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英梅
【摘要】本文論述在語文課堂激活學生學習動力的策略,提出要精心設計課前準備環節,優化教學情境;運用有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設計趣味課堂練習,讓學生練有所獲,以此喚醒學生學習的動力,最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語文課堂 學習動力 激活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0A-0092-02
英國文學家、教育家切斯特菲爾德說:“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闭Z文課堂時間只有40分鐘,要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結合學生實際,課前精心預設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蔽覀冊谧鋈魏问轮岸紤撚眯娜プ鰷蕚?,如課前多花心思,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教學順利完成,提高課堂效率。
(一)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與需求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你不知道學生的能力,不知道學生的需要,不了解自己的學生,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好他?!苯處熢谏险n前,首先應該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以便在教學中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反應提前預知,做好應對措施。其次,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人類的學校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從學習內容和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關系來看,可以把人類學習分成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從學習進行方式來看,可以分為接受性學習和發現性學習。教師在課前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結構,可以有選擇地找好學習材料,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從原有的知識中提取、內化、重新組織,與新知識進行相互聯系,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在一年級拼音課教學準備環節,筆者就設計了“備學生”,由于一年級孩子大多沒接觸過拼音,也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課堂上不能快速跟上教師的思路,很容易忘記學過的知識。為此,筆者在備課環節采用與孩子聊天、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課前設計練習,采用一講一練的方式,讓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收獲成功的喜悅,這樣就能調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消除他們學習拼音的恐懼感。這一案例就是在了解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層層遞進,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運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最后,教師在課前應該了解、清楚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學活動是一個活潑有個性的過程,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處于“我要學”的環境當中,才能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堂好課往往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的環境中完成,每一個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希望自己學有所得,獲得探究的欲望,教師應當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入手,多組織小組討論、玩小游戲、講故事、辯論會等活動,合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通過課堂活動提升自我情感價值,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二)合理確定教學目標
要利用好課堂時間,就要安排教學細節,制訂教學目標,科學地安排教學流程。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教學活動要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是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高教學效率的必然要求。首先,教師要深入研讀熟悉課標要求,明確教學內容。其次,教師還要熟悉、研讀教材,確立教學重點、難點,注重內容的界定,真正提高學生理解知識、駕馭知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之前,一定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結合學生實際,了解學生的差異,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使教學目標的確定更加合理、科學,更具有實效性。
(三)教師調整好情緒,積極投入課堂
教師如果能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課堂,就會讓學生感到與教師的距離拉得很近,學生很快進入教學情境,促進教學的開展,融洽師生關系。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時,筆者剛進入教室發現有一個孩子一直在玩橡皮,就連筆者進入教室他也未曾抬頭。對此,筆者非常生氣,把他罵了一頓,其他孩子都被嚇壞了,都愣愣地盯著筆者看。筆者突然意識到,這樣大發雷霆不但影響孩子的聽課情緒,也同樣給其他孩子帶來影響,影響課堂教學。后來,筆者調整好情緒,帶著笑容上課,給孩子講了很多笑話,盡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次教學出現的問題,筆者意識到,教師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用親和的態度對待每一名學生,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提高教學效率。一方面,教師要有博大的胸懷,批評要有方法,不要大喊大叫或者大發雷霆,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對待事情不應該過于挑剔,凡事要用寬容的心態對待,這樣才會看淡一切,心情自然就會愉悅。二是要學會調節情緒,上課前可以給孩子們講笑話,跟孩子們做游戲、聊天,或是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快樂,這樣才能很快和學生打成一片,孩子喜歡老師,上課就會很認真地聽課,課堂教學活躍,自然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運用有效教學方法,激發興趣
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想提升課堂效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目的和任務。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教學技巧。
(一)制造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催人思考,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方式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一課時,筆者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課堂。師:“同學們,我們現在來猜一猜謎語: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請問這是什么動物呀?”學生個個把小手舉得高高的,一邊嘰嘰喳喳地聊起來,這樣很快就進入到了本節課的學習。又如,在講解標點符號“,“、”“?!睍r,筆者設置了兩個懸念,讓學生猜一猜標點符號,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標點符號。學生都說“,”像我們吃的豆芽,“?!毕駛€數字的“0”,這樣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由于學生的興奮點被充分調動起來,這些知識點就牢牢地被孩子記在腦海里,突破了教學難點,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設計好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要適時制造懸念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為教學環節的提升奠定基礎。借助扣人心弦的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進行懸念式的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有成就感,獲得自信心,增加求知的欲望。
(三)設計游戲教學,喚起學生的興趣
美國教育家、思想家杜威認為:對于學生而言,游戲即生活,生活即游戲。教師在教學中設計游戲活動,將游戲應用于教學,可以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設計游戲環節,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在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將集體游戲、個體游戲及一些創造性的游戲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使課堂充滿趣味性。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識字加油站”時,為了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造句游戲,筆者讓每個人用一個字進行組詞游戲,接著小組學生一起用新組的詞語進行造句,最后把所學的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詞語。
這樣的游戲教學中,學生把單個游戲進行整合,再進行集體游戲,最后聯系生活實際遷移運用,不知不覺由被動思考到主動參與,從而提高自身爭強好勝的心理,還能將學過的知識進行生活化,實現課內知識課外化,回顧和總結學過的內容,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設計課堂練習,練有所獲
課堂練習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設計有效的課堂練習既能檢驗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又能活躍課堂。實踐證明,盲目設計、布置太多的練習,不但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反而因為過多的練習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阻礙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依大綱要求,圍繞目標設練習
教學目標的達成是教學活動的最終結果,它支配著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設計練習時,首先應研讀好教學大綱,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根據目標設計好練習題。在不同的時間段內設計不同的練習,例如教師在課前可以設計復習題,檢驗上節課的學習內容,接著導入新課,達到承前啟后的效果。課堂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正在學的內容,給學生思考、鞏固,讓孩子全身心參與課堂。在課堂即將結束前,教師可以適當以練代講,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二)設計趣味練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要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參與課堂,教師就要設計有趣味的練習,吸引學生進入課堂。課堂練習是學生能否鞏固所學知識的直接體現和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設計趣味性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
(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層次差異的練習
教師設計課堂練習不能一概而論,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練習,引導全部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另外,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注意知識的層次遞進關系,要注意觀察、巡視,幫助潛力生克服困難,尖子生可以放手,或是給他們設計高難度的練習,使所有的孩子都能練有所獲。教師在做設計時,注意不能一味遷就學生,而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針對學生對不同知識的掌握程度來設計不同的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能讓每一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又提升課堂效率。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教材三個要素三位一體、共生互動,教師只有做足充分的課前預設、課中運用好教學方法、設計好課堂練習,才能喚醒學生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仁賢.讓課堂效率大幅度提升的45個技巧[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7
[2]嚴永金.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名師最激發潛能的課堂提問藝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美】Jerry Evanski.抓住學生注意力的176個課堂小活動[M].張耐柬,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4]【美】布萊恩·哈里斯.快速調動學生參與的99個方法[M].劉白玉,劉璐絲,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