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培
處于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漸次豐盈,使其對于服裝質量與款式的要求不斷增加,中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作為培養服裝設計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擔著滿足人們服裝追求的重要責任。故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深化教學改革,采取創新性的教學理念,引進新鮮教學元素,致力于培養出創新性的高端人才,設計出更多更優質的服裝作品,充分滿足人們對于服裝的審美追求與質量追求等。
現階段,我國中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在開展實際教學中,往往沿用普通高校教學模式,形式呈現單一化,同質化教學嚴重,缺少屬于自身的中職特色。服裝專業教學中通常以教師說教作為主要教學模式,重點講解服裝設計方面的理論知識與設計技巧等。但是,這些課程的學習大多數屬于基礎知識,雖然接觸較多但是學生往往并未達到精通的程度,難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甚至在一些中職院校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仍然秉承著落后的教學理念,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的發展,導致其無法提升設計水平。
事實上,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是由中專學校升級改造建立的,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也是對應著普通院校的相應專業,因此存在著服裝設計專業定位不明確的現象。學校為了跟進時代發展形勢,在不了解市場情況的基礎上設置一些服裝設計師專業的相關課程,殊不知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專業的局限性同樣限制了學生日后的就業發展。而現實情況是服裝領域不僅需要單一型人才,而是更需要復合型人才。因此,中職院校應該全面了解市場發展情況,確定與服裝設計專業相符合的目標與基本方向,進而培養高端人才,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
處于教育深化改革的社會背景下,創新性教育模式已經多次出現在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之中。針對服裝設計專業來說,一方面要創新教學模式,同時應該改善教學方式,不再局限于理論教學模式中,而是更加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服裝設計實踐能力等。教師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應該摒棄傳統型單一式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與服裝設計專業的要求等,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掌握潮流發展趨勢,進而引入新鮮元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等。
按照現階段服裝設計的特征,教師應該開展創新式教學,嘗試開放式教學模式等,杜絕采取單一化教學模式。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調研當中,引導學生對市場的需求與審美要求等全面了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調研能力等,使學生主動挖掘時尚元素,緊跟時尚發展的潮流,進而合理的將新鮮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提升作品的創新性。
古語有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作為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培養人才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是必要趨勢。中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到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進而著重于培養綜合型人才,完善企業的教學模式與教學體系等,進而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奠定基礎。
中職院校在實際教學中只能開展理論知識教學,缺少實踐基地,因此應該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聯系,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創造實踐條件與實踐環境等。故此,在校企聯合過程中,應該將企業生產、加工、制作等相關環節都加入到教學課程當中,進而提升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培養人才的專業性,應該聘請專業性較強的教師,或者引進企業一些專業的服裝設計師,為學生講解服裝的設計思路,提供創作源泉。同時在中職假期期間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到服裝生產企業進行實習,親自了解服裝設計與生產的過程,增強實踐經驗。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作為培養設計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其深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中職校方、專業教師以及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等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在教學改革中,學校應該打造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并掌握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模式,著重于培養需求型人才,進而促進我國服裝領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