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艷
【摘 要】 在國家財政管理體系當中,鄉鎮財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鄉鎮財政核算以及會計核算的方式和質量會對鄉鎮政府財政報告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這與國家財政數據的準確性具有密切的關聯,但就目前的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情況來看,其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財政管理的效果,因此,本文針對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措施進行討論,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鄉鎮 財政管理 會計核算工作
對于國家財政管理系統而言,鄉鎮財政管理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其會計核算工作關系到國家各項財政措施的有效落實,會影響到人們的切身利益。而隨著國家財政改革工作的深化,社會各界對鄉鎮財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對該項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以及規范化水平進行全面的提升,而這也是確保農村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想要對這種社會發展需求進行滿足,還需要鄉鎮財政管理部門對當前工作中的各項問題加以了解,并以此為基礎,對各項強化措施進行不斷的探討和應用,如此才能進一步提升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使其能夠為國家財政管理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
一、當前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中的相關問題
(一)財政管理分工較為混亂
目前,一些鄉鎮財政管理部門當中還存在崗位分工較為混亂的情況,且工作人員較少,一兼多職的情況較為普遍,例如,會計核算人員、出納人員以及審計人員都是同一人,這也導致會計核算及審核工作中存在諸多漏洞問題,而且在部分鄉鎮當中,財務人員具有較高的離職率,又沒有將業務交接工作做好,這也導致收條無據以及資金不符的問題頻繁出現,對政府的資金管理及核算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二)財政預決算存在嚴重的形式化問題
部分鄉鎮財政部門在對預算進行編制的過程中,還存在簡單粗化的問題,導致鄉鎮收支情況無法得到全面的反映,只是根據區級財政要求對一些與上級往來科目進行核對,而且在決算編報時,也沒有對專項資金以及本級收入進行編報。
(三)專項財政資金管理較為混亂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于三農問題越來越關注,而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的發展,國家向鄉鎮財政賬戶進行大量的撥款,但鄉鎮部門對于這種專項資金并沒有設置相應的管理政策及規范,導致專項資金管理工作過于混亂,普遍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特別是在一些具有較多扶持項目的鄉鎮部門當中,由于涉及的專項資金較多,在缺乏完善資金核算制度的情況下,導致專項資金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資金滯留的情況,此外,因為資金使用比例的分配缺乏合理性,這對資金使用及監督的效果造成了不利影響。而在具體項目當中應用專項資金以后,由于對項目缺乏了解,不能全面的掌握資金使用情況,會影響到專項資金的扶持效益[1]。
(四)財政報表信息失真
在實際工作當中,財政收支數據失真的情況較為普遍,部分鄉鎮財政管理部門為了使財務報告能夠滿足上級稅務部門的相關要求,往往會出現虛增款項和收入的情況。但如果鄉鎮經濟較為落后,且財政收入相對較低,如果支出較多,會對政府部門造成較大的責任壓力,從而出現過多的債務項目,引發財政赤字的問題,而為了在表面上做到支收平衡,部分鄉鎮會在借款項目當中做出隨意調整賬目,甚至是不記賬的行為。
(五)財政資金總核算缺乏完善性
當前階段,雖然鄉鎮政府已經針對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等工作設置了相應的崗位,但在總核算財務管理方面仍然無法對鄉鎮中的各項財政支收進行全面的覆蓋,例如,對于鄉鎮融資債務、民生保障資金、農業扶持資金以及鄉鎮專項補貼資金,雖然,對項目進行了單項核算,但在匯總以后的總核算管理中,卻不能從宏觀角度上反映財政支收的變化情況,無法將財政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充分的體現出來[2]。
二、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對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加強結合
隨著經濟體制的完善,國家越來越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規范性,并要求財務信息能夠具有較高的反饋速度,因此,鄉鎮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對自身的財務核算及管理水平進行全面的提升,并將財政管理當作工作的重心,推動財務管理工作向著科學化以及法治化的方向發展,同時要對收入征管工作進行強化,做到應收盡收,對于收入跑冒的情況則要進行嚴格的制止,而對于支出管控工作也要進行不斷的強化,作到勤儉辦事,避免不顧財力做出鋪張浪費或者是盲目攀比的行為,此外,要針對資金管理工作,構建支出績效評價體系,使財政資金能夠獲得較高的使用效益,與此同時,要對預算約束進行強化,對于《預算法》要進行貫徹落實,避免出現無預算、超預算的情況[3]。
(二)對相關管理政策加強完善
對于鄉鎮財政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工作而言,兩者的協調發展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政策作為支撐,由于目前很多鄉鎮政府在管理政策方面還存在完善性不足的情況,且沒有形成健全的執行制度,因此,鄉鎮財政管理部門應該結合自身特點,以及所在區域的發展情況,對財政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工作的一致性進行提升,一般需要將省市財政部門作為主導,制定出與鄉鎮經濟發展趨勢相符的會計核算體制以及財政管理體系,以此來推動兩者的有效結合,從而為鄉鎮會計工作提供支持,推動鄉鎮會計管理工作的發展和進步[4]。
(三)對專項資金加強管理
要通過嚴格的管理,確保專項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做到專款專用,對于中央下撥的專項資金,要進行規范化管理,根據財政資金會計核算的相關規范,落實各項管理操作,而在會計賬簿上需要對資金的性質以及用途進行詳細的記錄,確保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查詢,例如,社保資金,需要在會計賬簿的社保資金專項中進行記錄,并明確資金的明細。而針對鄉鎮水電路方面的專項資金,需要對資產核算項目進行增加,不能只是單純的記錄撥款資金,確保資金使用者能夠明確資金去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