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吉林工商學院)
中小企業是企業技術創新的典型代表,“創新”對于中小企業生存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豐富的創新活力和創新動力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這種影響下,廣大的中小企業才得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眾所周知,大眾對創新能力的認知是從淺入深,人們也了解到創新成為了中小企業立足社會的核心能力。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主要指以往中小企業主要經營思路是對生產要素進行重新的整合,如今是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創新,這種創新是創造性的一種運行模式,更是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
1.創新工作意識
中小企業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經營的實際情況,認真謀劃發展的出路,不斷尋找能使自身發展的動力,這就需要各中小企業將創新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因為一旦失去這個優勢,就如同無源之水,發展空間將會受限。
2.資源整合
中小企業生存的條件是使能利用的各種資源都加以整合,要想取得預先的目標,因此,必須要發揮出中小企業這種能將資源充分利用的能力,可以說,這也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路徑。
3.技術支持
技術是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持久動力,如果創新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堅實的技術做后盾支撐,那么就會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阻力,更談不上持續發展。
4.目標清晰
目標明確且清晰是廣大中小企業發展的源動力,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設定明確目標有十分緊密的聯系。
如若能將創新能力提升納入到本企業發展的規劃中,必將對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先機增加砝碼。
5.管理制度要不斷創新
工作制度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制度更是具有保障性作用。一般來看,成功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具有健全并且十分完善的管理制度,這些制度不僅僅是規定和限制,更是一劑可以使中小企業朝著科學方向發展的良藥。
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企業家自身對于創新及管理的認知。吉林省中小企業的企業家缺乏重視企業文化及推動創新能力發展的理念,尤其是在整個生產管理過程中沒有將創新融入其中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支持,這些不單單會影響創新活動開展,更使中小企業缺乏內部的動力來源,沒有前進的方向。因此,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生產效率低下,經營方式落后,不能緊跟時代步伐。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東北經濟發展速度不快,雖然國家重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但是由于整體經濟發展環境低迷,因此在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及重視程度上都不夠,導致很多高精尖人才流失嚴重,失去了機會和空間更大的南方,這嚴重影響了地方中小企業發展。企業的發展,其實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及發展,但是很多吉林省的畢業生即使在本省中小企業工作了幾年,但是一旦積累了相關工作經驗后就轉身跳槽到其他大型企業那里,不再被中小企業所用,更別提能為本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添磚加瓦。
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與大型企業有一段差距,但是服務在銷售過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隨著吉林省中小企業不斷壯大,很多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了服務的重要性,特別是要根據大眾需求不斷調整經營策略,不斷加強和社會的聯系,對服務種類和程度不斷研究和創新,緊跟時代步伐,讓滿意的服務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重視程度還不夠,特別是政府政策不配套,導致中小企業創新力不足,積極性不高。
中小企業要取得長足發展,需要對原有工作理念不斷深化和優化,并且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樹立正確的發展導向并貫徹到整個實踐過程中,根據市場發展需要推動吉林省中小企業的長足發展。另外,工作理念上的不斷創新也可以推動企業在發展中具有良好的保障。同時加強企業家精神的建立。因為企業家和一般的企業參與人不同,他們擔負多種角色,既是企業的主體既掌舵人,又是企業的參與者。而中小企業的企業家更應該能審時度勢,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既是把握市場動向,掌握第一手資料和信息,因此,中小企業的企業家更應該親自參與創新活動,這樣更有利于保障決策的實施。
企業文化不斷創新指的是一些對企業長遠發展有導向作用的特色文化。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機制也相對靈活,所以在創新特色文化上有一定優勢,那就是要不斷激勵員工集思廣益,讓每一位員工就積極參與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調動員工的創新熱情和積極性,這就要不斷制訂一系列政策制度及保障措施,如果員工沒有熱情,那么創新無從談起。因此,中小企業應該不斷組織員工參與培訓,制訂有效的獎勵措施,對于有特殊才能的員工給予扶持政策并營造企業創新文化氛圍。
創新包括很多方面的創新,比如生產流程、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及生產方式。為了實現企業發展必須對企業的生產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需要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市場為導向,把企業本身作為技術創新的主力軍,以產品為核心,實現高科技在技術上的應用,進而通過新產品吸引人的眼球,讓這樣的產品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發展,這樣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優勢,進而收到良好效益。
任何經濟活動都離不開市場這個驅動器的管制,因為所有的市場經濟活動最終都以是市場的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這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生存的第一法則。目前,吉林省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十分無助和無奈。因此,需要吉林省中小企業不僅在發展的道路上要了解現有市場,更要不斷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抓住潛在需要和本地市場競爭的優勢,開拓新市場,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對中小企業而言,創新能力是其生存的靈魂,企業要深刻認識到強化創新能力的必要性及其緊迫性,并將其貫穿于生產和經營的實踐中。隨著經濟的發展,吉林省中小企業為了不斷發展壯大,需要實現生產方式及形式的多樣化,同時中小企業要想取得深入發展,必須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門應該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多下功夫,多出臺相應政策,這樣讓中小企業在良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