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虹
目前我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這為電力企業建設提供優渥環境。企業非常重視物資的計劃管理,并不斷引進現代管理技術,電力改革緊跟時代潮流。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采購以及基礎性物資活動都包含在物資管理范圍內,對物資進行計劃管理,有利于且節省綜合成本。本文圍繞物資計劃管理展開討論,總結管理原則,并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及新型管理模式。
一、引言
目前電力企業對物資實行的基本都是閉環管控策略,物資計劃的主要功能是衡量物資的使用是否合理,采購、使用物資都要在計劃規定范圍內。企業對物資的年需求量、采購量及庫存量都屬于物資計劃管理范疇,單一招標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的電力企業物資管理,在此情況下,供應鏈式的全過程管理模式被提出,物資計劃管理是供應鏈的首要環節,因此電力企業需要不斷完善管理模式,才能實現對物資的高效管理。
二、管理原則概述
(一)實事求是
計劃管理是建立在真實物資需求基礎上的,制定管理計劃時,切勿出現假大空現象。管理者應該定期對企業現有庫存物資進行統計,并現場勘查服役中物資使用情況,結合現場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物資計劃管理模式。一切計劃從現場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充分發揮出物資的價值。
(二)結合市場
為使市場經濟處于供需平衡狀態,國家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在此情況下,電力物資市場也受到波及,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政府調控對電力企業的發展有利有弊,為謀求最低的綜合成本,企業必須明確市場發展動態,將價格杠桿充分利用起來,在市場中尋求性價比最高的電力物資。
(三)靈活管理
市場經濟呈現的是客觀發展趨勢,企業制定管理計劃難免會帶有主觀色彩,這會增加管理中的不確定因素。為降低管理中突發情況出現的概率,管理計劃必須靈活變通,保證管理計劃和物資市場發展處于動態平衡,規避傳統靜態化管理的缺陷,從而降低物資采購風險。
三、優化物資管理的相關措施
(一)完善標準化管理體系
對物資實施標準化管理,是計劃管理的核心環節,能有效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對標準化管理體系進行完善,首先需要對技術規范進行編制,若企業從屬于總公司,可直接采用總公司規定的技術規范。其次,按時將物資采購數據上傳到企業核心數據庫中,使主數據體系與各部門采購數據保持一致,為物資管理提供便利。最后,需要制定管理細則,做到物資采購、出入庫等過程有據可依。
(二)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優化
ERP 系統是現階段電力公司普遍使用的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物資的精細管理,企業資源的配置更加合理,運營、維修等綜合成本有效減少,有利于企業實現長遠發展。ERP 系統作為物資管理的強有力支撐,能將不同專業材料及人員綜合到一起,實現全覆蓋式的物資管理,物資供應很少出現不及時現象。企業應該進一步發揮ERP 系統優勢,根據自身發展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系統進行優化,讓系統更好的為企業物資管理服務。
(三)審查模式全面化
1.日常審查
非專業的審查項目包含在日常審查范圍內,如編制的計劃書是否規范、信息系統是否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等,此類管理工作雖然重要性較低,但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見,從平時做起,對各項瑣碎工作進行規范,對降低管理風險非常有利。此外,日常審查力度加大,專業審查壓力減少,審查效率得到保證。
2. 異地審查
此中審查方式常見于管理計劃較為單一的項目中,業務員需要完成技術規范編制和管理計劃制定工作,然后將資料發給審查專家,直接在異地完成審查即可。需求單位在審查完成后,與專業審查團召開電話會議,相互交換修改意見,完善管理計劃。此審查方式不需要企業投入大量成本,且能取得較好效果,但對物資需求種類較多的企業并不適用。
3. 交叉審查
地級或市級公司經常采用此種審查方式,將物資、人員等資源進行優勢互補,且互相審查企業的物資管理計劃,指出計劃中存在的不足,在互助審查過程中實現合作共贏。此外在交叉審查模式下,公司人員的專業化程度提升非常迅速,公司軟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物資計劃管理新模式
(一)四方聯動管理
四方指的是設計方、項目單位、專業審查部門和物資管理部,將四個部門聯合起來,實現對企業物資的全覆蓋式管理,制定完善的分層管理計劃,貫徹落實物資申報具體到需求單位,物資管理分配到人的原則。
在項目需求方提交管理計劃后,其它三方參與審查,對計劃聯合確認后,才能在具體管理中采用相關計劃。首先計劃方完成相關工作,然后企業內部對計劃進行自我審核,將經過修改的管理計劃提交到相關部門完成審查,管理部、物資物資部以及專業審查團隊聯合完成審查作業,經過層層評價后,計劃方根據審查結果對計劃進行修改,經其它三方機構簽名蓋章后,計劃正式生效。
(二)完善提報管理體系
提報,即提前上報物資管理計劃,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物資管理情況,盡早統計下次物資需求的具體時間,并制定相應計劃,按照提報工作時間表按時將計劃上報到審查部門,審批部門可提前掌握企業的物資需求,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
在完善的提報管理體系下,構建三級審批方式,一級審批工作內容為:對材料需求的真實性進行核查,檢查技術規范是否合理,判斷物資采購方式是否符合企業發展需求。二級審批的工作內容為:對上述信息進行復審,重點對物料價格、種類是否準確進行重點審查。三級審批是重點環節,審批內容為:總結前期審查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然后將最終計劃上傳到企業管理系統中,“關門制”在提報管理系統中提前設置,最終計劃一經上傳就不得更改。同時將“剛性”管理條例落到實處,審查期間出現的技術編制漏洞、提報延遲等問題,需按照相應的修改流程完成修改,再次經部門審核后,在多方簽字完成后,提報計劃才正式生效。若提報計劃不符合相關標準,不予以通過,計劃方認為審批結果不合理的,可再次進行申請并說明原因。
(三)對“一加二”采購方式加以優化
將采購方式劃分嚴格界限,采購業務員要加強對采購目錄的學習,并將目錄內容進行宣傳,采購過程中嚴格遵照目錄規定的界限。采購方式在總體上進行統一,對于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方式,協議庫存和超市化采購是企業使用的主要采購方式,對于技術標準比較統一的企業,可采用前者方式進行物資采購,對于物資需求種類較多且單價較低的企業,超市化采購比較合適。針對協議庫存的采購模式,企業可對其物資匹配工作進行優化,如將滾動匹配運用在物資管理中,企業物資正常供應,不會存在物資短缺現象,物資采購周期縮短,企業運營效率提升。
此外,要注意將兩種采購方式統籌兼顧,合理選擇物資供應商。若某一項目從屬一個單位,且物資需求比較單一,企業最好只與一家供貨商簽訂供貨協議,合同數量有效減少,供求雙方管理起來比較輕松,在物資驗審、履約等問題上企業只用考慮與一家供貨商的矛盾,物資供應的潛在風險降低。
五、結語
制定合理的物資管理計劃,有利于企業進行資源配置,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健全物資管理計劃,是目前電力企業的工作重點。堅持實事求是、靈活變通等管理原則,將物資管理進行詳細分層,同時不斷規范相應的技術編制,再加上各方部門的聯合審查,企業物資定能實現高效管理。(作者單位: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永春供電公司)