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富士康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運用的是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但是對于科學管理理論的不足并沒有改進,導致了在實際運用中出現問題,給企業帶來了危機。同時,面對企業出現的危機,一開始并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造成企業處境更加不利。缺乏危機管理意識,在企業管理中存在不足。
【關鍵詞】 科學管理 富士康 危機管理 員工管理
外界對于富士康的跳樓事件看法不一,對于其反映的問題重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評價,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富士康的跳樓事件,折射出其公司管理的不足。
一、富士康及跳樓事件介紹
富士康集團創立于1974年,是專業從事電腦、通信、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部件、同路6c產業的高科技企業,全球有數十家子公司,在華南、華東、華北創建了八大科技產業園,擁有70萬員工。2010年1月到5月,一線員工一共有13次自殺事件,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其企業內部問題。
二、科學管理理論與員工內部管理
1、科學管理理論概述??茖W管理理論是以泰勒為代表的一個管理學派,強調的是企業作業標準化、規范化,以提高生產效率。在內容上,科學管理理論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勞動方法標準化、勞動時間標準化,使員工的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實現刺激性的差別記件工資制,主張管理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離。
2、富士康內部問題。富士康在內部員工管理方面,由于企業一線員工是從事加工制造工作,其工資水平主要依據其每天或每月加工產品數量采取記件方式確定。每個員工的工資多少由自己的工作決定,多勞多得,用物質的方式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由于管理者和執行者的職能分離,管理者有時無法了解員工的具體需求,只是關注其生產效率和經濟需求。
三、科學管理理論的弊端
1、泰勒對工人的看法是錯誤的。泰勒對于工人是基于經濟人假設,人為工人對于其經濟需求或者說工資是唯一需求,忽略了工人的其他需求。
2、科學管理理論僅重視技術因素,而不關注人本身的作用。在泰勒看來,人只要按照管理者的指示工作,無需自己動腦,不需要自己的意識。
3、將人看作個體,而不重視組織團體的作用。他認為人只需要自己工作自己的沒必要交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掉了工人的交流、溝通的需要。
四、富士康內部問題
(一)內部員工問題。1、富士康在管理上的泰勒制管理,即科學管理理論進行管理。對于科學管理理論的弊端沒有解決掉,或者說根本沒有關注將會帶來的不利。富士康的業務涉及不同的領域,主要是各種產品的部件加工。在工資制上,采用泰勒制推崇的計件制,員工收入直接與自己的勞動數量結合起來。表面上看來這個方法確實很公平,但是,在長期實行這種制度后,員工們的積極性會下降。因為在這種模式下的員工,只是追求物資的滿足,而忽略了精神滿足。2、富士康一線員工生活在高壓狀態下,長期得不到放松,公司沒有為其提供相應的解決機構或者設備。更加嚴重的是有部分管理者對其員工體罰、辱罵等,完全忽略了員工被尊重的需要,完全以一個經濟人假設來對待員工。在長期得不到精神滿足的情況下,許多人精神崩潰,走上了自我了斷的不歸路。3、對于員工未來的規劃上,富士康公司并沒有為一線員工提供發展道路。即無論一個一線員工無論多么努力的工作,也就是工資高于其他人,在其他方面依然和一個普通的員工沒有差別。對于發展的需要,顯然公司不能夠滿足,在這樣一個公司,自己得不到認可,自己的價值無法實現,久而久之,問題就會出現。
(二)危機預測與管理。1、未能及時發現潛在危機。對于富士康員工跳樓一事,可以說公司毫無準備,對于這種事件根本沒有預測。在企業管理上,應該隨時了解掌握員工的相關狀況,特別是關于員工與企業的關系。在危機發生前,如果企業能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一些情況,并采取及時的措施,也就能夠避免企業危機的出現。雖然危機發生具有突發性,但并不意味著不能及時發現。2、處理危機方法不當。在跳樓事件發生后,富士康第一時間不是公開相關細節,維護公共形象,而是采取了起訴相關記者的方式。這一做法讓富士康面臨的局面更加不利,很多媒體對于各個地區的管理不當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在危機處理上,處理不及時,不果斷,信息公開度低,對公眾不坦率、不真誠。
五、對富士康管理不足的反思
富士康的“連跳”事件引起大家對于企業管理的反思,如何將一種管理思想運用到一個普通或者杰出的企業管理實踐中去。企業管理應該做到一下幾點:1、給予員工的精神需求。不僅將員工看作一個經濟人,同時員工應該是一個社會人,在給予員工物資報酬的同時,更加關注員工精神的訴求。在工作中,有關重復尊重員工,建立平等的交流機制,充分尊重每個員工。企業應該關心員工的生活,在不同方面給予一點的幫助,不一定需要經濟上的幫助,可以是一張賀卡、也可以是一句鼓勵的話語。2、建立合理升遷制度。對于工作優秀的員工,應該給予其不斷發展的機會,如果當員工覺得自己在企業無法發展時,他的工作積極性將會降低。給予員工升遷的機會,就是為員工實現自我價值鋪下道路,只有自我實現得到滿足,員工才會得到最大化發揮。3、樹立危機意識。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無論是普通企業還是杰出企業,都有可能出現危機。對于危機的處理是一個企業管理能力與體制的體現,正確處理危機,能夠讓企業度過難關,危機處理不當,將會把企業帶上絕路。在企業管理實踐中,應該充分發揮危機公關的作用,建立危機處理的相應機構,及時、準確的對危機進行排除。
六、總結
在不同的企業,可能運用的不同管理思想,每種管理思想都有不同的缺點和優勢,只有在根據企業自身需要和特點的實踐中不斷改進的管理方法,才是最科學的。無論哪一種管理思想,都不能忽略人這一個關鍵因素,只有充分發揮好人力資源的價值,才能獲得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費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科學管理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 劉剛.危機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3] 盧濤.危機管理.人民出版社.2008.
[4] 姜文君.由富士康跳樓事件看企業危機公關.中國商界.2010(8):237-239.
作者簡介:包俊杰,(1983—),男,漢族,四川雅安人,高級安全工程師,政工師,學歷:本科,單位:四川鐵投集團貴州江習古高速公路開發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現代企業管理與企業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