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蘇夢楠 曹培蕾
每一座城市興起和繁榮的背后,總會伴隨著一個行業、一個產業的發展與興盛。
要想挖掘一座城市的記憶,需靠歷史;而想把握一座城市引領潮流和吐故納新的能力,則要靠時尚。
長期以來,中國的“城市版圖”往往以“行政版圖”和“經濟版圖”謀篇布局,很少有人關注城市的“時尚版圖”。殊不知,未來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時尚從來都不會缺席。當我們倡導用時尚的眼光去看城市,那么城市必將因時尚而煥發出蓬勃生機。
隨著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召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的獲批,如今的青島,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和機遇。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正在為建設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講述著東方與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故事。

2019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
在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建設過程中,時尚不僅將成為青島的軟實力和國際文化競爭的載體,還將成為青島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梁。
然而,站在國際舞臺,我們要如何讓青島的時尚與國際接軌?應通過怎樣的方式讓這座城市更具時尚的思維?
除了有效貫徹落實青島市全面發起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等“15個攻勢”,堅定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目標要求外,縱覽世界著名的國際時尚之都,其時尚產業的重要領域之一——服裝業一定走在世界潮流的前列。
作為一種體現著人們追求真善美認知的載體,“服裝”往往最接地氣,最能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在我國的服裝零售數據中,服裝零售的件數是540.6億件,較2017年的719.1億件,同比凈下降了24.8%,凈減少了170億件。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著眼,2018年,我國的服裝市場零售的總額上升了7.8%,達到了2.08萬億元,同比增長率是自2014年以來最高的一年。同時,服裝商標零售注冊數在過去兩年當中,迎來了最快的增長水平。
在一漲一跌之間,不難發現兩個事實:第一,中國的服裝在漲價;第二,中國的服裝市場并沒有萎縮。隨著服裝企業的數量變多,越來越多的中小型服裝企業開始變為中國服裝業的中堅力量,他們通過一種或幾種獨特的方式,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時尚產業的脈絡走向。
中國的服裝發展方向,在今天變得更加多元化,不僅零售渠道更加立體化,同時也在追求品質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地扶持中小型服裝企業和設計人才,是每座城市發展時尚產業之初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的紡織行業曾經有‘上青天’的說法,所以青島這座城市發展服裝產業有著深厚的行業基礎。近兩年青島在服裝的外貿進出口業務上發展得較好,但對特色品牌的打造以及遴選出優秀的設計人才方面是做得遠遠不夠的。現在國內國外一些時尚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都是將扶持設計師和中小型服裝企業放在了時尚產業的核心位置,才有了現在成果轉化。”上海紡織時尚產業發展公司創新與戰略中心主任汪浩然說。
任何行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人才,時尚產業的蓬勃發展更需要青年一帶的引領、參與和支持。毫無疑問,年輕設計師將成為未來時尚行業發展的主力軍,他們擁有激情,擁有創造力,也擁有活力。但那些因缺乏商業運營知識的軟肋,若不適時加以引導,將時時成為制約服裝業發展的掣肘,影響著城市時尚產業的新生。
2019年11月7日,為期三天的“2019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作品展在市南區青島萬象城L1層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球五大洲——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14個國家25所國際一流時尚設計院校的優秀青年設計師,以及國內外時尚行業領袖、品牌高管、專家學者、時尚企業代表作為嘉賓、評委,通過作品展、棧橋秀、青島時尚沙龍、國際時尚產業與時尚教育融合發展高端對話、頒獎典禮暨簽約儀式等六大板塊時尚活動,鏈接產業、教育、城市等資源,激發全球時尚產業的發展與創新,促進時尚產業跨界融合與成果落地,彰顯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青島形象。
自市南區2018年10月以“青春創意,設計未來”為主題的“2018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成功舉辦,并獲得社會各界好評后,今年大賽與去年相比,更側重于時尚產業資源與人才的嫁接以及參賽選手設計成果的落地轉換。
“任何行業的蓬勃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時尚產業的蓬勃發展更需要青年一代的引領、參與和支持。來自全球25所國際一流時尚設計院校的優秀師生共同參與本次大賽,會帶來國際化視角的時尚教育與設計理念,而由中國時尚行業優秀代表團組成的評審團,也會在與國際人才交流的過程中實現時尚產業資源與人才的嫁接,在推動中國產業資源‘走出去’的同時,更好地把人才引進青島。”中共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青島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鵬照說。
經過三天激烈的角逐,最終,來自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王雨琦獲得“金海螺”一等獎、來自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的Lea Kasper和來自東華大學的張宇川獲得“金海螺”二等獎,來自西安工程大學的何依宸、米蘭新美術學院的Chiara De Nigris、南非德班理工大學的Sicelo Justice Maphumulo獲得“金海螺”三等獎,而四項單項獎創意獎、市場潛力獎、可持續設計獎、人氣獎的得主分別是印度珀爾時尚學院的Tanisha Singh、巴黎高等藝術與奢侈品文華學院的Hanchi Mriyama、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的Celine Zara Constantinides、以色列貝拉雷藝術與設計學院的Hazar Mustafa Jabareen。

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時尚具有豐富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也是令人矚目的產業
“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當老師告訴我可以到中國參加一次與世界大學生設計交流的比賽時,我覺得機會非常難得。雖然家族傳承的編織工藝給予我這次參賽的靈感,但通過參加這次比賽,我收獲并參考了不同國家設計師的設計思維。如果能與中國的企業進行對接、合作,我很樂意將自己設計職業生涯的第一站放在中國。”以色列貝拉雷藝術與設計學院Hazar Mustafa Jabareen說。
時尚,既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氣質,也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時尚具有豐富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也是令人矚目的產業。在中國的時尚版圖上,有著上海、北京、成都等中國時尚聚集地,還有一座自帶時尚基因的城市——青島。從過去的紡織工業城市代表之一,到如今的活力時尚之城,青島具有完整的時尚產業鏈,為青島發展時尚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
《2018中國城市時尚指數報告》顯示,上海、成都、北京等城市的時尚影響力已呈領跑之勢,對標這些城市,青島在發展時尚產業上既有自身優勢,也有差距和不足。
雖然青島有著豐富的時尚元素,但資源相對分散,時尚產業聚集度不夠。其次,青島的時尚產業雖然具備一定規模和水平,但在品牌數量、知名度方面與國內發達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時,在高端時尚人才、時尚研究、時尚教育方面的欠缺,以及時尚產業原創力薄弱等,都是打造時尚之城所面臨的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既要努力補齊短板,更要有的放矢。北京服裝學院中關村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以下簡稱:北服創新園)就是這樣一個城市時尚能量場。
北服創新園成立于2012年3月,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唯一的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園區。北服創新園致力于打造服飾時尚設計全產業鏈生態圈,實施教學科研成果轉化、時尚品牌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產學研一體化,構建了引領時尚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園,實現了政府、企業和高校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的局面。
目前,北服創新園與雄安容城、江蘇昆山、浙江海寧、山東青島、遼寧興城等產業要素聚集區域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
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位于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33號,青島標志性建筑棧橋一側,由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北京服裝學院和青島市教育局合作共建,計劃于2020年5月投入運營,是在青島時尚產業基礎上,集人才培養、產業聚集、時尚研究為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區。產業園以培育優質時尚行業設計人才、推動時尚教育的產業實踐、扶植具有潛力的初創企業、引領高端的消費趨勢潮流為主要工作內容。“截至目前,產業園參訪企業50余家,接待時尚產業專業人才1000余人,與3所國際院校簽約合作。產業園建成后將圍繞人才培養、產業引入、產城融合為核心與當地設計師、企業、協會、地方政府展開合作。”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總經理吳昊若說。
未來,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將圍繞研究生培養、科研辦學、時尚賽事等策劃內容,聚攏獨立設計師及設計服務團隊資源,促使先進時尚理念落地,并與當地產業無縫銜接。“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的規劃是既服務于設計師,又能服務于生產制造型企業,同時還可以與品牌加強合作。”北服創新園副總經理袁青表示。
產業園作為開放平臺,可有效鏈接當地企業實際需求,同時將開展設計研發、專題研討、訂貨發布等內容及活動,尋求通過聯合國內外優質設計資源,開展品牌發布、藝術展覽、時尚論壇等多種形式,加強時尚氛圍建設,以此形成豐富的時尚產業生態圈,逐漸形成區域時尚產業創新驅動、輻射帶動、良性發展的新局面,提升市南區時尚凝聚力,擴大青島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