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雙艷
摘要:安陽市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旅游產業發展并不盡如人意。原因歸結為安陽大部分是人文旅游資源,與游客的互動性差,資源沒有“活”起來。通過了解VR旅游的特點和優勢,從VR技術與旅游融合的角度,論證其助推安陽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并在宣傳展示、特殊場景模擬和旅游區規劃三方面提出具體實施方案,具有較強的創新性與操作性。
關鍵詞:VR 旅游 產業
中圖分類號:F49 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0—0076—02
在上世紀80年代,“Virtual Reality”(簡稱“VR”)虛擬現實的概念由美國 VPL Research 公司的創始人杰龍·拉尼爾首次正式提出。VR系統使用戶仿佛身處一個真實世界當中,隨機操作空間內的虛擬物體,且系統會對用戶的動作作出反饋,從而實現人機互動。隨著2005年Google Earth的推出,基于互聯網的虛擬旅游發展為勢不可擋的潮流,“足不出戶而一覽天下”已經成為可能。安陽市作為八大古都之一,擁有世界遺產地殷墟、《周易》誕生地羑里城、岳飛故里、紅旗渠精神發源地等諸多靚麗的城市旅游名片,但由于多種原因,其旅游產業效益并不樂觀。VR技術背景下,如何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實現安陽旅游業良好的整體用戶體驗,是安陽旅游業面臨的一個巨大考驗。
一、 VR旅游的特點和優勢
VR旅游是基于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手段,通過創建出的“真實”的虛擬環境,讓使用者沉浸其中,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從而實現足不出戶游遍天下。VR旅游具有三個特點:一是自主選擇;二是超越時空;三是相互作用。因此,VR旅游具有現實旅游所不具備的優勢:
1.滿足特殊人群需要
一方面可以滿足殘障人士對旅游的需求。他們只需要通過互聯網就可像其他正常人一樣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旅游的樂趣,克服傳統旅游所不能解決的一些障礙;另一方面可以滿足普通旅游愛好者對極端旅游或高端旅游的特殊需求,如體驗火山噴發和海嘯地震、攀登珠穆朗瑪峰等。虛擬旅游能夠跨越時空,能輕松完成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或很難完成的旅游計劃。
2.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現代旅游業發展十分迅速,許多景點景區的旅游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該地區的環境承載能力,如敦煌石窟,在節假日期間經常出現景區超載、人滿為患的情況。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會導致洞窟氣溫上升、濕度增加,加速洞內壁畫的損害速度,影響其可持續發展。因此,嚴格控制景區的客流量,加強對旅游資源的有序保護,對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通過開發相關的虛擬旅游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一部分游客,有助于緩解游客與景區之間的供需矛盾,并對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3.重現歷史真實情景
虛擬旅游使時間的制約被打破,歷史古跡得以重現,未來世界能夠預覽。特別對于那些已經消失的旅游景觀,如長江三峽的許多景觀已沉入水底,而虛擬現實技術基于航片資料和實測數據所形成的地形地貌模型庫,再融入一定的人文信息資源,最后制作成三峽虛擬景區,讓人們能夠通過虛擬旅游重游這些消失的景觀。
二、安陽旅游產業存在的問題
安陽是內陸城市,這里有眾多聞名全國的旅游資源,如人工天河紅旗渠、青銅器和甲骨文為代表的殷商文化等。據統計,安陽市的旅游資源中,人文類旅游資源單體有1716個,自然旅游資源單體有600個。在人文旅游資源中具有開發價值的文化旅游資源就有殷墟、小南海石窟、羑里城、紅旗渠、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等22項。特別是古都、文字、青銅器做為安陽旅游優勢資源獨一無二。但由于開發不利等原因,安陽旅游存在以下問題:
1.品牌宣傳力度不大
首先,宣傳時間主要集中在旅游黃金期,此時,全國旅游景區都在宣傳,安陽市旅游宣傳效果不明顯。其次,集中在本省、本市的媒體上作宣傳,對外造成的影響有限。再次,旅游產品單純依靠視頻、圖片展示,難以打動觀眾。
2.旅游產品缺乏創新
安陽市的旅游資源雖然豐富,但相關的安陽旅游產品樣式老舊。殷墟、岳飛廟、羨里城等主要以實物展示為主,缺乏對高科技、新技能、新信息的運用。文化底蘊發掘不深,交互性不強,目前僅限于導游說、講,游客看、聽,游客與展品、現場環境之間沒有更好的互動,無法使游客融入其中。
3.整體規劃不科學
規劃中沒有對于龍頭產品和特色資源的明確定位,也就是說安陽旅游資源雖然品種繁多,但沒有一項能夠讓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形成地方品牌的。
三、 VR技術在安陽旅游業發展路徑探索
基于安陽旅游產品現狀,大致可將安陽旅游產品分為實體和文化兩大類,其中實體類主要是殷墟遺址、王相巖、太行大峽谷、文峰塔等。文化類包括民間廟會、民間傳說(西門豹、扁鵲)等。針對不同產品的性質,探索VR技術在安陽旅游行業中的運用。
1.VR宣傳展示
想加深外界對安陽的認識,單純依靠電視廣告進行宣傳,手段單一,難以達到吸引人的目的。如今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安陽可以借助互聯網VR技術發展自身旅游業,將紅旗渠、石板巖、太行大峽谷、殷墟等實體類景區部分內容虛擬呈現到互聯網上。
2.特殊場景模擬
將許多非實體化的旅游產品如殷商文化、歷史傳說、周易文化等實實在在展現出來,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欣賞和了解。模擬歷史場景,不僅可以將殷商王朝輝煌場景呈現出來,還可以將歷史事件再現,通過VR技術讓游客穿越3000年,模擬殷商王公貴族或普通百姓。模擬民俗場景,通過VR技術將民族文化制作成虛擬環境,還原真實的民俗特色場景,如花架鼓、吹糖人、泥塑等,讓公眾全方位、多角度體驗民俗文化。模擬極限運動,安陽是新中國航空運動的搖籃,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在國際享有盛名,低空經濟與航空運動在安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由于航空運動的特殊性,大部分游客只能在地面上觀賞專業人員飛行運動,無法親自體驗。通過VR技術,構建模擬的飛行、跳傘等場景,讓游客親自體驗飛翔、跳傘等運動。
3.旅游區域規劃
傳統的旅游規劃,都是在文字論證后通過對旅游景區改造才能獲得體驗數據;如果規劃存在紕漏或不足,不僅對景區造成破壞,經濟上也會造成極大的浪費,這樣的問題可以通過VR技術來解決。首先,收集景區的資料與數據,建立能夠反映景區產品的數據庫。其次,將數據輸入VR系統技術處理系統,生成具有沉浸感和交互能力的虛擬環境。最后,將虛擬環境和虛擬目標旅游環境重合,生成規劃后的虛擬景區。專家學者和規劃設計人員可以進入這個虛擬的景區體驗,發現其中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改造,直到將虛擬景區更改到游客滿意為止,再著手對現實景區進行改造。這樣操作,不僅大大降低了規劃的成本,同時起到保護景區的目的。
四、開展虛擬旅游應當注意的問題
虛擬旅游在人性化、便捷性和旅游體驗等方面實現了對現實旅游的超越,具有現實旅游不能比擬的優勢。但由于現實旅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虛擬旅游又有其技術的局限性,因此虛擬旅游代替不了現實旅游。在發展虛擬旅游上,應該正確處理好以下三種關系:
1.認清虛擬旅游與現實旅游的關系
現實旅游是虛擬旅游的基礎,虛擬旅游是依附于現實旅游而存在的旅游體系,虛擬旅游是現實旅游的補充,因此不能代替現實旅游。
2.完善虛擬旅游體系
虛擬旅游應該圍繞現實旅游活動的開展和現代旅游體系的深入發展而形成其獨有的體系功能。旅游目的地應該從虛擬旅游的需求系統、虛擬旅游的供給系統、虛擬旅游媒介系統和虛擬旅游支持系統四個方面逐步完善虛擬旅游系統,從而更好地發揮虛擬旅游對于現實旅游的補充作用。
3.尋求現實旅游與虛擬旅游兩個體系的結合點
從現實旅游與虛擬旅游的共同點來看,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但兩者又是獨立存在的。因此,找準現實旅游與虛擬旅游的契合點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例如:虛擬旅游與網絡旅游、虛擬旅游與旅游電子商務、虛擬旅游與旅游規劃、虛擬旅游與旅游產品開發、虛擬旅游與旅游影響、虛擬旅游與旅游營銷等。
五、結語
VR技術的產生不過十幾年,作為新生事物,其穩定性與持久性有待考證,因此,VR技術與安陽市旅游業的融合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陳佳佳.VR技術對旅游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6(10).
[2]任欣穎,黃繼華.VR技術在旅游業中的展望[J].辦公自動化,2016(11).
[3]王睿.智慧旅游背景下VR技術與旅游的融合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4(8).
[4]陳瑩.五洲傳播:VR創新旅游外宣[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6-08-26 (011).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