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社會的迅速發展,稅收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日益密切,其對國家財政收入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國家通過向人們征稅來獲取財政收入,并將此作為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以及撥款的途徑。因此,企業財政與稅收有著密切的關系。
財政的出現是伴隨著國家的誕生,財政存在的時間非常悠久。而目前,財政從實際意義上來說,是由國家的財政部門通過一些收支活動籌集資金從而保證國家職能的實現。這些資金可以是從地方收集而來,也可以是從中央收集而來,但是在收集之后都有一個共同的作用,就是用于人們的生活中,比如修建一些公共設施或者是補貼醫療設備等公共事業中,其根本目的其實是保障人們的安居樂業。而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看,財政學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而財政學就是研究財政的一門學說,財政就是一個經濟范疇。
稅收是國家政府為了對公民提供公共服務以及公共財產,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對公民或者是企業進行無償征收貨幣或者資源的總稱。稅金就是稅收的金額。而納稅就是公民或者企業向國家繳納稅金。稅收的特點是強制性,無償性以及固定性。強制性是國家征收扣稅款之后不進行直接償還,固定性是國家事先規定好的數值,而無償性是國家征稅是用于國家公共事業的建設,是表達人們對社會的貢獻。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我國已經逐漸利用科學的方法對財政以及稅收體系進行了調整。但是一些財政以及稅收方面仍然存在缺陷,例如,針對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稅收制度并不相同,兩者的納稅金額也存在極大的差異。即使我國已經針對企業規模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稅收體系,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現有的準稅率來說,有兩種情況,但是這兩種都適用于大型企業,如果作用在中小型企業當中,就會產生一定的經濟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針對稅收以及財政的相關法律法規依然不夠健全,一些企業仍然存在偷稅漏稅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稅收,其是國家經濟的發展命脈。一些單位或者企業會內部開發票,企業為了多報銷并且即使在發票不夠用的情況下,依然會利用私人生活中的一些小票據充當,甚至用一些極端的手段去偷稅避稅,這也正是我國稅收以及財政相關政策不健全的結果。并且一些中小型企業因為規模較小,有可能會因為稅收降低企業發展的優勢,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這也可以反映出我國稅收政策的不健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財政以及稅收的相關管理體系也逐漸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這些不科學的管理體系也限制了企業的經濟發展。稅收是經過國家部門直接進行管理的,國家在制定這些管理體系時,不能夠完全的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缺乏對企業市場經濟的調查研究,并且在繳納稅金時具有一定的經濟壓力,這樣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是可能造成企業的破產。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稅收政策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以及適應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進以及完善。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很難滿足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稅收以及財政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并且中小型企業是我國企業經濟發展的支柱,這也就造成了我國經濟不能得到迅速的發展。中小型企業的規模都相對較小,企業內部資金也尚不穩定,即使國家頒布的法律給中小型企業的稅率不高,但是這些企業出自自身條件限制,稅收已經成為了中小型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負擔。
利用經濟的方法與恰當的手段,在最小投入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這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而稅收征收同樣也是這個目標。企業想要更加方便的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就需要對應繳納的稅費進行籌劃,這對于企業開展財務工作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企業在納稅時,籌劃不同的繳納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利益。但是,在納稅時,企業一定要按照合法的流程進行納稅,根據政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稅款,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措施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稅收籌劃不僅可以促進企業良好的完成企業的納稅,還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可以說企業財務管理與稅收籌劃的目標一致。
企業要保證正常經營,其財務部門就需要對企業的成本進行核算,這些包括企業產品的生產以及銷售、材料的采購以及更新等。企業在獲得利益之后需要盡自己的義務,也就是納稅,這也是企業內部財務部門需要進行核算的一部分,這需要企業的財務部門進行準確地核算,否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有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而稅收籌劃就是企業在合法經營的過程中,盡量的減少企業在稅金上的負擔,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支出,減輕企業的經濟壓力。從這些方面出發,企業的財務管理與稅收籌劃的對象是一致的。
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就是管理企業的經濟條件與經濟狀況,而稅收就是企業的一項經濟支出,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稅收在經濟學中是需要作出規劃的,這樣對于保證企業自身的利益是極為有利的。稅收籌劃只是減少企業的一部分不必要的稅款支出,在減少企業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稅收籌劃并不是讓企業避稅,并不影響稅收的作用。避稅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企業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就不能逃避自身的責任,企業要肩負起自身的社會義務,積極納稅。
企業的財政是受到一定的外界環境的制約,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也需要跟隨外部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變化,企業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夠得以長足的發展。而納稅是企業最基本的義務與責任,也是企業向國家繳納的最基本的費用。企業都希望可以擴大規模,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這是企業首先考慮的一點。企業的經濟收益是需要企業在扣除自身的成本費用之后的收入,這些成本費用也包括向國家繳納稅款,因此,稅收的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是具有重要的影響,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例如,2010年,我國財政收入為83080億元,相比于2009年增長了14562億元,同比增長了21.3%。財政收入大部分是國家對企業征收的稅款,可見,財政對我國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稅收的變化對企業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其一就是優惠稅率對企業財政的影響。利用好優惠稅率,對企業財政進行完整的統計,利用合法的手段將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幫助企業經濟發展,促進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二是增值稅對企業財政的影響。增值稅是對企業成本費用影響比較大的稅種,增值稅的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會減少,這會造成企業的經濟負擔,對于企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國家對于稅率是有明確標準的,每次調整也都是有根據的,企業要想取得長遠的發展,就需要時刻保持對于稅率的關注。當然,國家的發展也離不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因此,國家在征收稅務時,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而言,國家可以對其實行降稅的政策,鼓勵其進行發展,以便于中小型企業的經濟發展。并且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的降稅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國家要認真落實有關的法律法規,有效地幫助中小型企業的經濟發展。可以建立一些中小型企業的征稅制度,長期有效的幫助中小型企業進行發展,當中小型企業的經濟得以發展后,反過來會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這對于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也是一個重要助力。
總之,隨著全球化經濟的到來,企業財政與稅收得以被重視,雖然對于稅收地理解都不一致,但是不可置疑的是企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稅收。目前,我國的稅收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導致一些企業或者個人存在一些避稅漏稅的現象,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國家的進步,這些現象也將會隨之消失。并且,國家的財政收入也是一個衡量國家財政能力的重要標準,稅收更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稅收與財政之間更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