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津京
隨著網絡化的進程不斷加快,金融行業由傳統金融邁向網絡化已然是大勢所趨。網絡金融的迅速發展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擬利用SWOT分析法的思想對網絡金融的發展進行剖析,從優勢、劣勢、風險和機遇四個角度入手,對其優劣進行簡單的辨別。希望能給相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助益。
一、網絡金融的優勢
網絡金融的優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它簡化了交易環節,改變了傳統的交易過程。時至今日,傳統意義上的手機已經幾乎被智能手機完全替代。基于智能手機技術出現的移動支付已經基本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如日常購物、在外住宿、出行等都可以通過微信和支付寶等相關軟件完成支付。第二,客戶群體數量龐大,且客戶粘性極高。移動支付的出現,改變了過去繁瑣的交易行為。以往人們需要隨身攜帶現金和數張銀行卡才能完成的行為,而現在只需要一臺可以正常運行的手機即可實現。同時,移動支付基于的互聯網技術,其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宣傳平臺。信息在網絡上的傳播速度極快,移動支付方便,快捷的優點被無限放大,帶來了數量巨大的客戶。此外,網絡金融服務本質上是利用程序取代人力來提供服務,這一特點使得網絡金融服務更容易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種差異化的服務能夠更好的增加客戶粘性。第三,網絡金融的發展,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進程。信息傳播介質的不斷更新換代,我們能接收到的數據量也在幾何式的增長。源源不斷的數據信息,更有助于我們看清楚事情的本來面貌。
網絡金融,是對傳統金融服務形式的沖擊。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方式,提高了效率;龐大的客戶數量和便利的交易形式,極大的刺激了消費需求,拉動內需的增長;信息化不斷成熟,各種信息趨于透明化,提高了網絡金融的安全性,降低了以往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增強了人們使用網絡金融的意愿和信心。
二、網絡金融的劣勢
網絡金融的劣勢分為三種:監管缺失并且難以進行監管、信用危機和技術漏洞。目前我國法律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金融行業本身就難以依靠政府的干預而對一些不法行為進行有效的打擊,不法分子為追求利益則會利用一些法律上的漏洞來進行洗錢等犯罪活動。而且網絡金融是新興的領域,人們對其的認識和了解尚未全面,在立法和監管的過程中的困難可想而知;網絡金融雖然有強大的信用擔保作用,但是其運作的根本還是要靠整體社會的信用體系。一旦出現大范圍的信息泄露,導致信用缺失,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大范圍個人財務等經濟問題,必然導致整個信用體系的崩壞;目前為止,雖然我國計算機技術正在穩步發展中,但是大部分得計算機網絡核心技術來源還是在國外。我國本土的信息技術仍不夠先進。在網絡技術上,存在未知的漏洞是必然的。這些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所帶來的后果,是難以預想的。
網絡金融,作為新興的領域,我們缺乏對其完整而全面的認知,難以對其相關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立法和監管;人無完人,由人所設計的技術程序,也必然會存在漏洞和瑕疵;電話詐騙,網絡詐騙等等行為屢見不鮮,難以防范,如何應對是重中之重。
三、網絡金融的機遇
運營模式先進,客戶數量龐大,信息數據完整且全面。這些優勢都可以成為發展中可以抓住的機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以程序取代人力,網絡取代柜臺,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相較于傳統金融行業是極大的優勢。一直以來,我國都在鼓勵創業創新,網絡金融正是對傳統的金融服務進行創新創造的產物,在有著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網絡金融擁有穩定的發展基礎和美好的發展前景。網絡金融服務所提供的新型的融資方式,正好填補了小微企業發展對資金需求的缺口。小微企業的不斷加入,則為網絡金融注入了新鮮的活力,雙方共贏互惠。
四、網絡金融的威脅
擁有著機遇同時也潛藏著許多威脅。對網絡技術的不了解以及不信任、對傳統金融服務的依賴以及網絡金融的安全始終是要解決的難題。網絡金融對許多人來說仍是一個十分新鮮的名詞,而人們在面對未知的事物時,對未知的恐懼總是會戰勝理性的思考。現階段對傳統金融服務已經有了一定的概念。雖然移動支付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可一旦接觸到未知的領域,人們依舊會選擇傳統的金融服務;在網絡金融的沖擊下,傳統的金融服務提供商也開始紛紛轉型,面對于來自傳統行業新形態的競爭,對網絡金融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技術的不夠完善本就是我國網絡金融的一大劣勢,同時網絡金融的發展也昭示金融和計算機方面存在著大量的復合型人才缺口,這一缺口又將技術不夠完善的劣勢進一步放大。除此之外,網絡金融服務以網絡為基礎,門檻較低,大量的企業蜂擁而至。如果不能進行強有力的監控,勢必會形成惡性競爭,結果更加難以進行監管和調控。這些可預見的風險都是對我國網絡金融發展所可能造成的威脅。(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