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軍(保定樂凱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數據已然滲透到各大領域、行業的核心內部,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準確信息基礎,社會大眾逐漸意識到數據挖掘、整理的重要性。大數據為傳統貿易關系打開全新格局,企業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研究,能夠逐漸掌握相關數據蘊含規律,進而明確事物間的邏輯關系,以此確定最佳貿易模式與手段。
大數據來的,大數據指的是短時間內不能用常規軟件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的數據集合,只有在云計算及專業數據庫的配合下才能完成海量信息的歸納整合。大數據為企業的戰略決策制定、工作流程優化、經營生產增長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并表現出如下特點:數據含量非常龐大,存儲單位逐漸由PB 上升至ZB、DB;信息獲取及數據處理速度非常快速;存儲信息種類繁多,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全部包含在內;數據庫存儲的大量數據并不全是有價值信息,由此體現了的特點;數據來源可靠,數據信息真實。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社會大眾認識到來數據信息的重要性,人們不再盲目采集數據信息,而是著手探索其中蘊含的深層規律,以此掌握關聯事物因果關系。
微機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預示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世界范圍內的,國際貿易方式變得更為靈活、多樣。國際貿易如何在大數據時代獲得更為長遠的發展已然成為社會熱點議題,目前關于大數據時代的國際貿易研究主要集中在等方面的數據挖掘技術研究,以及大數據對國際貿易、進出口貿易的聯系與影響。就其廣度、深度而言還有待于進一步挖掘,不能僅僅停留在表層理論,只有全面了解大數據時代的國際貿易發展規律及邏輯關系,才能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壯大。
通過對國家貿易理論知識的深入探究可知,無論從哪個發展理論入手,國際貿易主體不同之處在于主體優勢的實際來源及特點。現有的國際貿易理論明確指出主體優勢主要涵蓋了使用技術、供給要素、市場需求、生命周期等內容,海量數據在其中發揮重要聯絡作用。數據作為重要的信息載體,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價值創造提供了基礎原料,可謂國際貿易動因的全新來源。企業在海量數據的支持下為其國際貿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不僅提高了企業核心價值,同時也在一定層面上展示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推動了國際貿易發展。
以往的貿易交易以實體貿易為主,貿易主體及交易商品需要耗費一定時間、到達指定地點才能進行價格協商及貿易選擇,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貿易交易成本,同時也容易帶來一定的經濟風險。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貿易商品相關參數得以通過平臺進行傳遞推廣,以此實現電子交易的目的。通過電子交易有助于貿易主體及交易商品擺脫時間、空間限制,貿易主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數據篩選與檢索,進而獲得最準確的商品信息。大數據技術的完善優化為在線交易平臺發展提供了助力支持,為國際貿易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供需鏈條,國際貿易逐漸凌駕于實體貿易,并占據了越來越大的貿易市場,同時也彌補了實體貿易短板及缺陷。
以往的國際貿易主要關注交易商品、配套服務及流動要素,雖然也存在一定的數據信息管理,但是卻并未將其與商品、服務、要素放在同等位置,只是粗略的對其進行了統計分析。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有效緩解了這一不良現象,國際貿易逐漸認識到數據信息交流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等全新貿易模式,此時貿易主體、交易商品、配套服務、流動元素、貿易信息等都處于同等重要位置。若相關企業能夠充分掌握、合理利用上述信息,就能夠準確預測市場規律及貿易走向,進而確保國際貿易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國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海量數據的分析、整理工作,大數據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已然成為市場經濟必然趨勢。
自,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專業技術、充沛資源占據了世界貿易龍頭位置,并將這一優勢保持。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也逐漸認識了國際貿易的重要性,并致力于貿易環境改良、貿易方式優化等完善工作,但是收獲甚微。大數據技術的出現推動了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發展,發展中國家開始著手數據信息的開發研究,并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對理論依據進行改良優化,以此實現科學預測市場需求,準確定位貿易主體,以此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避免出現供求失衡問題。
大數據概念的提出為國家貿易發展帶來無限機遇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挑戰,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家貿易管理需要使用到很多先進的數據提取、信息處理技術,以此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整理與分析。大數據表現出較好流動性、便利性,能夠拉近貿易主體與交易商品的距離,有助于貿易信息的傳輸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貿易信息竊取風險,極易造成不必要的貿易損失。有的國際貿易信息還會危及到國家政府及社會公眾的經濟利益、人身安全,一旦出現信息泄露或遺失,勢必造成非常嚴重的社會影響。
現代國際貿易與傳統貿易的區別在于數據信息更為透明、公開,由此為國際貿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實現了數據信息的集合管理,為企業的數據篩選與獲取提供了便利平臺,通過網絡微機技術能夠將國內外各行業的實時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實現了國際貿易信息化,以此確保企業相關貿易決策制定更為準確無誤,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貿易成本,推動貿易發展。
國際貿易若想得以發展壯大離不開各大金融機構的全力支持,金融機構在貿易交流過程中肩負著橋梁溝通作用,它們手中蘊含寶貴的客戶數據,如果能夠合理運用到國際貿易工作中勢必能夠獲得較好貿易效果。就國際貿易業務而言,金融機構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檢索明確客戶需求,通過一定創新手段為企業創造高額利潤,為國際貿易發展提供助力。
大數據若想發揮實際功效與作用離不開政府相關政策的調控管理,只有獲得政府批準,這些數據信息才能運用到相關領域之中。我國商務部門已經確定了9 大行業的大數據信息可以公開使用,以此滿足日益增加的政務、商務需求。于此同時,政府部門還需要建立數據信息監管制度,避免數據信息被竊取、濫用,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必須給予嚴厲處罰與制止。
為了提高國際貿易質量與效率,各大企業需要順應大數據時代發展需求注重聘用專業的數據分析人才,為企業的數據收集與整理提供可靠生產力。如果受到客觀條件限制,在短時間內無法聘用足夠數量的專業人才,企業管理層就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在企業內部進行人員選拔、培訓工作,將具備一定資質的員工整合起來,對其專業知識、職業素養進行集中培訓,并以優良薪資待遇留住這些全能人才。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國際貿易提供諸多便利條件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數據信息的深入挖掘與探究為國際貿易工作的順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相關部門需要就當前國際貿易工作面臨挑戰進行系統研究與分析,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策略以此提高國際貿易管理水平與效率,進而推動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