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紅梅 陳懷志(沈紅梅,聊城大學東昌學院;陳懷志,中國工商銀行聊城分行)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最早提出于2005年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的聯合國會議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發現,探索出一個致力于服務貧困和低收入群體的金融體系,將是解決收入分配不均和調解社會問題的強有力武器。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普惠金融和多業態中小微金融組織”,這是普惠金融首次被寫入五年發展規劃。消滅貧困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目標任務,而貧困的原因之一是貧困人口難以享受基礎的金融服務。發展普惠金融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經,又是打破當前小微企業發展僵局的迫切需要。各地人民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為發展普惠金融積極行動,通過改善農村支付、金融服務環境。中國OX銀行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商業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轉變觀念,健全機制,下沉重心,積極組織改革,發展普惠金融體系,讓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更多普助小微、惠及民生。截止到2018年6月底工行在全國成立了約230家小微中心,累計服務小微客戶超過百萬戶,投放小微貸款9萬多億元,覆蓋全行75%以上的小微企業貸款。
OX銀行發展普惠金融既是責任擔當,也是市場和機遇,但是在進行普惠金融營銷中遇到一些困境。
這是由客戶群體特性、銀行經營方式和外部經濟發展狀況等多種因素形成的結果。一是普惠金融客戶群體有其自身特有的特點,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和低收人群,具有散、多、小等特點,且彼此良莠不齊,差異較大。二是銀行業現階段既未建立準確衡量小微企業優劣的統一標準,又缺乏直接獲取客戶大量社會信息的先進手段和渠道,制約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化發展。三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大量信用信息呈碎片化分布;小微企業與企業主個人兩類征信信息交互不充分,未實現共享。
從經濟特征看,小微企業大多處于產業鏈末端,資產較少、工作崗位數量不多、財務管理不夠規范、平均生命周期短、抗風險能力低,其融資需求卻往往有“急、頻、短、小”等要求,這既是現實矛盾,也是客觀規律。二是小微企業大多是輕資產型企業,缺少合格的抵押物或恰當的保證人。在傳統“重擔保”信貸經營文化觀念下,銀行直觀認為該類業務風險大。三是銀行業現階段的組織結構、網點分布、人員構成及經營模式尚不能適應小型客戶數量短期內的急速擴張。
中國OX銀行的目前采用省級分行-市級分行-區域性支行-營業網點四級分級模式,基本能實現縣、市全境覆蓋。但工行的營業模式與服務主體決定了其無法像各地農村信用社一樣,以全面性的輻射到鄉鎮地區。以聊城市及下屬八縣市為例,OX銀行營業室及分理處全部集中在城區內,村莊、鄉鎮皆無網點分布。
目前,中國OX銀行以其獨有的經營規模和社會公信力參與融資活動,大力推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并通過上述途徑推銷理財產品、發布金融消息,以達到擴大本行影響力的目的。此外,OX銀行重視客戶跟蹤粘性,重視對潛力客戶、優質客戶的關系維護,周期性展開廳堂沙龍等方式加深客戶關系。但是,行內全部業務集中在網點。主要依靠廳堂式一對一營銷,這種營銷方式屬于被動式介紹,工作效率較低,對工作人員營銷能力有一定要求。
二十世紀末,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勞特朋提出了與傳統營銷方式相對的4Cs理論,分別指代Customer(顧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溝通)。本文針對工商行的普惠金融營銷困境,運用4C理論進行破解。
精確識別客戶需求,維護好顧客的忠誠度,是每一個企業必須優先考慮到的。銀行業如何獲客活客,與大中型企業客戶營銷策略是有明顯區別的。面向小微型企業、農民等客戶群體,應有新思路、新打法。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根據客戶年齡、繳納稅金、社會保障、水電費等情況,挖掘客戶特征,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將客戶市場細分,做到明確客戶定位,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情況推銷產品。避免因營銷人員主觀判斷失誤導致客戶不必要的損失。
消費者能為滿足自身需求愿意付出的最大成本,往往能影響到企業能為其提供的最優質服務。銀行必須考慮客戶為滿足需求而愿意支付的總成本,成本并不單指金錢方面,更包含其他難以估算的方面,比如前往最近網點所花費的時間,在廳堂等候服務的耐心消耗等。
與其他同類競爭銀行相比較,工行貸款類產品憑借低利率獲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由于其貸款程序繁瑣、個人征信要求高等原因,導致大量客戶流失,若能簡化流程、增加新的個人信用審查制度,而不是單單以在行內存款和個人信用檔案為依據,降低客戶時間成本及耐心消耗成本。為客戶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提高自身行業競爭力。
首先,考慮消費者購買產品、申請貸款等交易過程如何給客戶帶來方便,而不是先考慮銷售渠道的選擇和策略。OX銀行可繼續推行手機銀行等自助業務,完善手機軟件,擴大服務覆蓋率,擴大客戶來源,搶占偏僻地區的市場資源。
其次,在經費允許的范圍內增加非市區營業點。目前,OX銀行應追求的不應該是服務密集,而應是擴大服務的范圍。將服務區域由市區、城區擴展到鄉鎮地區,將服務對象由大中型企業擴展到小微型企業,必定能為銀行帶來新的市場資源和客戶資源。
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營銷溝通十分重要。溝通是交互信息、傳遞情報,邀約商議的前提,銀行要想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就要重視提高員工個人能力,根據普惠金融客戶特點,學習針對性話術,避免過多的專業性術語,使用平易近人的話語,同客戶進行深入交流。其次,開展區別與其他客戶的,面向低收入群體的營銷宣傳方式,比如金融知識普及、鄉村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同網點輻射范圍外顧客深入交流,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