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少文
摘要:新一輪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的資本回報率出現了大幅度下降,曾引起了學者對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力的擔憂。在資本回報率持續下滑以及勞動力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傳統規模擴張型增長道路越來越難以為繼,因此探尋資本回報率提升的新型動力機制越發顯得必要。文章研究了資本回報率研究的現狀,并總結了目前對于資本回報率的影響因素,以期找出中國資本回報率下降的原因及可能的提升機制。
關鍵詞:資本回報率;技術進步;利潤率變動
一、緒論
關于中國資本回報率的研究,國內已經有大量學者進行了研究。尤其是在世界銀行發布多份研究報告之后,很多學者對于資本回報率的測度方法提出了質疑。而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中國的資本回報率出現下降,引發了國內眾多學者對于其影響因素的探究,并試圖找到提升中國資本回報率的新方法。因此,目前關于資本回報率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關于資本回報率的測度;二是關于資本回報率的影響因素。
二、資本回報率的測度
資本回報率測度方法的構建。在傳統的回歸分析和非回歸分析方法的基礎上,不少學者開始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去計算資本回報率。前者以微觀企業的財務數據,比如會計盈余,市場價值為基礎,計算企業的利潤率。后者則是以資本存量來估計。對資本存量進行回歸得到資本的邊際生產率之后進行計算得到。一般來說,用微觀數據計算得到的資本回報率可以更好地用經驗分析資本回報率的變動因素,但是因為我國的微觀數據多是使用的工業企業或上市公司數據,所以很多中小企業的數據并沒有,所以不如宏觀數據全面,測度結果更多的是描述上市公司,而不是全部企業。而宏觀數據由于數據量比較小,資本回報率測度出來后對于影響因素回歸的準確性不如微觀數據,同時因為統計口徑的變化,宏觀數據本身的準確性也有所欠缺,導致不同的學者測度出來的資本回報率差距可能很大。所以上述方法對折舊率等相關測度指標的估算還存在一定的爭議。
同時,以往的研究往往簡單處理了資本折舊率,缺乏從資本的異質性與年份效應方面估算資本的“真實折舊率”。并由此對于資本回報率的高低,許多學者也給出了不同的看法。這場爭論主要是由學者指責世界銀行的而研究高估了中國資本回報率引發的,隨后引發眾多學者的參與,而近幾年學者則大多數認為中國有著較高的資本回報率。這場爭論對理解中國資本回報率的高低有著重要的作用。
而資本回報率的測度對于資本回報率的研究有著重要影響,資本回報率測度結果的高低會直接影響關于其他因素的影響。甚至有學者認為中國資本回報率沒有下降,因此也沒有必要為提升資本回報率找尋新的動力。因此,找到一種準確測度資本回報率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雖然具體的資本回報率高低目前還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就資本回報的變動趨勢而言,都是比較一致的。我國的資本回報率是在2008年以前呈上升趨勢,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出現了下降。
三、影響因素
關于資本回報率的影響因素,一般認為技術進步,人力資本,資本深化是研究的重中之重。產業結構,行業性質等因素對資本回報率有著微觀影響。下面具體分析各個影響因素。
(一)技術進步對資本回報率的影響
在影響資本回報率的所有因素中,技術進步無疑是眾多學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克魯格曼關于東亞無技術進步的判斷曾引起過很大爭論,但進入新世紀之后,學者多認同技術創新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如楊君等(2018)就認為技術創新是資本回報率提升最顯著的動力。創新對資本回報率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多,但已有對于創新的測度,多單純以專利數量來衡量,無法體現創新質量,因此其研究結論也難以準確反映創新對于資本回報率的影響機制,其提出的資本回報率提升建議的參考價值也因此大打折扣。即在理論上,技術進步是會顯著促進資本回報率的提升,但是,對于技術進步的準確測度,以及衡量標準,還存在一定的爭議。為此,建立一個對技術進步準確有效的測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力資本對資本回報率的影響
人力資本是資本回報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人力資本的作用機制,有學者認為,人力資本是通過影響技術進步進而影響資本回報率。此外,還有效仿效應,減少企業培訓成本,縮短經濟差距等作用機制。高的人力資本還會吸引國外先進資本,產生溢出效應,從而提升資本回報率。普遍認為人力資本的提升,會促進資本回報率上升。但是我國目前的人力資本還處于較低水平。
(三)資本深化對資本回報率的影響
根據對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分解可以看出,資本深化對于資本回報率會有抑制作用。資本回報率具有慣性,大規模增加的投資會導致中國資本回報率下降顯著,這可能是2008年以后中國資本回報率下降的一個原因。有學者認為,雖然資本深化在短期可以促進資本回報率的提升,但在長期,資本深化還是明顯會抑制資本回報率。當前我國政府對于利用投資提升經濟比較側重,使得中國的投資水平越來越高,導致資本的深化程度日趨加重,這可能是我國資本回報率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四)產業結構對資本回報率的影響
產業結構也會影響資本回報率,產業過度集中,會產生壟斷。而壟斷一方面可能會帶來壟斷利潤,增加企業的資本回報率。同時,壟斷在一定程度上有資本優勢,對于先進技術的發明比小企業優勢大很多,這會進一步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技術進步,進而提高企業的利潤率。另一方面,上游壟斷企業的增加,會使得下游企業的可得利潤減少。并且,壟斷會使得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下降。對于資本回報率一正一負的影響,使得國內外學者對于產業結構的影響有分歧。但大多數學者還是認為,產業的過度集中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以及利潤率的提升。
(五)行業性質對資本回報率的影響
眾所周知,國有企業的利潤率相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一直是偏低的。因此,國有企業比重的增加會導致整個行業的資本回報率下降。國有企業本身由于員工福利待遇好,使得國有企業的成本比民營企業大。國有企業的競爭性也比民營企業低,對于員工的業績沒有過多的要求。同時,國有企業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盈利,更多的是承擔一些社會責任,維持經濟的穩定,因此,國有企業比民營企業利潤低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四、提升資本回報率政策建議
為了促進資本回報率的提升,本文給出如下的政策建議。
1. 技術進步作為影響資本回報率的最重要因素,同時也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之一,鼓勵技術進步是政府的應有之義。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對于先進技術的引進,注重自主創新質量,為我國創造一個良好的自主創新環境,以提升我國的技術水平。
2. 人力資本的提升需要長久的投入,增加教育投入,加強對學校教學質量監督,完善學校軟硬件設施,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根本上提升勞動力素質。增加對于社會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減少結構性失業。
3. 對產業結構進行有效規劃,對市場進行有效調控,防止出現產業過度集中化現象。尤其應該加強對于壟斷的管控,增強對于上游企業的監管,為中小企業的創業創造一個有利的平臺。
4. 實行國企改革,對國有企業效率低進行有針對性的的改革,引入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機制,在保證國有企業市場調控功能的情況下,增加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性。
五、結語
本文對資本回報率的研究現狀進行了探討,并分析了影響資本回報率的各個因素對資本回報率的具體影響,以及可能的作用機制。并給出了一些提升資本回報率的意見建議,以期為其他學者研究資本回報率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白重恩,張瓊.中國的資本回報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世界經濟,2014(10).
[2]劉曉光,盧鋒.中國資本回報率上升之謎[J].經濟學(季刊),2014(03).
[3]楊君,黃先海,肖明月.金融發展、投資擴張模式與中國的資本回報率[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8(02).
[4]張勛,徐建國.中國資本回報率的驅動因素[J].經濟學(季刊),2016(03).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