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奈莉·帕塔妮 韋華明
故事得從一個已故女孩錢包里的80美元說起。80美元,那是克里斯蒂娜·烏爾瑪的妹妹留給她的,她的妹妹凱蒂·莫得遭遇車禍去世時剛剛29歲。
烏爾瑪想用80美元去做好事,可是80美元能做什么呢?
莫得愿意將這80美元捐給她跑步為之籌錢的慈善機構嗎?她愿意為可持續的地球而捐出這80美元嗎,就如她決定當素食者一樣?
烏爾瑪想了4年時間都沒有想通,應該用那80美元來做什么。她又往里面加了一些:她賣掉一臺筆記本電腦的錢,以及她當英語老師的一些積蓄。
去年冬天,跟學生討論《華氏451度》的時候,烏爾瑪突然想到一個主意:把那筆錢用在班里,教孩子們彼此善良相待。那本反烏托邦的長篇小說講的是這樣一個未來——繁榮的技術威脅著人類彼此間的聯系。烏爾瑪說:“我想讓學生體驗為陌生人做好事的經歷,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聯系的?!?/p>
烏爾瑪給班上26個學生每人發了20美元,引導他們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或者隨機行善事。班上一個學生布朗伯格說:“當烏爾瑪老師拿出錢發給我們每個人時,我們都非常吃驚,那不是老師做的項目?!?/p>
每個人都拿了20美元之后,同學們開始集思廣益:他們可以把這些錢放到一起或者單獨投資,10年后能變成數目較大的一筆錢,可以用來做大事。但烏爾瑪不太贊成這種做法,她說:“很多時候孩子們認為他們得做大事。但我想教他們的是,影響更廣的是小事。”
烏爾瑪跟學生們說,她有一次在星巴克排隊付錢,排在她前面的顧客把她手里那杯咖啡的錢也付了,雖然只是3美元,但讓她一天的心情都很好。受此啟發,布朗伯格也想讓某人有快樂的一天,他去蘭瑟斯餐館訂了奶昔,在付賬的時候,把烏爾瑪發的20美元給服務員當小費,還給服務生留了這樣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新年快樂,傳播善意”。
布朗伯格坐在回家的車里,透過玻璃窗看到服務員向他招手,他說:“她豎起大拇指,看她的嘴型我知道,她說的是‘非常感謝?!彼麖奈锤械竭^那么自豪和快樂。
所有的研究都顯示,做善事真的有助于身體健康,做好事會提升體內的血清素值,增加人的幸福感,還能緩解壓力和焦慮。
馬茜·蘭普金拿著20美元到圖書館,為別的同學交完罰款之后,她覺得非常高興。她幫8個同學交了罰款,其中有4個是畢業生,如果交不了罰款的話,他們就不能畢業。這次的美好經歷使蘭普金計劃省下50美元——假期去瑞塔意大利冰店打工掙的和生日紅包,明年幫其他學生交圖書館的罰款。
有的學生帶織物來學校,縫枕頭套,準備送給醫院里正在接受化療的患者;有的學生在咖啡館和比薩店里為那些排在他們身后的人付款;有一個學生買了面包在街上發給陌生人……不少學生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也加入了傳播善意的行動,隨機行善讓他們感覺很好。
烏爾瑪還收到了匿名捐款,讓她能夠在新的班級再次發起傳播善意的行動,她已經建了一個籌款網頁,要把這個項目不斷地進行下去。
這個項目不僅對烏爾瑪的學生來說是很棒的課程,還可以幫助她忘掉失去妹妹的悲痛,甚至可以讓莫得的善良能傳承下去,五年,或者更久。
“盡管她不在了,她仍然在行善,”烏爾瑪說,“只是不能親自去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