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曉婧

“嘀嘀”幾下操作,教室前方的大屏幕上立即呈現出一個復雜的三維模型。360度旋轉,學生可以清晰地理解“頂點”“邊面”等概念。沒有人把切成立方體形狀的土豆當成教具,沒有人抄板書,科技產品會自動記錄老師的授課內容,整理成筆記發給學生?!叭咧v臺一塊黑板”式的傳統教育模式正在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應用于教育場景,“教育+科技”的結合日趨深化,一種全新的教育生態體系悄然而至。科技將為教育帶來怎樣的幫助與改變?技術在教育中的深度廣泛應用,能否推動教育整體的公平化?《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聽其講述科技帶給教育的助力與革新。
當科技遇到傳統學科
12月4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新峰會現場,湯道生正式發布了“騰訊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決方案”。湯道生表示,最近出現了很多如“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的行業亂象,這也讓人反思,教育科技化的內核到底是什么。“科技助力教育,其本質是為人服務,應該以人的發展為準則”。
圍繞科技究竟該如何與傳統學科相結合這一問題,湯道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在騰訊構造的教育平臺中,人工智能可以較好融入教材。比如老師在屏幕前講解某一科目的內容時,能夠充分利用互動視頻,讓抽象概念通過可視化的方法展示出來。他本人最近也在利用該平臺復習以前學過的微積分,把抽象的公式放在三維環境中去理解,感覺比以前體會更深。人工智能還可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不需要所有人做相同的題庫,而是各自查漏補缺,復習薄弱知識點。
湯道生告訴記者,科技在教育方面的應用絕對能讓學生真正享受學習的過程。他認為,學生之所以失去學習興趣,一般都是在過程中遇到困難,一些知識點沒能充分理解,走到下一步就跟不上了。如果能通過更有效和個性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將難點逐一攻破,一定會激發他們更大的興趣。另一方面,他們也關注如何讓學習內容變得有趣,比如把游戲化的設計理念融入到教育產品中,這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科技助力教育普惠
提起“科技+教育”,往往給外界一種只有富裕家庭才能承擔的印象??萍寄芊裰档徒逃杀荆沟闷胀ㄉ踔霖毨Ъ彝ヒ材軓闹蝎@益?針對《環球時報》記者的提問,湯道生給出肯定答案:“貧困地區很多時候缺乏優質的教育資源。線上課堂和數字化工具可以幫助他們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的方法學到和一線城市小孩一樣的知識?!?/p>
今年4月下旬,滄源縣勐董鎮芒回小學的孩子,第一次接觸編程,興奮不已。騰訊教育4月初向滄源縣捐贈了“騰訊扣叮”——一個面向6至18歲青少年的編程軟件教育平臺,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輕松掌握編程的基礎知識。
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滄源佤族自治縣,在全國率先全縣普及編程教育。副縣長楊金勇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邊疆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不應再落后。至少在編程這件事上,他們應有機會和發達地區的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面向智能時代的到來,孩子應具備信息化的眼光和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并具備更好的參與和改造這個世界的能力。
科技和教育有機結合,是否意味著未來一代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競爭本來就很激烈,不管有沒有好的教育工具。因為資源有限,人很多,自然會有競爭?!睖郎鷮τ浾哒f,“科技能讓所有小朋友在一個起跑線上,公平化的普惠教育抵達貧困地區,讓大家都有競爭的機會,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實現教育普惠之后,學區房是否還有市場,湯道生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治理問題”,他不知道還要多少年,人們不再需要把物理資產跟學習捆綁在一起。
未來發展前景
“打破時間、空間、身體限制,‘科技向善助力個人成長”是騰訊在設計產品時考慮的一大因素。盲人學員小韓就是突破身體束縛的一個例子。小韓10歲時眼睛受傷,只能從事按摩工作。得知國外正規針灸診所收入很高,小韓也想去國外發展,但因身體原因,久久沒法外出學習。在線教育給了他新的希望——利用騰訊課堂的線上課程,以及盲文雅思教材,小韓一年就掌握了基本的英語對話,并成為明星學員。
湯道生介紹說,在開發面向特殊群體的產品時,他們會詢問這些人士的需求,版本發布時也請他們及時給出反饋。“我們會通過技術,盡量讓他們一樣享受互聯網帶來的價值?!?/p>
根據湯道生多年觀察,他認為科技不僅使教育在手段上實現了現代化,在理念上也同樣向現代化邁進。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湯道生認為,所謂“現代化”包含很多角度,比如智能化、個性化等等。首先是學什么?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學習的知識也在發生變化。社會發展也需要更公平的教育,怎么讓教育更普惠?在他看來,這些都是現代化的目標。
湯道生在采訪中稱:“今天我們還有非常多的痛點,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去了解人是怎么去學習的,以及用什么方法激勵學生學習最有效。未來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環球時報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