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 要: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能為幼兒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而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就是繪本閱讀。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激發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發揮家園共育同步指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
關鍵字:幼兒;繪本閱讀;指導
新《幼兒園教學指導綱要》提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使其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一 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現狀
繪本,英文稱Picture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出現于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開始充分發展,是新時代出現的由傳統的高品味的文學和藝術交織出的一種新樣式。
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本,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能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運用更加多樣化,在幼兒教育中,通過繪本閱讀提升幼兒的能力,變得越來越普通。幼兒閱讀教學,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對價值觀的形成以及情操的陶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繪本閱讀教學的普及率不斷上升,更多的幼兒園逐漸利用繪本教學。
二 繪本閱讀習慣的養成
四月桃山林業局幼兒園開展“繪本陪伴童年,“悅”讀潤澤成長”———親子繪本閱讀30天,每天我讓小朋友在朋友圈進行打卡,其中朵朵B班有22位小朋友參加,最終有16位小朋友每天堅持。為了鼓勵幼兒養成好習慣,園里為堅持不懈的幼兒頒發了獎狀。在此期間我每天都會在班級群里鼓勵幼兒積極上傳讀書照片,為他們點贊!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我園每天會為幼兒帶來一本新的繪本,幼兒都能安靜的傾聽,說出自己的想法,一個月的親子閱讀中,我園為每天堅持的幼兒頒發獎狀并在當天開展家長走進課堂,同幼兒共同閱讀!幼兒們都非常的興奮、自豪,因為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我邀請兩名幼兒家長分享他們在陪伴時的經驗,家長們也受益匪淺。在此之后我會抽出時間讓幼兒大膽講述他最喜歡的繪本故事,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我們還開展了情景表演,相信閱讀會陪伴孩子們一生。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一項看似簡單的行動,如果你能堅持重復21天以上,你就會形成習慣;如果堅持重復9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習慣;如果能堅持重復365天以上,你想改變都很困難。
三 繪本閱讀指導
繪本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體驗,體驗到的感受要經過時間的沉淀,在閱讀之后大人應避免說教、希望幼兒能立竿見影的明白某些道理,我們應把讀書、聽故事的主權還給孩子,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反芻繪本。大人可以坐看繪本的種子,在孩子的生命中發芽,成長。當幼兒對繪本有了一定的認識,將繪本故事延伸到區域中,發展幼兒的其他能力水平也很有必要。
(一)注重繪本的選擇
在幼兒繪本閱讀中,選擇什么樣的繪本將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閱讀效果,因此,繪本閱讀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要注重繪本的選擇。選擇繪本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要能對幼兒產生積極影響,更多地以體驗真、善、美為主題的繪本作為主要選擇,這有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對于理解難度太大的繪本,可以不作為重點閱讀對象,因為幼兒理解能力有限。
(二)尊重幼兒的想法
繪本閱讀需要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才能達到提高幼兒能力的目的。在進行幼兒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書中擁有多樣的情感價值,教師不能夠對幼兒的理解進行限制,而是應當鼓勵他們進行多元化的理解,這樣才有助于幼兒突破傳統的思想習慣,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幼兒的自由發展。
(三)營造親子共同閱讀良好氛圍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幼兒教師要利用好家長的角色,讓幼兒的家長也參與到幼兒繪本教學中,發揮家園共育,師幼共同成長,共同促進幼兒語言教學的有效提高。因為幼兒們認為父母是最安全的、最可依靠的對象,平時父母與幼兒的溝通交流也最多。所以,幼兒更愿意父母走進教室,平等地與他們一起參與到繪本閱讀中,更能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有助于幼兒溝通、交流、意志、合作等情商的培養。
例如,園內開展幼兒親子繪本閱讀,閱讀陪伴童年,閱讀潤澤成長,要求每位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家長和幼兒通過繪本講述故事。如《逃家小兔》講述小兔子離家出走了,無論它走到哪里,變成什么,兔媽媽總能有辦法找到它,這時幼兒和家長可以分角色扮演,整個講故事的過程惟妙惟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家長與幼兒在課堂上的繪本閱讀,幼兒學習新事物的信心大增,對老師的提高也愿意主動回答,更有助于幼兒上升到“樂讀”的境界。
(四)區域中的成長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選擇繪本書籍,幼兒可以和同伴們分享故事。在繪本閱讀時幼兒有時也會困惑不知如何閱讀,在每天的繪本時間,我都會讓幼兒選一本最喜歡的書籍,先讓幼兒自己講述,教師再完整講述,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陪伴,幼兒已經能夠通過圖片內容講述繪本故事!如《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幼兒可以通過圖片顏色、動物人物名稱、量詞等大膽猜測故事內容!幼兒在學習中發現書中不僅讓我們知道作者、故事內容,還可以通過環襯猜測故事情節。《我爸爸》是由英國的安東尼.布朗寫的,他榮獲2000安徒生大獎,這本書書講述了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偉大影響。《抱抱》全文只有三個簡單而重復的語詞,體現了小猩猩的心情變化,增進對親人和朋友的情感,回憶自己喜歡的人抱抱的愉悅感受。
總而言之,繪本閱讀離不開繪本書籍的選擇、尊重幼兒的想法、營造親子共讀良好氛圍、區域中的共同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程立新.繪本閱讀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與策略[J].吉林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