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摘要:將國學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可以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最終實現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中國文化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之一,通過分析國學文化融入英語課堂的重要性,探討國學文化融入英語課堂的對策,以改善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構建高職英語特色課堂。
關鍵詞:國學文化 高職特色英語課堂 載體 路徑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0—0035—02
《完善中華優秀國學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把中華優秀傳統國學文化融入教育課程及教材中,以培養學生中華文化認同感和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中華國學文化的責任感。在高職教育中,英語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門國際語言,英語學習貫穿高職學習的全過程。將國學文化融入英語教學,可以使學生在獲得民族自豪感的同時,實現國學文化的正遷移,在增強文化修養的基礎上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將中西文化完美融合。
一、國學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1.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科技與經濟的發展使世界各國的貿易交往日益增多,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的發展,積淀了深厚的傳統國學文化。國學文化是國人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大學生的責任,將國學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在用英語交流時傳播與發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使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
2.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英語學習壓力
從遷移理論可知,在學習除母語以外的語言時,母語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其他語言的學習效果,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為了發揮漢語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正向遷移作用,需要將國學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如在講授閱讀技巧和進行聽力訓練時,教師可以列舉學生熟悉的《孔融讓梨》《鴻門宴》等中國歷史故事,借助國學文化故事發揮漢語的正向遷移作用,以加深學生對英語閱讀技巧的領悟,加強聽力的訓練。同時,教師可以將國學素材與英語教學結合,選擇學生熟悉的名人名句如“活到老,學到老”來進行英語翻譯,使學生在國學文化的背景下提升口語水平,既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可以減輕教師口語資料準備的壓力,實現課堂教與學的雙贏。
3.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英語是貫穿教育階段始終的一門學科,進入高職學校后,許多學生的英語學習是以考級為目的,這樣的心態使英語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為了改善學生被動學習英語的狀態,教師要將國學文化融入課堂,在提升課堂趣味性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高職英語課堂最難教的是寫作,最難學的也是寫作。教師要將國學文化融入寫作教學中,比如可以將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等作為寫作主題讓學生練習寫作,以增強寫作趣味性,加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運用。
二、以國學文化為載體構建高職特色英語課堂
1.在課堂導入階段融入國學文化
在高職英語教學課堂導入階段融入國學文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的5分鐘,選擇一名學生用英語與同學分享國學文化,方式可以是即興演講,也可以是朗讀。演講內容可以包括中華傳統禮儀、傳統節日和神話傳說等;誦讀可以是國學經典的論語、三字經及詩詞歌賦等的英語譯本,學生在誦讀時可以賦予經典新的內涵,在中西方文化比較的過程中重新把握中華傳統國學文化內涵。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表演國學經典故事,如學生可以用英語配合肢體語言表演“程門立雪”,既學習了國學文化知識,又鍛煉了英語表達能力。在課程導入階段完成后,學生可以分享感想,堅定民族文化自信。
2.豐富國學文化的課堂滲透方式
為了構建高職特色英語課堂,教師應采用多種方式將國學文化滲透到課堂中。如在聽力課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國學故事英文動畫資料,第一次帶字幕播放,第二次播放將字幕去掉,學生學習了國學文化,又訓練了聽力;在翻譯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國學經典故事,然后讓學生將其翻譯成英文;教師還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國學文化元素,并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如可以采取任務教學法,讓學生預習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并在課堂上用英語介紹并比較其異同點。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他們通過網絡、圖書、資料查詢節日,在對比介紹西方情人節與中國七夕節時,學生既了解到中國節日的內涵,又了解到西方節日的商業色彩,領略了文化的魅力。
3.將國學文化滲透拓展到課外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構建高職特色的國學文化英語課堂,教師可以進行教學拓展,利用社團活動等鍛煉學生能力。高校的社團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社團的主要成員是學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探討中國名著翻譯中具有爭議的部分,并結合中西方文化特點總結出最適合的翻譯方式。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專題活動,邀請專家系統講授國學文化,并舉辦弘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的比賽,等等。目的是提高學生國學文化水平及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
4.在移動課堂和實踐活動中滲透國學文化
移動課堂和實踐活動也是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移動課堂和實踐活動進行國學文化滲透,能在構建高職特色英語課堂的基礎上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移動課堂帶領學生考察文化歷史古跡,在考察全過程中要求學生用英文交流和溝通,考察結束后,學生要用英文撰寫心得報告。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與一些少數民族大學開展校際交流,使學生了解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化及習俗,同時提升英語應用水平。
三、結語
以國學文化為載體構建高職特色英語課堂,可以使國學文化走進課堂,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接受中西方雙文化的熏陶,從而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師要熱愛國學文化,提高國學文化修養,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國學文化的滲透,以使英語教學與國學文化完美結合,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N].中國教育報,2014-04-02.
[2]閻會茹,李利娜,婁麗景.河北省高校外語教育中本土文化滲透與傳播研究的幾個問題[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21-24.
[3]閆巖.論英語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7): 7-9.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