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公務員干部作為廣大群眾的領導者,作為與國家事業,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執行人,作為滲透進各行各業影響著人民生活起居的另一種程度的服務者,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的考核標準及方式尤為重要。此文旨在研究公務員干部任用選拔制度存在的問題并尋求方法加以完善。
【關鍵詞】 公務員干部 問題及完善
引 言
公務員干部選拔制度的完善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公務員干部的優秀與否,只有健全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才能使真正的人才源源不斷地被輸入領導階級,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美好愿景。因此,進一步完善和改革公務員干部選拔制度十分重要。
一、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發展
1.建國初期的發展。建國初期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在某種意義上便是變相的委任制,在干部標準上提出了“又紅又專”的干部標準,以前高度集權統一的干部管理體制在逐步向部分級干部管理體制轉變,實現了自上而下國家權力體系的建立,但是選舉中的民主缺失忽視了人民民主權利,選拔標準中的“唯成分論”也阻礙了人才引進的道路。
2.改革開放時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務員干部選拔制度不斷革新,退休制的建立廢除了傳統的領導職務終身制,使得干部結構能夠得到合理的配置。改革開放時期我國公務員干部選拔制度出現了公開選拔與公推直選的新興制度形式,推進了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公正公開化,但是在這一階段公開公選與公推直選僅僅是處于試驗階段,還沒上升到制度水平。
3.十八大以來的發展。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干部工作提出了很多新思想,在選人標準上,提出了為人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在選人原則上,突出強調黨管干部原則,強調發揮黨組織在干部選拔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在選人作風上,強調要對待干部公道,對干部評價公開化,使用干部公平公正,嚴明組織人事紀律。
二、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人才品德測評手段片面。我國干部選拔制度在時代的發展變革中不斷汲取新的經驗并在黨的帶領下逐步完善,但公務員干部任用選拔中依然存在一些隱藏的問題。現今的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考試手段較為單一,有些地區僅通過公式化的考察標準片面化得評判應試者或是干部人員的素質水平,造成了部分官員僅靠書面知識完備便可順利上崗,這種僅根據成績好壞而選用人才的方式是非常盲目的,容易出現干部“有才無德”的結果。
2.選拔過程存在暗箱操作。雖然制度明確要求有關人事部門嚴格依照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所規定的條例來履行制度內容,但仍舊存在著部分地區對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過程的把控管理并未引起重視的情況,導致政策的執行不嚴不細、走形式,有些地方利用制度程序中的漏洞徇私舞弊,走后門,使得干部人員的素質水平嚴重下降,并且干部考核評價中“唯票唯分”的現象不僅無法為國家政府輸入德才兼備的真正人才,還有可能造成貪污腐敗風氣的盛行。
3.考核缺乏科學性與全面性。公務員干部考核是干部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建設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的重要基礎性、前置性工作。現行的選拔考試目標模式適用于一般性人才,卻沒有突出領導素質要求的特殊性,存在針對性、科學性的先天不足,選出“高分低能”干部的主要原因是“高能”的素質要求沒有納入考試或考核目標中,考核內容不夠全面,無法對干部進行全方位科學化的考察,導致干部隊伍建設失去科學性。
4.監督機制不夠完備。當前我國公務員干部的選拔任用工作制度歷經了幾代領導人的改革已不斷趨向科學規范合理,但由于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監督機制的不健全,干部選拔過程中仍存在諸如帶“病”提拔、任人唯親、一把手專權等不正之風。目前,我國的干部選拔任用監督工作機制還處于初創階段,在理論上還不成熟,在機制設計和實際執行中也存在著困惑和誤區,主要表現在監督認識有偏差,監督的制度體系不完善,監督方法落后,各類監督主體的效能未能充分發揮等。
三、公務員干部選拔制度任用制度的完善對策
1.規范選人用人的程序。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規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干部選拔任用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初始提名,但是初始提名這一環節在執行的過程中沒有經過嚴格的把控,容易出現不公平不規范的現象。干部選拔任用過程需要更高的透明度,需要提高干部選拔任用的公信度,實行提名主體的多元化,廣招賢才;我國行政相關組織應當加強對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過程的監督,防微杜漸,嚴格按照程序選官,以發揮程序對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的制約作用。
2.暢通“能上能下”的路徑。職務職級問題是干部管理的基礎,改革完善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不僅能很好的提高干部工作的積極性,還能有效解決“能上不能下”的問題。將職務與職級分開,職務高低不影響職級的上升,工作達到一定時間,即使沒有高職務,依靠高職級也能有高工資高待遇,為干部提供了另一條晉升之路。
3.貫徹考核內容的科學性。公務員干部選拔任用制度中對于干部考察的相關內容已經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公務員干部選拔制度要走科學化發展的道路,合理確定考試測評方式方法、優化工作流程,以崗位勝任力素質模型為基礎,確定考試測評內容,完善評價方法。綜合人選的分數、票數、實績,對其品行、才能、資歷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情況進行分析,促進好中選優。
4.完善選拔監督機制。為了確保選拔監督機制的有效性,應當建立健全專門的干部監督機構,要明確監督機構系統內部的分工,使得監督機構系統中各個崗位的執行者各司其職,避免職能的重復交叉和職責權限劃分不清,要整合與領導整個監督機構體系,積極進行溝通與協調,構建并完善好分工明確,結構清晰的監督系統,保證干部選拔的每個程序都得到合理的監督控制。
【參考文獻】
[1] 徐永濤.把“重品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J].領導科學.2009(9)
[2] 張春福.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問題[J].領導科學.2013(13):38-40
作者簡介:曾濤(1995年——),男,漢族,籍貫:湖南邵陽,碩士,湘潭大學,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