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近年來,網絡紅人(以下簡稱網紅)成為熱門的話題,自2016 年網紅經濟爆發,網紅的商業價值和巨大潛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挖掘。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熱衷于網絡、游戲、追星、享樂等,很多中職學生都夢想成為網紅,他們大多都是網紅的追捧者,也有部分已經成為網紅,這些人大部分成績都不是很好,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熱情,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得過且過。但是,他們的信息來源非常廣泛,外界誘惑非常大,學校的課程學習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自媒體工具已經成為他們自我推廣的一個重要工具,然而,由于他們思想還不夠成熟,對世界的認識不夠全面,部分學生價值觀出現偏差,如果學校不加以引導,就會導致學生利用自媒體傳播負面信息、道德喪失信息甚至觸犯法律。
截止2018 年12 月,網絡視頻、網絡音樂和網絡游戲的用戶規模分別為6.12 億、5.76 億和4.84 億,使用率也分別為73.9%、69.5%和58.4%,短視頻用戶規模也達到6.48億,用戶使用率78.2%,眾多企業看到短視頻所帶來的商業利益,紛紛布局短視頻,但是優質的內容才是各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傳統的自媒體運營課程僅是介紹工具的使用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也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工具。
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通過在自媒體平臺、網絡銷售平臺展示和推廣學生自制的手工制品,將產品營銷、產品展示和教學三合一,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同時也讓學生學習融入到市場運作當中,將所學的知識完全運用到市場推廣,不斷的根據市場變化做出相應調整。整個過程既是以產品銷售為主的產品展示、營銷,同時也是教師教授自媒體運營課程,實現產教融合、學生技能與企業崗位市場需求完全對接,切實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推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教師通過協助學生創作優質的短視頻、商品的拍攝和微信公眾號文案的編輯、指導學生如何才能正確、有效地展示和銷售商品。整個教學活動圍繞著產品展示和銷售進行,學生始終處于主導地位,通過網友的關注度、產品實際銷售量來對學生進行考核,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自媒體運營課程完全融入到電子商務網絡營銷中,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一的職業教育教學目標。
建立以滿足學生直播、商品拍攝、產品展示、商品拍攝后期處理、營銷策劃文案編輯等多功能結合的教、學、產、研、銷電子商務實訓基地。該實訓基地完成商品從售前、售中、售后的整個網絡營銷過程,完全與真實的電子商務運營公司保持一致,在這里他們不僅僅是學生,更是銷售人員、策劃人員、客服人員、網店老板、網絡主播、攝影師、商品圖片后期編輯人員、微信公眾平臺寫手及推廣人員等,不再是簡單的模擬實訓,所有的操作都直接面對社會,面對整個市場,他們的每一步操作都會對銷售業績有著重要影響。
充分利用近年來比較火的自媒體運營平臺,如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自媒體運營平臺始終都是圍繞銷售和推廣學生制作的手工制品為主,充分展示職業學校特色。首先創建引人眼球的短視頻,既要展示學校風采和職業學校學生特色,又要充分體現產品的特性。與此同時,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也開始大力推廣宣傳,吸引更多的人加關注和留言。當然,所做的自媒體運營無非是為了網絡營銷平臺的推廣和商品的銷售,利用淘寶建立網上銷售店鋪,學生完成網店申請——網店裝修——產品拍攝——產品后期——產品上架——產品管理——產品銷售——售前售后客服全過程。
對學生生產性實操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360 度無死角考核,即從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規范兩大方面進行評估。學生的銷售業績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點,所占60%的比重,職業素養和職業操守占40%。學生的銷售業績包括網民對學生作品(短視頻、網店、微博、微信等)的關注度、頁面瀏覽量、點擊量、成交量、回復率等等;其次,對學生操作過程中是否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對于違紀違規的操作直接定位零分,全程完全參照企業的考核方式進行,反映出學生的真實能力和水平。
網紅經濟推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其帶來的商業價值和巨大潛力不可估量。中職學校學生正處在追星、享樂的年紀,他們對于網紅莫名的崇拜,甚至部分學生盲目使用自媒體工具傳播負能量、道德淪喪的信息以博取大眾關注度,對于整個社會和國家都造成較差的影響。中職學校有責任也有義務培養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自媒體工具,為社會創造更好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