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楠
【摘要】 目的:對比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進行分組,一組采用甲氨蝶呤進行治療,為對照組,一組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為研究組,每組41例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βHCG水平為(91.22±21.55)U/L,包塊直徑為(1.16±0.22)cm,各項數據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8%(2例),低于對照組的19.51%(8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療效顯著,可降低血βHCG水平和包塊直徑,安全性高。
【關鍵詞】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異位妊娠;臨床療效
異位妊娠是較為危險的一種婦科疾病,主要是指宮外妊娠情況,其臨床發病率較高,可導致患者出現腹痛、出血等情況,對女性生命安全存在嚴重威脅[1]。治療異位妊娠主要包括手術和保守治療兩種方式。其中保守治療普遍采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2]。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對比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對此,筆者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進行分組,一組采用甲氨蝶呤進行治療,為對照組,一組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為研究組,每組41例患者。研究組患者年齡19~40歲,平均年齡(27.3±1.1)歲,初次妊娠患者13例,多次妊娠患者28例,妊娠周期為14.5~43.5周,平均孕周(22.8±2.2)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7.5±1.4)歲,初次妊娠患者14例,多次妊娠患者27例,妊娠周期為15.0~40.5周,平均孕周(22.1±2.6)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比較。
納入標準:兩組患者經B超、血HCG等檢查均可確診為異位妊娠;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了治療同意書;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排除患有嚴重婦科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批準文號:H20140205,Pfizer (Perth) Pty Limited]治療,每次0.4mg/kg肌肉注射,1次/d,連續用藥5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使用米非司酮(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648,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治療,2次/d,連續用藥5d后進行觀察。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指標為血βHCG、包塊直徑,血βHCG、包塊直徑越小表示療效越好,統計兩組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1.4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的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計數資料以%表示,使用χ2進行統計學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療效分析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βHCG水平為(91.22±21.55)U/L,包塊直徑為(1.16±0.22)cm,各項數據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分析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8%(2例),低于對照組的19.51%(8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異位妊娠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存在較高的致命風險,臨床中普遍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但由于手術治療存在機械性損害,許多患者和家屬擔心對生育功能造成損害,因此對手術治療存在抗拒和抵觸情緒,轉而選擇采用藥物治療[35]。藥物治療安全性高,且能夠保護患者的輸卵管功能,患者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甲氨蝶呤可以與二氫葉酸還原酶進行結合,從而降低其活性,抑制DNA與RHA、蛋白質合成,阻止胚胎的生長發育,阻斷細胞營養物質,并損壞絨毛,最終殺死胚胎。米非司酮則具有促進蛻膜壞死與萎縮的作用,改變絨毛組織性質,溶解黃體,最終終止妊娠[68]。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產生協同作用,抑制并殺死胚胎。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βHCG水平為(91.22±21.55)U/L,包塊直徑為(1.16±0.22)cm,各項數據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在聯合用藥后,血βHCG水平下降,胚胎發育得到了有效抑制。而結果2.2則指出,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更少。說明在聯合用藥下,患者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療效顯著,可降低血βHCG水平和包塊直徑,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張歡歡,付衡,王慧,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不同給藥方式治療異位妊娠患者臨床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6,25(10):127130.
[2] 曹杰,劉剛,趙婷,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研究[J].中國藥業,2017,26(04):5658.
[3] 宋曉燕,陳清蓉,付紹敏,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療效分析[J].中國醫師雜志,2016,(z1):152154.
[4] 李曉輝.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未破裂異位妊娠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03):406407.
[5] 許志敏,馮志玲.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J].吉林醫學,2017,38(02):333334.
[6] 曹元秀.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改善異位妊娠生育需求患者內分泌功能及再次妊娠結局的作用[J].河北醫藥,2018,40(07):994998.
[7] 李英,陳清云.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用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3):46374638.
[8] 劉洪興,孫紅艷,邱锜敏,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異位妊娠患者血βHCG值恢復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8,42(08):97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