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鋒
摘 ? 要:近年來,我國電力事業飛速發展,電廠的運營及發展過程中格外注重汽輪機的運行檢修與優化,需要在檢修過程中及時發現故障以及異常問題,結合問題的類型,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從而保證電力生產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保證電力輸送的實時性與可靠性,為電廠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實現長遠的發展,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本文主要針對電廠集控運行中汽輪機運行優化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電廠集控 ?汽輪機 ?運行 ?優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TM62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b)-0079-02
我國能源結構中電力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電力生產環節火力發電無疑是主要形式,火力發電的主體為火電廠,火電廠的運營過程中很多時候為了保證電力輸送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實施了電廠改革,在改革過程中不斷地對設備進行更新與優化,一定程度地提高了電力生產質量。現階段我國電廠運行過程中汽輪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電廠的運行效率,甚至關乎電廠最終所獲取的經濟效益。因此,電廠的發展過程中應當提高對于汽輪機的重視,提高對于汽輪機優化及管理的重視,在運用集控運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提高運行效率,保證運行質量,盡可能減少運行成本,進而為電廠的發展提供促進作用。
1 ?發電廠汽輪機的運行構成
發電廠汽輪機中的集散控制系統可謂是主要構成,此系統主要利用微處理器,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全分布式控制系統。值得一提的是,集散控制系統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出現,出現后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廣泛應用,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集散控制系統可從特征方面分為兩類,其一為分散控制,其二為集中管理控制。系統運行過程中常通過強化部分的方式,達到分散控制的效果,每個部分的應用都是極其重要的,同時也可達到不同的效果。由部分到整體,實現集中統一管理,大大提高控制效率。近幾年來,我國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同時信息技術手段也在推陳出新,這樣的發展形勢無疑為集散控制系統的更新與優化奠定了基礎,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得集散控制系統逐步向集成化、智能化與自動化方向發展,不僅保證了控制效率,同時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控制過程的準確性[1-2]。
2 ?發電廠汽輪機類型
第一,反動式汽輪機。汽輪機運行環節的沖動原理將會使得氣道內部的蒸汽快速膨脹,從而對葉片產生反作用,隨著葉片的轉動也將旋轉做功,這一過程也就是汽輪機運行的反作用原理。受此原理的推動,氣道內的氣流方向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隨著氣道內蒸汽的膨脹,葉片也會快速旋轉,從而使得汽輪機的運行速度發生變化。
第二,沖動式汽輪機。汽輪機的運行將伴隨著大量的蒸汽,蒸汽都會經過蒸汽噴嘴而后流入到氣道內,進入氣道將會使得葉片快速旋轉從而產生動能,推動汽輪機運行,這一過程也就是沖動原理。汽輪機運行過程中所體現的沖動也被稱作直接原理,蒸汽直接作用于葉片,進而促使其轉動,并使得氣道內迅速膨脹,加快葉片的轉動,進而推進汽輪機運行,保證運行效率。
3 ?電廠汽輪機運行優化策略
3.1 重視維修保養
維修保養工作中,要求技術人員積極堅持自身職責,并明確自我定位,始終端正工作態度,結合電廠的運行特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制定這樣的維修保養方案,并落實年檢制度,輔助以日檢、周檢等等,逐步形成完善的檢修機制,逐步提高生產效率,保證運行質量,真正發揮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其次,技術人員維修工作中需要積極總結經驗,并對故障進行總結,明確故障發生的常見誘因,最后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切實提高生產質量。最后,則要高效落實維修與檢修工作,技術人員若想保證生產質量,就要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有效利用無損檢測技術,發揮技術的優勢,對汽輪機進行全面檢測,并對傳統的人工手動檢測方式進行改良與優化,及時定位故障點,將事故扼殺在襁褓中,切實提高維修效率,確保汽輪機的運行可靠性,同時也為電力輸送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2 優化電廠汽輪機軸封系統
若想切實提高汽輪機的運行效率,發揮其功能上的優勢,就要有效優化電廠汽輪機軸封系統,使得系統運行更佳可靠、安全、高效。這就要求技術人員有效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調整調節閥開度,并對汽輪機軸封蒸汽壓力、溫度進行調控,使之處于相對合理的范圍。除此之外,汽輪機啟動時,軸封系統供汽前,要對軸封系統充分暖管,使疏水排盡防止軸封系統帶水,軸封供汽壓力選擇要恰當,否則會使汽輪機上下缸溫差增大或使脹差增大,嚴重時造成汽輪機油中進水。技術人員可通過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證其運行參數合理,降低事故發生幾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3.3 對汽輪機汽泵予以完善
汽輪機優化運行工作的落實,需要提高對于汽泵調節等相關工作的重視,要求技術人員優化汽泵。若想達到這一目的,就要發揮汽輪機汽泵的功能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我國部分電廠的運營過程中仍舊采用傳統的電動給水泵工作模式,此模式的應用導致電廠能源損耗大,廠用電率高,這就無疑提高了生產過程的成本。基于這一情況,需要進行技術改造,電動給水泵改為汽泵或者電泵進行新技術節能改造,電泵改為汽泵后節能效果明顯,廠用電率、煤耗大幅下降,節約了生產成本。
3.4 對熱控原件的質量進行監控
電廠集控運行中汽輪機運行優化管理其中的設備管理無疑是重點,尤其是部分零部件,熱控原件是保證計算機運行的重點因素,它直接影響設備運行效率,甚至決定著汽輪機能否正常運行,從管理人員角度來講,應當對熱控原件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保證監控過程的全面性與實時性。過程中可針對性地參照汽輪機控制系統性能試驗規程等相關內容,若熱控原件的運行過程中出現性能減退的情況,那么就要及時更換,或是對其進行維修,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除此之外,還應從設備采購環節入手,強化市場調研,盡可能與有資質的廠家合作,在設備購買的過程中檢查產品是否具有合格證書以及質量檢驗報告,從根本上提高熱控原件的運行性能,保證其應用質量,這樣即可大大提高汽輪機的運行性能,保證運行效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自從進入到21世紀以來,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生產生活中提高了對電能的需求,不僅體現在量的方面,同時也要求電力輸送過程中保證質量,營造良好的電力運輸環境。值得一提的是,電廠發展過程中需要應用許多核心設備,而汽輪機無疑是典型,直接影響電力供應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汽輪機的運行過程中其結構機理較為特殊,同時對于外界環境的要求也較高,極易出現各類的安全事故。針對這一情況,相關人員應當結合汽輪機的運行特點,針對性地做好維護與優化工作,強化控制與管理,進而將安全故障扼殺在襁褓中,減少對于電力輸送的影響,使得電力保質保量地輸送到戶,進而滿足用戶對于電力應用的需求。而本文則主要針對電廠集控運行中汽輪機運行優化策略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所做分析可為有關的研究人士的帶來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尚余鵬.淺談電廠集控運行汽輪機運行的優化措施[J].南方農機,2018,49(5):148-149.
[2] 郭靜靜.電廠仿真教學在《汽輪機設備及運行》課程的實踐[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8,19(9):137.
[3] 葉博. 電廠集控運行中汽輪機運行優化策略探討[J]. 機電信息, 2018, 570(3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