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飛(深圳市坐標建筑裝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中成本控制的定義是指在企業一段時間內的產品生產經營過程當中,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利用特定的管理和控制機制為企業的利潤實現最大化,最大程度上減少成本的付出與企業資源的浪費,以達到最終的企業總收益增長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目的。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也是成本管理的有效實現渠道。企業中成本控制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它貫穿于整個生產過程當中,從一個產品原料的采購,生產,加工再到成品,運輸,銷售一整條鏈。成本控制根據時間可以分為預先控制,過程控制,事后控制三類。企業管理中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幾種特點:
(1)可選擇性:成本控制的方法不止是單一的一種方法。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種,企業的管理者可以根據企業的目前的經濟狀況和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選擇一種甚至是幾種適合與本公司的成本控制方法。
(2)較強的針對性與目的性: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是很明確的,針對不同的生產階段所實施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產品最開始的原料采購的時的原料價格控制,來源控制,產品生產階段所使用的工藝和生產設備的選擇與耗費的人力與物力資源的選擇和控制。產品加工,產品出廠,宣傳銷售每一個步驟都有其相對應的控制程序與規章制度,所以說成本控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3)全體動員性:成本控制管理不是簡單的靠某個或者一個人憑借規則去執行,而是需要企業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節約成本避免資金和資源的浪費。從每個人做起,樹立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只有企業全體員工都參與其中了,才能收獲最好的成績。
1.成本控制的內容
成本控制是企業中成本管理中的核心組成部分,成本控制應該本著科學的方法,精確的數據,一切服務于企業利益的原則來進行實施和管理。企業中成本控制的內容主要分為3 個部分,原材料的成本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事后成本控制。
(1)對原料的成本控制:原材料的成本控制也就是對產品生產之前的控制。防患于未然,從源頭開始抓起。在這一環節過程當中主要包括產品原材料采購的成本控制,生產工藝流程設計的費用控制等等。在保證產品質量不收到影響的前提下,努力壓縮原材料采購和生產工藝的成本來使得企業資金節約,從而達到利潤的增長的效果。
(2)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整個成本控制過程之中的重中之重。因為產品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方面比較多,所需要的材料和資金也比較多,例如生產人員的工資費用,生產設備的費用,原料的使用等都是需要進行成本控制的。甚至可以說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整體成本控制的效果。
(3)事后成本控制:即在產品生產之后到產品銷售到消費者手中的這一時期的所有程序稱之為事后成本控制。包括產品的包裝加工,入庫,營銷宣傳,銷售等。在此階段企業有可能會因為增加產品的銷售數量而制定一些方案,例如打折,買一贈一活動等,這樣一來可能就會考慮不到產品成本的問題而導致產品成本高于銷售的價格,最終導致企業賠本甩賣的結果,損害了企業的利益。所以在這一階段應實施成本控制,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2.成本控制的方法
(1)標準化控制方法。隨著我國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標準化管理也成了企業的要求之一,它是企業的一個指標。在這個指標之上就表示達到了標準,低于這個制定的指標就說明沒有達到企業要求的標準即沒有達到標準化,它起到了一個衡量監督的作用,促使企業的生產發展符合標準,是企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一種方法之一。
(2)計量單位標準化。企業的每日的生產量都需要有一個數據的記錄,這個數據要求要非常的準確精準不容許出現錯誤,就這要求計量的標準化,計量數據的準確才能保證成本控制的精準性。設想企業如果要對原料采購做數據的統計與控制,如果沒有對原材料采購數量的精準數字怎么能夠保證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也就談不上控制了。
(3)產品質量標準化。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的形象,也是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個最為主要參考的項目,是企業產品打造品牌效應的依靠點。公司所生產的每個產品它的質量都是相同的不存在差異化,所以公司都會制定一個質量標準化,并且產品生產都會依照這個質量標準進行生產。
3.定額法
定額法最早是由西方管理學之父泰羅在他的著作《管理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來的概念,它是指對員工每天的工作量實行定量定額。這一理論一直延續使用到現在,現代企業還在使用。定額不僅僅是企業員工生產多少量的定額,還包括企業每日生產耗費的人力費用,財力的費用,時間的一個定額。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保證每日定額范圍內實施的。假如一個企業內沒有定額就相當于企業每日生產及生產消耗的量都是自由的,沒有記錄的,企業想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想消耗多少就消耗多少,若不進行成本控制,這樣會導致企業不需要的資金大量浪費。
4.全面控制法
全面控制法就是指對參與產品生產的全部過程進行控制不落下一個環節一個步驟。全面成本控制相對于其他控制方法的特點是對控制的范圍較大,它對企業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原料,耗費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都進行了管轄控制。更大程度上加大了成本控制的力度與作用。
企業在實施成本控制管理過程中普遍出現一個問題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更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忽略了成本控制管理的體制。可能是由于中小型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缺少相應方面的人才所導致的,企業沒有相應的部門或負責人去采用專業化水平制定一套科學的成本控制管理體制。這種情況將會導致公司管理人員對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管理體制使得無法實現成本控制的效用無法實現到最大。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存在著成本控制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導致企業產品生產所使用的成本費用高。就拿來舉例,公司并沒有制定一套適用于本公司的一套科學的成本控制管理體制,在一些管理職責方面,由于沒有完整的成本控制管理體制在成本預算上出現問題時,不能夠找到確切的第一負責人,企業也無法短時間內找出環節的問題點,導致企業會承擔很大的利益損失。更加不利于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對于企業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還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的管理水平。國外發達國家的管理水平高不僅僅是因為生產水平的先進,更重要的還有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視程度。針對本企業發展的情況,制定一套屬于自己不可復制的管理體制,就拿對于成本控制管理來說,他們會有專門的人才來對成本控制進行管理。而我國企業目前把更多的精力與眼光放在了企業總收入與盈利上,而忽略了企業經濟軟實力的發展。尤其是國內一些中小型的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概念和意識很薄弱不夠重視,這就使得企業利潤的增加受限,一些優勢的方案根本利用不了。
企業成本預算簡單來的說就是指,企業在進行產品的生產投放之前,事先對這個產品從最開始的原料采購到最后環節的銷售的一個整個過程的總成本的計算,對企業成本的控制作為個依據。一個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管理的成果如何實際上與成本的預算是離不開關系的,預算的結果準確,企業對于產品的一切成本控制的管理都依照著預算數據來進行,那么成本控制大多不會出現失誤和虧損的情況。總的來說預算水平的高低是成本控制成果好壞的前提與保障。
要想使得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發揮更好的作用我國企業就必須多向國外發達國家的企業學習他們先進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再結合著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去實施。如果我國中小型企業主還在用以前的老的一套的管理方法去對企業進行管理,沒有根據市場的變化去制定新的成本控制管理體制,自然也就跟不上適應不了市場的新需求,導致了企業不能進步與發展。我國企業可以采用將成本控制具體到沒一個員工的身上,每個人在什么生產環節怎么去做可以滿足企業對成本控制的要求,才算是合格的。
如果想要提高整個企業人員對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視程度,首先就是先使得企業高層管理者對成本控制重視,了解到成本控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只有企業高層管理者對成本控制足夠重視了由自身做出表率,影響下屬,制定一個成本控制管理體制并嚴格的按照這個體制對每個員工監督考核與員工業績形成關聯關系,就會使得企業每個員工對成本控制引起重視。一個好的管理者是有高瞻遠矚的眼光有運籌帷幄的能力,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做出一個完善的計劃。一般都是管理人員制定某個規定并下達下去,基層的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由員工去具體的實施。本身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由于管理水平的落后理念的陳舊對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不了解沒有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將成本控制管理的要求下達下去自然基層工作人員是不會考慮得到。
一個企業的成本控制預算水平的高低與預算編制人員的水平是有很大的關系的,成本控制預算人員的水平高那么所得到的預算結婚應當是接近成本控制結果的。一個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管理的成果如何實際上與成本的預算是離不開關系的,預算的結果越準確,企業對于產品的一切成本控制的管理都依照著預算數據來進行,那么成本控制大多不會出現失誤和虧損的情況。總的來說預算水平的高低是成本控制成果好壞的前提與保障。
在企業管理水平意識的提高和不斷發現的過程當中,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以使得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對企業形象,企業產品質量不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努力將產品生產的成本縮減到最低從而降低企業的成本消耗,增加了企業總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