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益紅(浙江新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實現了數據信息規模的龐大化與處理結果的精確化,不僅改變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模式與工作目標,也成為提高其審計工作效率與實現其審計工作目標的助推器。審計人員應轉變對大數據技術的錯誤認知,主動學習并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來解決審計工作難題,為提高審計工作中大數據技術的實踐運用效果奠定了基礎。
大數據技術改變了數據信息收集獲取與分析處理方式,是對傳統數據信息處理模式的突破與創新,間接影響了審計數據信息的處理手段與處理效果。傳統審計工作以審計人員抽查財務報表為主要審計方法,也就是說只有當財務人員編制好財務報表之后,審計人員才能具體開展審計工作,具有較強延后性、限制性的特點,同時,傳統審計方式需要審計人員親自抽查審計,增加了審計人員工作量與工作壓力,極有可能出現各種工作失誤,降低了審計效率,提高了審計風險發生幾率。大數據技術實現了審計方式從人工事后到電子連續的轉變,從根本上打破了時間與空間對審計工作的束縛性,既可以緩解審計工作量大與審計人員數量有限的矛盾,減少了審計人員工作量,縮短了審計時間周期,也降低了審計工作出錯率與風險系數,保障了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以往審計工作數據信息獲取與處理機制并不完善,數據信息獲取途徑有限,數量較多的數據信息也增加了數據信息分析處理的難度,隨機抽樣也因此成為大多數審計人員選擇數據的重要方法,通過分析處理隨機抽取的數據信息來推測整體數據信息分析處理結果,但是這種方法推算出的結果并不精確,存在一定的誤差,降低了七對總數據真實情況的反應效果。大數據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推廣與運用不僅拓寬了數據信息獲取途徑與整理速度,也解決了原有審計工作中無法處理總數據信息的難題,用總數據代替抽樣數據,提高了數據信息處理分析結果的正確性與全面性,這也實現了審計對象從部分數據到整體數據的轉變,有效滿足了大數據時代人們對提高審計標準的基本訴求。
審計工作手段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審計行業的發展而逐步提升,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實踐經驗。比如,用業務流程來完成控制測試等。大數據技術是對傳統審計技術的創新升級,審計人員應根據審計目標與審計特點等來選擇合適的大戶數技術,比如,搭建審計數據庫、簡歷數據信息處理分析系統等,有效的提高了審計工作與大數據技術的融合性。審計人員應在結合審計工作實際情況康與經濟社會發展總趨勢的基礎上對傳統審計技術進行批判性繼承,從而實現審計效率與質量的全面提升。大數據時代,巧用網狀結構來加快審計聯網進程的推進,提高審計工作對數據信息庫的綜合利用率,為保障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基本職能與作用的正常發揮奠定了基礎。
利用大數據技術來組織開展審計工作符合大數據對提高審計工作高效化與網絡化的要求,順應了會計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總潮流,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應加強對審計行業發展現狀、發展特點與發展趨勢的調研力度,明確現階段審計行業發展形勢的新變化,并以此為基礎來調整其審計工作發展戰略,強化自身創新意識與職業危機意識,主動運用現代化與數字化信息技術來快捷高效的處理數據信息,加快了審計工作模式創新發展的速度。會計師事務所應適當拓寬其業務范圍,加快其服務對象從企業到行業的轉變,提高了其服務職能的層次化與全面性。以往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表面化與程序化,很少深層次的思考審計工作所反映的問題,降低了審計工作的整體價值。年度審計報告只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審計工作的全部,因此,審計人員應轉變審計工作理念,運用最新的審計數據分析處理技術,構建審計數據模型,提高了審計數據信息資源的具體運用范圍。會計師事務所還應利用審計分析模型來對審計報告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全面客觀與專業系統的分析,提高了審計工作監督管理的實施化與動態化,擴大了其對企業管理人員制定和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的支持推動作用,減輕了事后監管對企業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時,這也實現了風險評估涉及范圍的擴大,尤其是事前風險評估為企業留下了更加充足的用于應對風險的時間,提高了企業風險應對能力,另外,這也擴大了審計工作披露性與預防性較強的優勢。會計師事務所應根據其規模大小、實力強弱、運營現狀等來調整其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制定兼具實踐性與可行性的審計數據庫建設方案,創新大數據相關人員設備的管理機制,提高其內部資源的豐富性與共享性。
審計數據分析模型與審計行業發展環境的并非十分契合,而是有很多差異之處。會計師事務所應加快建設與其實際情況相吻合的線上數據分析平臺,擴大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對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審計行業發展的導向與促進作用。另外,會計師事務所還應認識到先進審計軟件對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與準確率的重要性,提高了對審計軟件研發創新工作的重視度,適當的增加審計軟件研發創新工作的資金技術與人員投入,購買功能更加齊全的最新研發退出的審計軟件。審計人員要積極運用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審計數據庫、審計軟件等來完成審計數據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加快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數據信息系統的建設速度,提高了審計人員對財務報表的處理分析能力。
部分審計人員在多年審計實踐工作中早已形成固定的審計風格與審計習慣,對大數據技術持懷疑抵觸情緒,經常以各種理由拒絕參加大數據相關的培訓活動,降低其對最新審計軟件的熟練運用能力。會計事務所應通過組織開展大數據技術主題講座、創新最新審計軟件宣傳策略等途徑在其內部形成大數據技術十分重要的良好氛圍,促使審計人員轉變其對大數據技術的錯誤認知與片面理解,提高了其學習與實踐運用大數據技術的積極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審計人員既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對比分析賬目信息,提高其查賬效率,也可以用大數據技術來優化審計流程,與評估審計風險。另外,會計師事務所還應創新審計人員培訓模式與培訓機制,定期組織審計人員進行創新、統計學、職業道德、法律、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多領域的教育培訓活動,提升審計人員的創新能力與網絡素養,培訓活動結束之后,還應對參與培訓的審計人員進行系統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審計人員重新進行培訓,直到其考核合格為止。為審計人員提供更多參加學術交流的機會,拓寬其掌握最新審計技術與方法的途徑,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發展能力與綜合素質。
正視原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模式的弊端與漏洞,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技術對實現會計師事務所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意義,通過創新大數據應用模式、研發新審計軟件、調整審計工作目標等途徑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加快審計行業信息化與現代化建設進程,為實現審計人員以及審計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