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祎瑩
個體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個體行動,積極心理學的良性運用促進企業內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增長,適應于現代化、人性化的企業管理,有助于企業建立良性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積極心理學中積極心理由積極情緒引導,通俗概念下的積極情緒例如高興、自信、喜悅等等,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意義在于利用適應于個體積極情緒增長的具體手段促進個體思維心理向積極層面轉變,以科學有效的對應手段提升個體幸福感。就積極心理學研究成果來看,積極心理學中注重對個體積極向的主觀體驗、人格特質及組織環境的研究分析,成長經歷、生存環境及對未來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個體積極情緒或消極情緒的增減,在積極情緒影響下個體會產生較強的幸福感、自我價值感等積極情感,進而實現由積極情緒到積極心理的轉變,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便在于利用積極情緒的產生因素,對個體進行積極層面的引導和鼓勵,促使個體不斷進步,不斷發展[1]。
積極心理學中提倡個體或個體間的互相合作、互相欣賞及積極向上,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以企業需求點出發潛在要求企業及企業員工間建立良性合作關系,促進企業員工在工作生產中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及自我管理等環節的優化,讓員工在企業內的工作交流中實現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間的雙向尊重、信任、關愛及工作積極性提升等等,以調動員工積極情緒、積極心理的人性化模式實現員工工作積極性、工作認同感的提升,為企業內、為個人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或非物質收益,實現企業整體的進步與發展。企業作為由個人組成的環環相扣的集體,在企業管理中充分合理融入積極心理學理念,以員工個體為切入點,實現由個體到組織、由組織到企業整體的科學管理,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及不斷創新起到充足的推動作用。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方向之一在于個體積極情緒的調動和維持,個體的積極情緒及體驗有助于個體主觀意識的積極,充分調動自身潛力,該類模式與教育學中興趣引導模式有一定程度相似,都在于調動個體的興趣或積極性。積極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有助于員工主觀意識向積極層面的良性轉變,在工作規范度、完成度、工作效率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提升,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個人潛能,讓企業的生產及運營走向良性發展[2]。而積極心理學在員工激勵制度中的應用,從員工需求點出發,以適度物質獎勵或非物質獎勵實現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增長。在傳統企業激勵制度中,企業管理者往往借助一定程度例如工作獎金、提成等形式來實現對企業員工的獎勵和激勵,而受積極心理學影響后的企業管理,相關企業管理者在傳統激勵制度支持下應適度轉變激勵形式,結合企業內員工心理需求對員工的工作需求、工作滿意度及未來薪資水準等環節作出關注。以激勵制度的多樣化和人性化實現對企業內不同需求的員工的全面管理和激勵。例如管理者在制定員工激勵制度時,應結合各層次員工的年齡段、生活狀態、婚姻狀態、生活價值觀等層面,以符合不同層次、職位、部門、年齡段及性別的激勵制度進行員工管理。結合員工需求點豐富當前的激勵制度,如設立獎金、物質、職位、提成等方面科學有效具象化的激勵標準,為提升各激勵制度的有效性,企業內管理者可借助社交軟件組織企業內相關員工進行投票活動,真正實現以員工為主體的激勵制度構建。管理者可結合企業內各層管理人員力量,適度對員工職業滿意度進行調查和分析,增強與員工的有效交流,在對員工未來職業規劃方面,企業內相關管理人員可結合員工需求、職位情況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參考性建議例如職業技能、職業能力標準等等,此外企業內可收集工作年限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員工的職業規劃書,搜集并分析員工的真實需求如晉升機會、薪資要求、休假要求等等,結合員工的工作情況在適當時間點對以上要求進行適度滿足,有效穩定員工的積極情緒,實現企業生產力的穩定持續增長。
積極心理學中對組織環境的積極性研究是另一大重點,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向的組織環境有利于個體積極情緒、積極心理及積極品質的培養,企業發展中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內軟實力的表現,相關企業管理工作的進行在于提升企業內價值觀的一統性,以良性統一、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內員工心理模式的轉變,最終實現企業內員工對企業、對職位的信任感、忠誠度提升,充分提升企業凝聚力,實現企業內部齊心協力,共同提升企業生產力、市場競爭力的效果[3]。積極心理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運用,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有效促進員工思維層面的轉變,增進企業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應用方面參考以下三點:①企業管理者應以適當手段促使企業內工作人員工作情緒維持在較佳狀態,讓企業文化環境、實際環境促使員工積極情緒的增長,部分企業管理者在工作管理中應注重個人情緒及語言的把控,在例如加急事務處理中保持一定的語速和語調,避免因不良的外在情緒影響而造成雙方矛盾的加劇,從個人做起促進企業內工作風氣的形成,為企業內建設積極層面的人際關系環境;②在企業工作環境建設層面,管理者應結合企業內員工實際需求,按企業內實際情況進行如吸煙室、茶水間等空間的建設,結合員工工作需要及企業實力定期進行工作設備如電腦、機械設備的升級維修,在辦公區域放置綠植美化員工工作環境等等,從細節做起促使企業內工作環境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對企業的依賴感和信任度,促進員工對企業內各項文化建設工作的支持度提升,以環境促進員工生產力的增長;③企業內各層管理者作為協助企業工作,管理員工的重要力量之一,管理者本人在工作環境中應樹立積極意識及積極管理理念,提升對企業員工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建設和諧穩固、積極向上的工作團體,從管理層面帶動企業內員工工作士氣、工作積極性及工作滿足感的提升,構建和諧友好的工作交流環境,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
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大重點環節,企業內擁有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才能有效穩定員工工作信心,維持企業的生產力及穩定運營。風險管理存在如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等管理工作中,但追其本質風險管理意為相關管理人員以對應手段實現企業內管理事物、企業員工等各環節的平衡。積極心理學中強調,對個體在困境中的力量發掘以及走出困境的方式、過程研究,有利于風險防御類積極情緒、品質的發現及研究,進而實現對該類品質的對應性應用,實現較強的風險防御結果。積極心理學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應用,企業內各層管理人員應在關注管理項目中問題因素的同時,以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進行分析研究,增強其中的優勢、改進其中的劣勢,進而使企業內各組織、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升。例如在企業營銷類風險管理工作中,相關管理人員應注重對營銷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分析相關消費者心理需求、市場需求、企業市場份額及競爭產品信息等等,從實際問題出發對企業內對應弱勢進行提升,以風險前規避實現企業風險的高效管理;例如在人力資源類風險管理工作中,企業內可重注對員工需求的充分挖掘,以此來進行企業文化的多樣化建設,以適度滿足員工需求的方式代替傳統“違約金繳納”等人員管理形式,充分提升員工對企業的信任感和忠誠度,實現人性化、高效化的人力資源風險管理。
結合以上,企業管理作為企業發展及生產的有效輔助力量,需要相關企業管理者的不斷總結反思和改進,在員工個人意識逐步增長的當今時代,適應于員工心理需求的企業管理有助于企業凝聚力的增長,為企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積極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企業管理者可參考從員工激勵、文化建設及風險管理三方面出發,結合企業內多層員工的實際需求實現各環節工作的高效管理,建設積極向上、團結一心的企業文化環境,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充足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