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要】 目的:探討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對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者的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低促進性腺激素導致的閉經致不孕不育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21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不孕不育方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性激素指標水平,包括LH、FSH、E2、PRL,治療前后的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及治療半年后的成功妊娠率。結果:治療前,兩組的LH、FSH、E2、PRL水平、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LH、FSH、E2、PRL水平、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均明顯上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半年后的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可提高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者的成功妊娠率。
【關鍵詞】
人工月經周期;尿促性腺激素;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妊娠率
低促進性腺激素導致的閉經致不孕不育是因患者的下丘腦垂體發生病變,從而導致的一種不孕不育性疾病[1],多是由后天因素引起的,臨床癥狀表現為不排卵、繼發性閉經,而患者發生長期閉經,或導致其生殖器、乳房發生萎縮,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2]。本院對低促進性腺激素導致的閉經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治療,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低促進性腺激素導致的閉經致不孕不育者,排除卵巢或子宮有疾病史者、系統疾病者、卵巢或子宮畸形者、卵巢或子宮有手術史者、精神疾病者、惡性腫瘤者、有嚴重功能臟器者。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年齡為25~35歲,平均年齡為(27.9±3.1)歲,病程為7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2.4±0.7)年。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2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不孕不育方法治療,包括在患者月經完畢后,對患者的黃體生成素、卵泡雌激素等進行檢查,同時行輸卵管疏通手術。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治療,在患者子宮出血的第4d,給予患者口服1mg補佳樂,1次/d,每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患者服用補佳樂15d后給予醋酸甲羥孕酮片,1次/d,每次10mg,之后監測患者的卵泡發育情況,同時觀察患者的子宮內膜生長情況,當其卵泡直徑達到19mm時,給予患者肌肉注射5000U人絨膜促性激素,以誘發患者進行排卵,若患者妊娠失敗則行下一周期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性激素指標水平,包括LH、FSH、E2、PRL;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3)兩組患者治療后均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半年,對比兩組的成功妊娠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分析所得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對比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性激素指標水平
治療前,兩組的LH、FSH、E2、PRL水平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LH、FSH、E2、PRL水平均明顯上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
2.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半年后的妊娠率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半年妊娠者6例,妊娠率為28.6%,觀察組治療后半年妊娠者11例,妊娠率為52.4%,觀察組的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有研究發現[3],垂體、卵巢軸、下丘腦內分泌維持并調節女性患者的月經正常,可使患者建立正常月經,而若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會導致患者發生閉經,導致不孕不育,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及家庭關系[4]。筆者分析了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對低促進性腺激素導致的閉經致不孕不育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的LH、FSH、E2、PRL水平、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均明顯上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半年后的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可促進患者的卵子發育成熟,提高卵泡成熟率,從而使患者盡快受孕[5]。
綜上所述,采用人工月經周期聯合尿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可提高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者的成功妊娠率。
參考文獻
[1] 楊貴.藥物干預聯合人工月經周期治療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的臨床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6):38793881.
[2] 王曉坤.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療與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7):100101.
[3] 王萍,袁捷,陳靜.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醫療裝備,2017,30(20):138139.
[4] 龔曉潔.低促性腺激素性閉經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療及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07):804805.
[5] 焦守鳳,劉桂娟,李娜,等.尿促性腺激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結合人工周期療法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妊娠率影響的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8,27(03):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