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斌(滁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孫子兵法》是具有指導小企業發展戰略價值的文化巨著。因為小企業的發展戰略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決策,確保小企業自身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保持生存發展。而提高小企業發展戰略的正確性和發展戰略制訂者的思維科學性的最佳方法,其實就隱含于《孫子兵法》完備高明的謀略思維之中。
《孫子兵法》對構成發展戰略的戰略目標、戰略目標達成方法等基本要素有深入明確的認識,為小企業發展戰略制訂者正確調控小企業發展戰略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戰略觀念。《孫子兵法》作為一部軍事書籍,自然是通篇圍繞“取勝”為中心開展論證的[1]。然而作者孫子對發展戰略的本質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孫子兵法》中,孫子認為,奪取勝利后若不注重“修功”以鞏固己方勝利,就會讓已經獲得的勝利成果流失,白白耗費國力民力,因此他明確指出:“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雖然《孫子兵法》中只有這樣一句“安國全軍”的提醒,但正是此句,明確反映出孫子的戰略目標觀念—決策者制訂發展戰略所追求的不應該是戰爭的勝利,而應是節省民力和減少戰爭傷亡。對于小企業的發展戰略而言,也絕非在行業競爭中爭一時的勝敗,而是應當努力達到企業自身的“安國全軍”目標,使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小企業的發展戰略制訂者在進行發展戰略決策時,目光不能只盯住“克敵求勝”之策,更要超越一時一地的局部勝利,要用宏觀戰略思維籌劃獲得勝利后的企業競爭優勢的維持和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若發展戰略的主要目的局限于短時間的“克敵求勝”,經常會導致勝而無所得的被動局面。
孫子的深刻戰略思想全面總結了局部與全局、短期與長期的對立統一關系,充分支持了戰略目的的實現[2]。小企業的發展戰略是小企業整體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確認未來長期行動的戰略步驟,合理分配企業的生產資源。企業發展戰略,無論是平臺融資戰略、產品營銷戰略還是經營利潤分配戰略,其存在目的都是為了給企業的核心發展戰略提供長期驅動力。因此制定小企業的發展戰略時要以放眼全局的宏觀戰略思想做為理論指導,不能只看眼前的蠅頭小利,而要放眼未來,不能只看局部的勝敗得失,而是要以企業發展大局為重。
孫子在軍事戰略決策中將能否獲“利”作為做出相關決策的主要標準[3]。在進行軍事決策時,他指出可根據具體戰場環境的險峻程度、地形地貌等實際狀況作出判斷,根據對戰場環境的正確判斷,估算出戰場容量大小,估算敵我雙方可能投入的兵力數額,以敵我兩軍可能投入戰斗的大致兵力人數,進行分析比較,以敵我雙方兵力的數量比較,預判戰斗的勝負結果。小企業在開展市場情況調研和做出發展戰略決策時也可充分借鑒該理論的基本流程。利用第一手的市場調研資料,結合各類客觀影響因素,通過孫子提出的權變思想進行分析對比,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決策。發展戰略要以小企業自身收益最大化為戰略的核心目的,應當仔細觀察所在行業的環境,辨明隱藏的利害關系,不能因眼前的小利而倉促做出行動決策,落入競爭對手的圈套,造成經濟損失和發展戰略上的被動。
孫子指出,在軍事行動過程中,要采取各類手段欺騙敵軍,使敵軍難以了解到我軍的真實狀況,通過制造假象打亂敵軍的行動計劃,以此達到獲得勝利的最終目標,這就是孫子的“詭道”戰略思想。在小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中,行業競爭逐漸白熱化,同行對手試圖通過各類方法刺探我方經營資金數額和發展戰略方向,以此從我方的生產經營環節的薄弱處尋求下一步攻擊的突破口,在行業競爭過程中小企業有充分必要使用孫子列舉的“詭道”策略保護自身的經濟秘密和發展戰略不為人所知。在行業競爭中使用“詭道”策略就是應當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方案的過程中讓對手虛實莫測,真假不分,做出各種假象引誘競爭對手做出偏離事實的錯誤決定,進而把握有利機會,積極行動,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勝利者。
在行業競爭中不同對手具備的優勢必然存在一定差別。面臨我弱敵強或旗鼓相當的局面,則應當采取孫子“避之分之”的策略,集中企業資源擊虛避實,才能獲得速勝。小企業若想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求得生存發展,應當盡量避免自身與大企業集團直接對抗,要重視被大型企業集團忽視的小市場,努力在此類不起眼的小市場上采用分散化經營來賺取更多的企業收益。小企業在做出發展戰略決策前應當詳細分析研究市場特性,依據市場產品供需量的差異和企業自身擁有的資源,正確選擇經營產品的目標受眾。
小企業在選擇自己的受眾群體前,應分析評估目前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企業產品的目標市場的具體特點,必須重視對行業發展狀況的測評研究,提升分析預判能力,注意時刻變化的市場信息,精心選擇目標市場的個別部分,盡量避免同業內的大資本集團展開直接競爭,盡量通過分散化經營占據產業鏈的優勢位置。目標市場的進一步細分是制訂可靠的發展戰略決策的必要條件,發展戰略決策則是市場產業鏈細分的必然結果。不做出發展戰略選擇,市場產業鏈的細分沒有意義,不進行市場產業鏈細致劃分,發展戰略的選擇必定會陷入絕境。因為發展戰略決策的本質是確認未來企業行動的主要方向,而發展戰略的重點的選擇應當以產業鏈的實際特征為主要依據。
現代日本著名實業家松下幸之助自述:他之所以能從創業初期的小企業發展到現階段數百家工廠、地跨世界各洲的“松下商業王國”,全都是靠了《孫子兵法》中的戰略思想,在他回溯自身業績時說:他人生獲得成功的關鍵秘訣是“從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軍事戰略家所寫的《孫子兵法》一書中學到了許多戰略思想”,從而使松下幸之助擁有了一個“小企業發展戰略家的頭腦”。
在現階段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小企業僅僅依靠自身的能力是難以長期生存發展的,孫子在《孫子兵法》中明確指出:“衢地則交合”。那么《孫子兵法》中“衢地則交合”便有了用武之地。在目前的行業競爭中,各企業逐漸注重通過企業間的結盟而非直接進行對抗競爭來獲得市場優勢地位。為此,在生產技術上或企業運營環節上具備一定關聯性的各個小企業能夠聯合一致,建立戰略經營共同體。所謂戰略經營共同體是指由三個或超過三個的具備同等級運營實體的小企業為達成共同分享市場份額、協調分配生產資源等目標,通過各類協約而締結建立的網狀經營組織。戰略共同體屬于非強制性組織,共同體內部各方仍保持舊有的實體獨立性。為確保長遠利益,共同體內的合作伙伴必須遵循某些共同原則。
選擇經營理念與合作動機較為一致的共同體經營伙伴,會使雙方的交流變得更為順利,利益份額分配更易協商。結成經營共同體的小型企業能夠極大提升自身對市場風險的應對能力,享受到集約經營的方便,同時又能夠完全避免“大企業病”,因為戰略經營共同體內的各企業并未進行一體化業務合并,共同體內部仍然是非常松散的。但應充分認識到此類戰略經營共同體應當建立在充分信任、長遠協作的基礎上,并且必須設立嚴格明確的行動準則,必須使各個合作企業了解到,無論是誰違反相關行動規則,共同體都將會讓該企業付出巨大代價。只有如此,才可以確保共同體合作的安全性,確保組建戰略經營共同體的各個小企業長期發展進步。
總而言之,《孫子兵法》的謀略哲學,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思想遺產,通過對此書進行仔細研讀分析,尤其是對《孫子兵法》蘊含的核心戰略思想進行總結,并結合小企業的經營現狀和市場局勢,企業決策者就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小企業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