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軍
在當前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部分管理人員本身對于其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缺乏足夠的重視,從而影響了經濟管理行為的落實效果。文章針對當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行為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改進建議。
在事業單位眾多管理工作中,經濟管理可謂占據著絕對的核心地位,科學、高效的經濟管理行為除了可以幫助單位降低運營成本,減少財政開支外,還可以促使單位有效發揮社會職能,實現其良性運作和可持續發展。然而在新時期社會發展背景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行為與單位發展需求相比出現了一定偏差,導致各類經濟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單位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分析現階段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行為,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至關重要,需要單位領導部門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一、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行為分析
(一)經濟管理體系不完善
經濟管理體系是否健全將直接關系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近幾年來,大部分事業單位都認識到了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并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制定了諸多完善措施,且收獲了喜人的成果。然而,由于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較深,導致單位經濟管理體系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經濟管理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無法對管理人員的行為起到一定的約束效果;部分管理流程不完善,導致管理工作雜亂無章等,這些都需要單位領導部門給予重視。
(二)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
單位資金可分為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兩類,當前大部分單位經濟管理的重點都集中在流動資產上,卻忽略了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加上目前單位大部分款項均有政府部門撥款,更容易讓單位領導忽視固定資產管理。正因為如此,從而導致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缺少詳細的規劃,在管理工作上也十分隨意,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固定資產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會很大程度上增加單位的運營成本,降低經濟效益。如果這種惡性循環一直得不到改善,輕者會使單位面臨經濟危機,重者將直接導致單位倒閉。
(三)缺少財政風險控制意識
在過去的時間里,事業單位運營發展中的所有資金均由國家撥款,因此幾乎很少會面臨財務風險,久而久之,單位領導在此方面的警惕性就會降低,財政風險控制意識也會下降。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事業單位的資金除了國家撥款之外,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渠道。盡管單位運營資金比較豐厚,同時也增加了運營過程中的財政風險。如果單位領導不能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增強財政風險控制意識,那么勢必會使單位陷入危險的境地。
二、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行為的改進建議
(一)完善經濟管理機制
上文提到,在事業單位眾多管理工作中,經濟管理占據著絕對的核心地位。而想要做好經濟管理,健全、完善的經濟管理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實踐證明,完善的經濟管理機制可以促使各項經濟管理工作有序、高效的進行,同時也可以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提高經濟管理的整體效率。因此,在未來的時間里,單位領導部門務必重視起經濟管理機制的完善工作,從整體到細節,不斷梳理機制中的問題并加以改進。與此同時,為了保證管理機制的有效落實,還應在此基礎上創建監督管理部門,主要職責就是對單位領導和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實施監督,一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采取解決措施,以免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
(二)科學分配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是提高事業單位經濟效益的關鍵途徑,據統計,我國當前大部分事業單位都擁有自己的固定資產,若想利用這些固定資產為單位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作為事業單位領導,首要任務就是考慮如何實現固定資產的科學分配。如果一個事業單位中存在的固定資產較少且盈利較低,那么單位領導就可以考慮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調整固定資產的分配,以此來實現固定資產的高效利用,同時也能更好的促進單位經濟效益的提升。
(三)強化財政風險控制意識
就我國目前事業單位發展的整體現狀來看,相對而言是穩定、有序的。但雖然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體制的不斷變革,單位所面臨的財政風險也越來越大。作為事業單位領導,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綜合分析國內經濟市場發展情況,轉變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來提高員工的財政風險危機意識,也要不斷提升單位面臨財政風險的能力。除此之外,單位還要對自身的財務風險體系進行不斷完善,做好財務風險預警工作,制定財務風險應急預案,提高事業單位應對風險的能力。對于財務風險有可能引發的后果要有客觀、清晰的估計和認識,全面促進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工作有序展開。
三、結語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行為改進是勢在必行的,它既是事業單位得以良性運作的基石,也是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需求的根本條件。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行為方面呈現出來的問題體現在多個方面,這就要求單位相關部門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全面、系統的改進措施,并確保每條改進措施都能夠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事業單位經濟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進而更好的促進單位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