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娟(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電子商務專業在我國高校開設的較晚,2000年底,教育部首次批準西安交通大學等13所高校設立電子商務專業;2001年,又準批了石油大學等83所院校開辦電子商務專業。截至2017年,我國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已達455所,其中民辦高校里面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時間也不長。民辦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因此實踐教學已成為民辦高校的教學主要目標,由于該學科興起的時間較晚,所以導致了該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有很多不足。比如:電子商務專業老師缺乏,大多數不是管理專業出身的老師,就是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老師,有很多實踐教學經驗的老師就更少了。電子商務行業在我國雖然興起的較晚,但是發展非常迅速,變化也快,但是現在與之相關專業的實踐教材大多數都非常落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高校中成系統的實踐設施也缺乏等。*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成立于2004年,電子商務專業開設于2016年。目前我院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如下:
現在我院已經和三家電子商務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成立訂單班,其中一家為世界500強企業。企業會定期派相關的專家來學院進行授課,學生也會在相應的時間去企業頂崗實習,獲得企業肯定的學生,畢業后采取自愿原則留在企業工作。通過校企合作使學校和企業達到雙贏的效果。16級定崗實習的學生中,有的學生已經成為企業的骨干。
目前我院電子商務專業開設的實踐教學環節一般是在專業機房完成,模擬軟件也是常規的模擬軟件。今年借助校企合作中的一家企業,開放了后臺,讓學生看到了真正電商平臺的后臺是什么樣子,學生上課的興趣倍增。
人才培養計劃也在每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特別是在實踐教學課程方面,每年也在增設,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
學院每年會在4月份開展電子商務大賽和創新創業比賽,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與項目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參與熱情高,每年也會在省里,有的在全國獲得好成績。
在課堂上我們也設置了相關的比賽,例如在網店運營課程中設置了店鋪裝修的比賽;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中我們設置了“無現金出行旅游項目”的比賽,大大提高了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現在我院電子商務專業老師4個人,3人碩士,1人本科。在職稱上1名副教授,2名講師,1名助教。從專業出身來看,1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老師,其他3名為管理類出身的老師。目前,很多電子商務人才都不愿意來高校教書,更愿意進入了相關的企業就業,導致現在很多高校中的專業老師很多都是轉型而來,更不提有實戰經驗了。
目前我院電子商務專業的機房只有1個,簡陋的攝影室一個,并沒有相關的物流、網絡客服實訓室等,加上專業器材也很落后,導致教學效果不好。
目前該專業現有的幾個模擬軟件用起來非常的死板,完全沒有互動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模擬環境中,沒有真實的消費者,有的學生兼具系統管理者、銷售者及消費者的多重身份,難以模擬瞬息萬變的市場。第二,模擬軟件交易流程簡單,界面單調,學生只需按系統所規定的路徑操作,所反映的電子商務過程不是動態的。第三,模擬軟件交易模式單一,而實際的電子商務模式多樣,新模式不斷出現,新商務應用及手段不斷更新,模擬軟件難以有效更新。第四,在模擬實踐教學中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內容偏少,驗證性流程性實驗內容偏多,實驗過程變成重復的復制和操作的過程,缺乏創造性,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但是目前市場上相關的教材大多數是很陳舊,空洞貧乏,脫離企業實際,大多數都偏重于理論,實踐內容少,教材內容應用價值偏低,想找到一本很好的教材都很難,導致實踐教學流于形式,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離。
(1)學院可以在招聘人才中適當的降低學歷的硬性要求,要把實戰經驗作為招聘的主要條件。
(2)寒暑假可以讓老師去參加相關權威機構舉行的培訓學習,也可以平時讓老師去電子商務專業辦的好的高校去聽課學習,學習的時間可以適當的兌換課時。
加強電子商務專業的硬件設施,比如攝影室,直播室,網絡客服實訓室等。添置完整的器材,實訓室的布置最好能以電子商務企業的工作環境為主要參考,脫離機房式布置。軟件方面,與電商相關的信息技術系統、ERP系統和電商相關的圖片處理與信息處理的操作軟件必須一應俱全,同時還應該配備小組討論區和企業沙龍的區域,方便小組內部的討論交流。
模擬真實的各大平臺的運營方法。畢業后學生去的電子商務企業工作都是要去真實實操各種平臺,如果我們在學校里面沒有這種仿真的模擬平臺去訓練,那么學生出去后該怎么就業?老師沒有這種模擬平臺去授課,那么知識永遠會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無法讓理論與實踐做到真正的結合。
在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中,學校參與的積極性往往大于企業的積極性,如何更好地加強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我認為除了完善校企合作中的重要環節外,培養的對象應該不只是學生,也應該包括老師。老師可以去企業掛職學習,學校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創造條件,為進入企業一線的教師在職稱評定、薪資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企業也可以派專家來學校對老師進行培訓。在校內相關專業的比賽中,可以請企業相關專家作為指導老師。在畢業生設計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參加相關企業的科研項目,作為畢業設計的選題,學生自身不僅也得到了鍛煉,也可以為企業的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增加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把比賽作為實踐教學環節,我們學院是享受到了益處。只有開展相關專業的比賽,才能提高學生的動腦能力,也能提高指導老師的實踐能力,才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投入資金創建電商創新創業實訓園區,設置創新創業實踐學分,甚至可以以電商創業來代替畢業實習,并依據創業成績置換學分,以鼓勵學生創業,在實戰中提升專業技能。
鼓勵本專業有資歷的專業老師編寫案例和實訓指導書,并給以一定的科研政策傾斜,激發老師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