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琳(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自黨的十八大召開后,黨中央把扶貧開發納入到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當中,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2016 年12 月,在國務院頒布的《“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精準扶貧的地位更加突出。之后,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又提出了要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然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精準扶貧存在著很多違規行為,甚至性質嚴重,造成了違法,使我們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更加困難。因此,我們應當對此進行改進,創新我們的工作思路,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尋找新的工作方法,使“精準扶貧”政策落實到位。
精準扶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精準扶貧審計,是指國家各級審計機關根據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在準確識別貧困人口的基礎上,對精準扶貧全過程實施審計監督,以審查精準扶貧政策、資金以及項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重點的政府行為。
在傳統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一般采用事后審計,去分析和研究那些已經收集到的數據信息,然后來確定相關部門是否合理開展了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審計工作相關功能作用的發揮,使扶貧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這也為審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將大數據引入精準扶貧審計領域中,也可以為脫貧工作提供更多助力。
全面跟蹤審計是指該記錄按事件從始至終的途徑,順序檢查審計跟蹤記錄、審查和檢驗每個事件的環境及活動,在進行精準扶貧審計時,需要進行全面跟蹤審計,來確保相關政策得以落實,以及貧困人口的相關權益得以保障。但是目前,全面跟蹤審計在精準扶貧中落實并不到位,這是因為:第一,對于全面跟蹤審計的研究,我國比較滯后。一方面對此理論認識較晚,另一方面,缺少相關的實戰積累,而作為審計人員,相關意識薄弱,在扶貧審計工作中不能較好的開展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審計監督,一般只是用以前的經驗對結果做一個反饋,并以此來代替全過程跟蹤審計。第二,全面跟蹤審計需要耗費的成本較大。全面跟蹤審計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為了提高審計人員相關能力的專業素質,需要付出較多的成本。
審計方法是審計人員用于開展相關審計工作,并以此完成審計任務所采用的工作方式。精準扶貧審計的特點有:第一,涉及范圍比較廣;第二,審計對象比較復雜;第三,專業性較強,并且審計機關可能會面臨很多困難,例如:必備的審計資源嚴重缺乏,審計任務過于繁重,審計時間太短等,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滿足不了精準扶貧審計的工作需要。尤其是隨著對跟蹤審計有更新要求的提出,精準扶貧審計工作難度越來越大。一般在進行審計時,仍然主要采用傳統的審計方法,也就是審核財務賬簿、核對相關憑證單據,手工計算分析數據等,給審計工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影響了審計質量和成效。
在精準扶貧評價方面,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辦法,例如對專項扶貧資金如何進行績效評價,以及對于脫貧工作成效如何評定考核等,但是,卻沒有相關的辦法和指引去考核相關審計。由于相關評價指標體系還不健全,導致審計人員在最終的工作評價中得不到全面的考核結果,從而影響審計的客觀性。并且,由于沒有一個健全和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去對精準扶貧審計進行評價,審計人員在進行評價時就會缺乏相關依據,最終難以形成一個定量分析,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實現審計目標。
我們可以將大數據引入精準扶貧審計相關領域,使其從原來的事后審計轉向全過程審計,然后去利用大數據的相關資源,去論證精準扶貧項目,然后去實施,最后去評價扶貧效果,對這一系列的工作去進行實時審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評價出最終的扶貧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得出資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的結論,以此可以減少國家扶貧資金的浪費。之后,相關審計部門通過后續的跟蹤審計,去審查審計的整改情況,然后為政府的相關部門提供數據去進行客觀公正的考核。利用這種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地運用審計結果,并且對精準扶貧審計的作用起到了加強的效果。于此同時,相關審計部門還應當充分利用數據庫資源,對扶貧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全面的分析,并設置精準扶貧審計預警機制,發現扶貧工作中潛在的問題,對屢審屢犯、屢審不改、整改不力等情況進行嚴格把控,充分發揮審計作用。
采取先進的審計技術和審計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審計效率、擴大審計覆蓋面。審計方法需要創新,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進行,使得審計結果更為精確,同時,也能夠緩解人員不足的壓力。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來實現數據的內部共享。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建立精準扶貧審計相關的數據庫。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提高審計效率,同時也保證了審計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我們只有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精準扶貧審計監督評價體系,在進行評價時才能保持其客觀性和準確性。因為評價體系在建立時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選取相關指標時,指標的合理性和適用性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相關的技術,篩選有用的指標,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精準扶貧審計評價體系,對政策的落實、資金的使用以及項目的進展等情況加強數據共享,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并對審計結果進行公布,提高扶貧項目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