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燁 錢曉明 王立晶
【摘 要】 闡述了正裝的定義、起源、發展以及視錯覺在女士正裝設計中的應用,為今后女式正裝的設計與發展提供參考與思路。
【關鍵詞】 視錯 女式正裝 設計 發展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今,我國各個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生活品質逐漸提升。女性的購買力在不斷提高。女式正裝的款式、造型、板型也在隨著女性的生活品味的變化而日異更新。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廣大女性對穿衣格調要求也在逐漸增高,穿衣裝扮不再單單是為了遮羞蔽體,現在女性著裝更多的是為了表自己獨特的品味以及自己對生活的精致追求。為了迎合廣大女性的著裝需要,女裝行業也在向著多元化、個性化、細分化、定制化的方向發展。
1 ?正裝的概念
正裝,即正式場合所穿的服裝,女式正裝一般是指套褲或者套裙。80年前,社會上掀起了男裝女穿的風潮,如今,女式正裝已經成為現代女性衣櫥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現代職業女性的必備之物。
2 ?女式正裝的起源及現狀
女式正裝起源于西裝,西裝通常指西式服裝,是指相對于中式服裝而言的西歐服裝。通常情況下上是指西式上裝和西式套裝。西裝的起源說法不一,多種多樣,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起源于北歐南下的日爾曼民族的民族服裝即西裝式套裝[1]。據說是西歐漁民所穿的服裝。另一種說法是起源于英國王室所穿的傳統服裝,它是指男士所穿的由同一面料所制成的成套的三件套裝,一般是由上衣、褲子以及馬甲所組成[2]。其在款式上繼承了男式禮服的基本款式,是日常服裝中的相對正統的服裝,適宜場合相對寬泛,因此從西歐國度影響到了世界,從而慢慢成為了一種世界服裝即國際服,女式正裝就是從西裝逐漸演變過來的。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女式正裝也變得越來越合體,胸部、腰部以及臀部的加放量也越來越少,胸部的加放量從之前的12到14厘米減少到了現在的8到10厘米;腰部的加放量從之前的8到10厘米減少到了現在的6到8厘米;臀部的加放量也相應的減少了。從而使現在的女式正裝變得越來越合體,版型越來越瘦。但是隨之而來也出現了相應的問題,由于胸部、腰部、臀部等部位的加放量越來越少,版型越來越瘦,造成了現在女式正裝穿起來雖然越來越合體,但是著裝女性的活動量也越來越少,工作活動也越來越不方便,而且穿起來舒適性也越來越低。據對大量職業女性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女性比較傾向穿著加放量比較小,板型比較瘦的正裝,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展現女性的形體美,但是她們同時也表示,雖然穿著板型比較瘦的正裝比較凸顯身材,但是活動余地比較小,工作活動起來也很不方便,舒適性也不夠高。幾乎所有的女性都表示,現在市場上很難買到穿起來既舒適又顯瘦的正裝,女式正裝的設計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發展。
3 ?女式正裝設計中的視錯覺應用
為了讓女式正裝舒適性與美觀性得到進一步的統一,使女式正裝穿起來腰部顯得更加纖細,身材更加曼妙,本文將對視錯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并重點針對一些對女式正裝結構及造型設計有所啟發與幫助的視錯圖形進行深入詳盡的研究分析,把研究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試制出相應的女式正裝,并對其觀察比較,得出最佳的方法結論。
一些視錯中圖形原本是一個矩形,但是由于對其進行了曲線分割,使人看起來原本的矩形向內收縮了。
把上文所提到的視錯圖案用于面料色彩圖案設計中,這樣也可以利用視錯達到腰部舒適性與美觀性的同一,且效果比較明顯,如下圖,為視錯圖案用于女式正裝面料色彩及圖案設計中的效果圖,此視錯圖案用于面料色彩及圖案設計中能使腰部看起來更加纖細。此外如果女式正裝面料不宜有太多圖案,也可以根據以上研究的分割曲線的曲率變化規律設計色彩漸變規律以及面料色彩明暗規律,例如按照以上研究規律使單一色彩由暗到明逐漸變化(色彩圖案最好服裝制作完成后印刷,以便達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達到視錯效果相應的視錯效果。為了使女式正裝腰部看起來更加纖細,也可以利用色彩對比視錯原理,腋下片和前片采用不同顏色的面料,這樣可以使著裝者腰部看起來比較纖細,身材更加性感曼妙。
結 論
隨著女性對著裝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每位女性都期望向眾人展示完美的身體曲線以及完美的穿衣品位,期望本文能為未來外女裝結構造型設計提供參考與思路。
【參考文獻】
[1] 陳能娟. 歐普風格圖案在織物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7.
[2] 周正浩.服裝橫豎線條分割視錯覺效應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 賴雨婷. 條紋裝飾與視錯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7.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U1607117); 天津市應用基礎與前沿技術計劃項目(16JCZDJC36400);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14TXGCCX00014);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項目(J201805)
作者簡介:崔鳳燁(1993—),女,碩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設計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