方式,引導和幫助職工群眾通過互聯網平臺反映自身的合理訴求,以便于工會組織精準服務工作的開展。其次,“互聯網+工會”組織職工服務功能的進一步拓展。各級工會組織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強與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合作的力度,同時積極的發動各種社會力量,構建出具有普惠性的“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才能為廣大的職工群眾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及時的解決廣大職工群眾在生活、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四)打造“互聯網+工會”互助平臺
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是各級工會組織的主要職能之一,這一職能作用的發揮不僅確保了光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也是工會組織穩步發展的前提。這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必須在根據社會發展的趨勢,通過打造“互聯網+工會”戶主管理平臺的方式,才能將其民主監督與民主管理的職能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高效的服務。
四、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與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在工會組織建設過程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僅為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各級工會組織通過建立“互聯網+工會”組織模式的方式,幫助企業職工維護自身的利益,將企業職工凝聚在工會的周圍,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柳青.“互聯網+”時代工會工作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5).
[2]陳躍.以“互聯網+”創新國企工會工作[J].現代國企研究,2018(12).
[3]王迎澤.淺析“互聯網+”時代高校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創新[J].中小企業管理科技(上旬刊),2018(04).
[4]孫鶴蕓,胡偉.基于“互聯網+工會”模式下工會工作創新的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02).
(作者單位:長春黃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