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堂(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學院)
高校審計模擬實訓課程主要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財務工作日益復雜化所產生的新的教學活動,其主要是通過綜合理論課程和具體實踐活動,培養具有會計崗位操作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財會人才。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的財務應用相關手段發生來巨大的變化,而作為重要財務應用人才的培育基地,高校基于大數據時代展開對審計模擬實訓課程展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的財務會計相關工作直接影響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提升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企業擁有高級的財會專業從業人員,能夠以專業知識創新理念完成企業得到財務相關工作。職業院校在此為社會財務工作提供來源源不斷的人才隊伍,這些人才通過對綜合理論課程和具體實踐活動探索,逐漸能夠適應各行業的財會工作。但是這需要高校的畢業生經過一定時間的時間探索才能夠提升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在社會轉型時期而言,實踐應用人才的缺失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規避這一挑戰,當前在職業教育中,其人才培養方案中導入了審計模擬實訓課程。將對財務專業畢業生的實踐活動提前到了學校教育活動中,提前培育財務人員的實踐操作能力,確保學生在進入專業工作中,能夠縮短其社會適應期,更好的發揮專業知識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發展是日新月異的,教育體系中所展開的實踐活動同是社會實際發展需求具有時間差,而要改變這種時間差,必須能夠持有改革創新的理念來開設審計模擬實訓課程,確保實訓課程真正的符合實際的財務專業能力需求。
第一是大數據時代下數據的大爆炸給審計模擬實訓課程帶來豐富的綜合實驗材料。審計模擬實訓活動是模擬審計對象在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憑證,報表等財務信息,還有企業的產品信息,企業內部結構信息等。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所面臨著的內外部發展環境越發復雜化,這也給審計模式實訓的材料設計帶來更高的要求和難度。教師若是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大量的時間投入,是無法完成大數據時代下的審計實訓材料設計的。
第二是大數據時代下要求審計工作更加具體細化。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的爆發,分析利用是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資源所在,也由此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更繁瑣的數據資源,在此形勢下,企業的內部數據材料,經濟業務活動也越來越繁瑣?;诖藗鹘y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中的簡易化的審計程序不再能夠適應當下的社會實際需求。
第一是大數據時代下的審計模式實訓課程教學資源不足。根據上文可知審計模擬實訓課程的課程資源設計需要教師發揮主體性,根據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展開優化設計。并且在審計實訓活動中對于學生的時間操作能力進行有效的引導。但是事實上在信息大爆炸的當今時代,職業教育中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從業教師,其關于審計知識的儲備仍舊是一些老舊的知識,其缺少對自己知識儲備的優化升級。如有的教師僅僅是根據理論知識推導設計實訓資料的,并沒有真正的接觸過審計實務,導致在這種師資力量教導下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學生的能力同實際工作需求差距較大,無法真正掌握審計流程。
第二是現有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的教學設備較為落后。在傳統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中,采用的是傳統的會計財務手段,如利用賬薄來進行資產核算,進行財務預算。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下,會計電算化時代的來臨,使得會計財務的實現來軟件化發展。與此同時在審計模擬實訓活動中其需要審計證據才能夠形成審計活動,而因為當前財務審計工作越發重要,其相關資料已經成為企業的信息資產,需要進行保密。因此事實上,當前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中缺少必要的審計資料,且由于缺少審計相關軟件,其不能夠進行聯網展開模擬審計工作。
當前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不足的情況要求學校能夠重視對審計實訓教師隊伍的再教育再學習的力度。如通過寒暑假或是采用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定期組織安排教師前往合作的企業單位展開項目學習,如在這一學期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開設之前,之前的一個暑假中教師就前往該企業提前接觸該企業的審計業務,在實務中鍛煉自己的操作能力,并且了解一些財務工作的細節,包括工作中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的方式。如此在審計模擬實訓課程中才能夠更好做好教學指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另外學校還可以導入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機制,通過聘請會計事務所的專門的審計人員前往學校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當指導教師的方式,來確保學校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更加的詳細專業具體。如注冊會計師能夠更加恰當的利用計算機程序進行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的錯誤的指出。
根據上文可以知道,在大數據時代下的職業院校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所需要的審計實驗材料越發的復雜繁瑣,且資料收集設計難度也成為制約審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當務之急可以通過創設審計模擬實訓課程數據庫的方式,實現審計模擬實踐材料設計的高效高質量發展。如一個地區的校企合作中的企業單位和職業院校,可以構建其一個資料信息庫,企業可以將不影響自身經營的相關審計原始數據上傳上去,而學校也可以將自己所設計的實訓模擬的資料上傳上去,便于資源的共享,增加學生對于各個行業企業的認知,提高其對于社會從業的適應能力。如企業提供經濟業務發生往來的各種原始憑證,對于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以及管理制度進行資源共享。
對于審計模擬實訓課程活動而言,會計電算化時代的到來,要求傳統所展開的審計實驗內容,審計實訓的流程都要實現創新變革。因此通過改善教學環境,引入審計軟件,對于審計模擬實訓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的優化管理至關重要。如當前可以實現對審計模擬實訓考評體系的優化設計,將學生對于一些審計軟件的應用操作納入到考評體系中,確保學生能夠展開高效的審計軟件操作。而這一切實現的前提在于學校能夠為審計模擬實訓活動提供必要的審計設備和軟件。如購買相應的審計軟件,在審計模擬實訓課程中借助審計軟件,了解審計業務,進行上機操作。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下給高校審計模擬實訓課程提出來新的教學任務,在現有的高校審計實訓課程教學活動中所擁有的教師資源,教學設備以及展開的財會實訓操作活動明顯不能夠適應大數據時代下的社會發展的需求。基于此站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社會審計工作特點,把握大數據技術手段,進行審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成為當務之急。首先是要求能夠展開對實訓課程教學資源的優化創新,通過大數據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資源的豐富化創新化發展;其次是要求能夠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發展,如教師必須能夠時刻掌握企業的財務審計的工作具體需求,如此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引導以及專業素質培育;最后是要求能夠進行展開教學設備的優化創新,引入符合大數據時代下的各種審計軟件,信息化會計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